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謝宇程
9月 01,2015
【學與業壯遊】 打開天窗看黑數,不必在圍城中被卡死 ──高職轉科方案
十二年國教推動已經歷時五年,實際施行已經邁入第二年。任何這麼大規模的計畫,其實都應該伴隨著嚴謹而廣泛的調查,衡量計畫目標實現了多少,還需要哪些後續改善,美好的口號響亮喊完是否成真? 在十二年國教的理念與目標之中,「適性揚才」應該是相當主要的一項,我們也都引頸期盼。台灣教育界抱怨(或是被抱怨),學生無法在教育體制中得到最適才適性的學習,已經不知道有多久了。十二年國教看到這件事該改變,很好,...
社會安全
陳亮甫、程羿
8 月 31,2015
兩個月後,還記得八仙塵爆當天的急診室嗎?
八仙塵爆第一時間造成500多名緊急傷病患,嚴重威脅原已人力不足、壅塞的緊急醫療系統。事發至今已逾兩個月,幸賴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照護,傷亡人數逐漸穩定。塵爆事件乍似告一段落,媒體熱度也消退許多,但事實真如此海闊天空嗎?近兩年來造成大量傷亡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整個台灣社會、政府是否有從中獲得警惕? 緊急醫療不能只是仰賴條件拮据的應急,應該平時就做好可能有意外事故的準備。然而,...
Mattel
8 月 30,2015
【島嶼邊緣】你真的支持波多野結衣嗎?
波多野結衣與悠遊卡的議題,竟然可以佔據媒體版面與網路話題多天,許多政治立場一致的朋友甚至為此議題激戰不已。波多野結衣在日本的確不會是媒體焦點,畢竟她只是日本AV產業中如過江之鯽的一位女優而已;不過在台灣,因為網友認為她長得像林志玲,於是「暗黑」林志玲變成台灣媒體的焦點。然而,長得像林志玲並不是日本AV在台灣受歡迎的主因,是因為網友免費下載她的AV影片,才讓她廣為流傳。...
曾明財
8 月 29,2015
【眷村想想】 蔣總統壽桃
「張燈結綵喜洋洋,歡樂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回想童年經常唱的政治歌謠,偶而會懷念慶祝蔣總統華誕遊行活動,現在孩子都沒這種經驗了。 過去「光輝的10月」,最高興的是月曆一片紅,放假日多好幾天。10月10日國慶日、25日台灣光復節、31日總統華誕,都有慶祝活動,包括遊行、表演節目、放煙火等。...
陳怡秀
8 月 26,2015
【日本想想】 偽善?為善? 日本電視慈善節目的光與影
上個周末,我正在旅行中,我走到新潟縣的一座小車站,眼前出現了一面面黃色的顯眼旗幟,一群穿著同樣黃色T恤、各個年齡層的男女工作人員,元氣滿滿地高聲地喊著「感謝各位的協助!」然後我才猛然想起,啊,今天是播出《24小時電視『愛心救地球』》(24時間テレビ 「愛は地球を救う」)的日子。 說到24小時電視,在日本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它是日本電視台自1978年起開始,...
主權兩岸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8 月 25,2015
透過全球圍堵台灣 北京在美展開系統性統戰
眼看台灣年輕人本土意識愈來愈強烈、一致,民進黨拿下2016年1月總統大選的可能性也不斷升高,中國共產黨統戰部開始投入大量資源,在台灣這個島國的民眾之中形塑親統一情感,而這次宣傳的對象不止台灣民眾,還包含了國際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 弔詭的是,告訴我們這項消息的來源是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社)。中評社是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網路通訊社,隸屬中華文化促進會(文促會)旗下。...
電影戲劇
張硯拓
8 月 22,2015
《少年小趙》、《昨日狂想曲》:洗腦教育的成功和失敗?
如果一套教育的設計,是以洗腦為目的,會把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當這些孩子有一天離開校園,發現社會現實和課本裡的天堂美景、歌功頌德相去甚遠,又會遭遇什麼震撼?在今年的【CNEX紀錄片影展】中,有兩部中國作品不約而同地碰觸這個問題,而且從相反的方向得到答案。這其中,有人走出來了,有人卻無法,箇中的失落和執迷,真叫人唏噓。 2009年,在山西平遙古城的大街上,一個穿著舊軍裝、揮著五星旗的十九歲男孩,...
文化研究
曾明財
8 月 22,2015
【眷村想想】 老爸的青春,藏在不讓鄰居聽到的日本老歌聲中
老爸從小受日本教育,最難忘的青春歲月也在日治時期,因此對日本有莫名感情,最喜歡聽的也是日本老歌。 1960年代中期,老爸買了一台廉價唱機,不定期到街上買唱片回來,大部分是日本老歌,偶而則買一張台語歌曲《雨夜花》、《望春風》給老媽分享。 眷村多數鄰居是外省人,反日情緒高昂,老爸聽自己熟悉的日本歌曲時,只能在屋內輕聲播放,隨音樂一遍又一遍哼唱。我雖聽不懂,曲子聽久也耳熟能詳...
教育文化
陳德愉
8 月 21,2015
【內地想想】 NBA 球星禮物,和那些站在街頭的孩子
8月5日,NBA 洛杉磯湖人隊球星科比(Kobe Bryant)旋風式來台灣訪問二天,只有二天的時間,商家宣傳行程排得滿滿,但是,惟一的一個晚上卻排了一個特別的活動──他送給南投埔里南光國小籃球隊的小朋友,一人一套球衣。 原來,南光國小籃球隊成立三年以來,經費拮据,始終沒有能力買球衣;為了籌措比賽經費,老師半年前帶著小朋友「上街賣藝」,在埔里的車站和商家表演花式運球,引起關注...
若林正丈(Masahiro Wakabayashi)
8 月 14,2015
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
*日文版刊載在日本外務省發行的《外交》雜誌第32號,2015年7月發行,標題為〈異なる歴史観が混在する「親日」台湾の諸相〉(有著迥異史觀的「親日」台灣)。本文的中文版刊載與翻譯已徵得原文作者若林正丈老師、與《外交》雜誌總編輯中村起一郎先生的同意。譯者為台大政治所碩士生林彥瑜。日文版原稿請參考https://goo.gl/FZ0nHl。 「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與「...
‹
…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