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正

高雄囝仔,目前在某私立科大誤人子弟,平日以撿屍體玩細菌為樂。

【野球人生】阿宏的棒球建言(二)圍起來就安全了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過一個現象,因為可以打棒球的地方少之又少,台灣有很多愛好棒球的朋友,平常連想要找個地方丟球都有困難。

台灣地狹人稠,大多數人口集中在幾個都會區,這些主要都會區寸土寸金,即使地方政府很有心,恐怕也蓋不了幾座球場,因為適合的地很難找。

蓋一座夠大的簡易慢速壘球場大約需要一甲地,一座成人用的簡易棒球場更占掉至少一甲半的面積,而且,球場用地除了面積大之外,地形還要方正。

一甲地將近3000坪,國內主要都會區的地價動輒每坪數十萬,照這樣換算,一座球場的地價動輒數億,甚至超過10億,想要多蓋棒壘球場,實際上很困難。

其實,除了正規的球隊訓練之外,大多數民眾從事棒球運動,常常就是兩三個好友相約丟丟球,因此,要解決沒地方玩棒球的問題,除了蓋球場之外,還有很多相對簡單方法,有些相關設施佔地不大,卻能滿足一般民眾「找地方跟朋友丟一下球」的心願,這一類的設施只要把安全措施做好,民眾在裡面可以安心玩棒球,周圍的人也不用擔心被球打到。

基本上,幾乎所有的棒壘球場或設施都一樣,只要「圍起來就安全了」。

憑什麼身心障礙者可以加分?

近幾年來,政府對於社會弱勢者的福利政策做得越來越完善,不過因制度仍存在某些無法把關的缺陷,導致大眾的反彈聲浪。例如不少人認為原住民、身心障礙學生跟普通生是相同的,憑什麼可以獲得加分制度輕鬆入學?又或者是經濟弱勢的學生,到底是真弱勢還是假弱勢的爭議。

首先我想談的是與其他類別相比,加分種類比例最高的身心障礙族群。身心障礙加分經常受到大眾所質疑的地方,不外乎是「學習障礙者看起來跟普通生沒有差別阿,為什麼可以加分?」「肢體障礙學生有些只缺一兩根手指,為什麼可以加分?」「有些身心障礙者不夠努力,還是可以考上頂尖大學」等等。這些言論可以看出普遍大眾對身心障礙認識不足,以及對政府制度的不夠信任。

以下舉四個障礙類別並簡短介紹,讓大家瞭解身心障礙者之狀況。

一、學習障礙者,背誦單字或閱讀文字需花比普通生多一倍的時間,經常記不起來考試內容,書寫時經常漏字或寫錯字,導致學習成效不如普通生。

澳洲也有「萌萌」?澳洲同性婚姻郵寄公投面面觀

澳大利亞目前正在舉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郵寄「全民意向投票」(plebiscite),題目為「是否應該修法,讓同性伴侶結婚?」結果將在十一月揭曉,支持和反對陣營聲浪日益高漲。為什麼澳洲政府選擇以非強制性、郵寄的全民意向投票調查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而不是結合選舉的公投(referendum)?這本身就有許多政治考量。

首先,「全民意向投票」相較於澳洲一般的選舉,不具有強制性。(沒錯,澳洲規定一般選舉所有公民都必須投票。)因此,選擇郵寄「全民意向投票」,基本上是吃定年輕族群多數支持同性婚姻,但是投票率較低,相對而言,反同人士動員力道相當強,也成為保守政治人物的後盾。

其次,「郵寄」投票的方式對年輕族群而言是一種阻力,相較於工作穩定、居住場所固定的族群,年輕人許多仍在就學,或正在尋找、更換工作。郵寄投票需要固定的住處,而這增加居住不定的年輕人投票的難度。

第三,「全民意向投票」不是公投。全民意向投票雖然彰顯民意,但對澳洲國會來說「僅供參考」,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力。即使執政當局宣稱會尊重全民意向投票結果,但是澳洲聯合政府的不同黨團可以有不同的意見。

【春風化雨】如果不小心,活到了90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猴子愛喝酒,這是可愛的童謠順口溜,但如果有一天,你我都不小心就活到了90歲,無論是90歲老奶奶,還是90歲老爺爺,您希不希望自己還能像愛喝酒的猴子一樣充滿活力呢?

李公元

原本在台北山上小學任教,現在改到宜蘭海邊小學服務。喜歡發呆、塗鴉、攝影、四處亂逛,也喜歡兒童圖畫書,以及跟陌生人閒聊。

社會福利該由誰來提供?

提到北歐國家,我們常常第一個會想到社會福利與社會平等,不過真的被問到什麼是北歐的社會福利時,好像也只會想到「有很好的福利」、「稅率很高」等,到底細節來說北歐的社會福利特色是什麼?如何做到的?和其他的社會福利模式有何不同?卻好像也不是很清楚。本文嘗試以簡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各種不同的福利模型。

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模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北歐模式、歐陸模式及英美模式。要介紹這三個不同的模式,可以從它們核心的差異講起,也就是一個問題:社會福利是誰的責任?所謂的社會福利,包含育兒、老人照護、保險等許多面向,這些事情該由誰來做?由誰負責?這個問題的答案便會先決定了一個國家社會福利發展的方向。以這三種不同的福利模型來說,歐陸模式主要以傳統的「家庭」作為福利中心,英美則是「市場」,而北歐模型的社會福利責任,則落在「國家」。

北海魚

現就讀清大人社院學士班,主修社會學,於2016年前往挪威交換。

台灣年輕人與菲律賓博弈產業

菲律賓近年經濟發展表現亮眼,不僅GDP漲幅是東協(ASEAN)中最佳的國家,同時也因國內需求增加,大批海外勞工紛紛願意回國工作,過去台灣工業區或家庭幫傭常可見到的菲籍勞工,在未來的幾年內,可能將大幅減少,而快速成長的市場,也吸引不少外籍人士,來此尋求待遇更高的機會。

其中,扣除早期便來扎根設廠的台商和台籍幹部,超過80%新一波來菲律賓的台灣青年,選擇投入報酬相對較優渥的博弈產業;許多線上博弈公司,客戶主要來自中國,因此需要通華語的「客服人員」,協助其遠端下注。據某位不願具名的台灣人透露,12小時輪班,週休二日,基本工資加上業績抽成,平均都可以有6到7萬的收入,公司又包吃包住,確實是很令人心動的待遇。

「不過,其實多數來應徵這種工作的,本身學經歷並不是很好,在台灣,可能也無法找到中等水準的工作,所以索性在仲介的介紹下,來菲律賓試試看,又還能順便博一個海外工作的美名⋯⋯」一位在馬尼拉工作快兩年的的N,觀察並分析道:「這做博奕這行,除了很少數的人能夠靠著努力與年資進入管理層,其餘大部分,做個三、五年能存筆錢,就要儘早做生涯打算,否則,虛度了幾年光陰又沒培養一技之長,下場會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