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楊佳恬
五月 27,2021
【奧地利想想】奧地利防疫一路走來跌跌撞撞,讓我們學會什麼?
總是自認「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小國奧地利,在中國武漢爆發疫情時,只把這件事件當做是遙遠的東方國度的新聞。跟馬上進入超前部署的台灣政府相比,九百萬人口奧地利的態度幾乎只能用「天真爛漫」來形容。 其實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都採取事不關己的觀望態度。德國的健康部長Spahn更是在2020一月底記者會上,露出微笑自信滿滿地說:「我們完全沒有理由需要緊張。」 奧地利:從毫不在意到強硬抗疫...
全球脈動
陳力綺
五月 25,2021
【波蘭想想】波蘭疫情期間的「新常態」
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5日公佈國內新增185宗確診病例,其中境外移入5例,本土180例,是單日確診人數創新高的一天(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新聞稿)。因此台北市與新北市升到第三級警戒,休閒娛樂場所全數關閉,也開始禁止多人聚會。 當全台開始陷入恐慌,全民瘋狂搶購罐頭、泡麵、衛生紙等民生物資時,...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下) 劇場類
上篇:【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幾個荷蘭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希望大家喜歡。這次整理了五個劇場表演類的線上資源,也有特別設計給小朋友欣賞的喔! 1.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與歌劇院Nationale opera ballet 芭蕾與歌劇表演的票價一向不菲,看看那些精緻的戲服、誇張特殊的化妝、還有大型佈景,...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2020年三月中,荷蘭政府宣布全面封城,各式表演活動陸陸續續轉戰到線上,一晃眼竟已超過一年了。雖然該年六月到十二月間,仍有做好防疫規劃的現場表演,但在觀眾人數不能超過三十人的限制下,許多大型場館及製作單位寧願取消不演,好讓虧損減至最小。 但補助拿了、表演做了,不讓人看到成果也挺不甘心的,於是現場表演轉為線上的形式變成了常態,至今也累積了非常驚人的數量與成果。無論是過往經典表演重播、線上直播...
音樂藝術
Join
五月 14,2021
【聽那些女孩唱歌】不只是繆思,從她到永恆──安妮塔.蓮恩Anita Lane
2021年四月下旬,澳洲搖滾女歌手安妮塔.蓮恩以61歲之齡過世。作為「生日派對」(The Birthday Party)、 「尼克.凱芙與壞種子樂團」(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等影響極為深遠、世界知名樂團的創始成員,與尼克.凱夫(Nick Cave)和米克.哈維(Mick Harvey)均有深刻的合作關係,後來更發行兩張個人專輯《Dirty Pearl》和《Sex...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4 月 30,2021
【影像內外】台北高校學生看什麼電影?
近年來,關於台北高校學生白線帽的青春的討論不少,諸如自由學風之下敝衣破帽的形象、七星寮的放浪青春等。 如果從電影史的角度出發,筆者好奇的是,當時的台北高校學生喜愛看什麼樣的電影?台北高校學生對社團活動相當投入,文藝部的《翔風》(1926-1945)與新聞部的《台高》(1937-1940)兩本校園刊物是重要參考,其中可以看到電影放映活動的紀錄甚至影評文章。此外,...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林宜慧
4 月 12,2021
【勵馨想想】爭奪監護權之外的事——家事法院中的實務經驗
每個法院都設有「家事服務中心」,這是在法院中一處具有溫度的地方,小小的會談室裡,乘載了家庭裡大大小小的秘密,以及無數的眼淚心事。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感到焦慮、無助和徬徨時,社工陪伴著家事訴訟的當事人討論問題、規劃未來、維護兒少權益、促進親子關係……,因為在輸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 阿偉的故事 去年家事中心透過法院收到阿偉的監護權案件,希望社工在訴訟期間,安排阿偉與芽芽父女倆見面,...
書評書介
4 月 07,2021
【新書介紹】街頭隱形人
書名:《街頭隱形人》 作者:羅蘋.奈格爾Robin Nagle 著 翻譯者:高紫文 審訂者:林浩立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3月24日 《街頭隱形人》導讀: 找出「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為何要關心垃圾和清潔隊? 清大人類所助理教授 林浩立 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為清大人類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
電影戲劇
素樸勛
3 月 29,2021
【電影與歷史】《花樣女子》到《陷害布蘭妮》 從電影中未出演的兩個女生談起
2021年在奧斯卡入圍五項的《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2020)運用大量流行元素探討性別議題,不說教的呈現比真實還要真實,那就從現實生活中沒有演出電影的兩個女生開始說起。 2003年,一個22歲女生參與實境秀演出,名媛出生的她被安排到農村去生活,節目叫做《拜金女新體驗》(The Simple Life, 2003),節目播出之後她的經紀人接到電話...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江佩耘
3 月 16,2021
【勵馨想想】「孩子,其實我們都一樣受傷了」——談面對孩子未成年性議題,家長的掙扎
家長的傷被聽見,孩子的傷才有機會被涵容 呂嘉惠 (2021) 回想起幾年前陪同叡叡和其爸爸來到少年法庭,庭上正針對第227條準強制性交罪進行審理,也就是未滿十四歲之男女為性交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少年法庭的調解桌上,只剩筆尖碰觸著悔過書 「唰唰唰」,此刻在一旁的爸爸再也按耐不住壓抑許久的情緒,一股腦地脫口而出:「我再也不會相信你了!你就是個騙子!我要說幾次你才會聽...
‹
…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