日前傳出苗栗縣政府申請觀光局補助金,欲將台鐵舊山線打造成「軌道自行車」(Rail Bake),讓民眾可以腳踩自行車遊舊山線;縣府還特別強調,車輛附有電動馬達,踩累了可以改用馬達驅動,所以不會造成安全疑慮。這項計畫遭到許多文化資產保存人士與團體的反彈,質疑相關計畫將會破壞舊山線原有的樣貌,讓國家級的鐵道文化資產就此消失,對此苗栗縣政府特別澄清,他們不會動到舊山線的一根釘子。
然而舊山線鐵道,真的適合軌道自行車的行駛嗎?未來應該如何活化舊山線鐵道,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呢?軌道自行車當然是參考許多國外的案例,不管是日本或是韓國,都有部分廢棄鐵道,改造為軌道自行車讓遊客搭乘的例子。然而,舊山線的地勢險峻,當年日本政府在興建縱貫線鐵道時,雖然北部線與南部線早在1904年就完工通車,但苗栗至台中的舊山線,卻因工程浩大,直到1908年才完工通車,將台灣南北連成一氣。
因此就客觀狀態來說,舊山線的壯麗與險峻,應該要參考景觀與鐵道環境條件類似的案例,才能夠了解這樣的一條鐵道,應如何活化與再造。位於日本九州宮崎縣,行經高千穗峽谷的高千穗鐵道,其景觀與鐵道環境條件,就與台鐵舊山線極為類似,也與舊山線一樣,都因為某些因素而停駛,目前則轉為觀光用途。就讓我們來看看,目前在地是如何保存這條鐵道,而未來期望如何活化這條鐵道,並結合在地的觀光資源,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