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社會安全
陳亮甫
7 月 11,2015
一萬元買個名字填上住院醫師班表?──五大皆空的原因分析與解決方法
6月27日的八仙樂園派對粉塵爆炸事故,大量燒燙傷病患湧入各級醫院,至今造成3人死亡、225人命危、56人重傷、213人中或輕傷,事故除了暴露出台灣大型活動公共安全的缺乏管理,更燒出台灣醫療人員工時過長的過勞問題,平時醫療體系就已經超限運轉,當重大災難來臨造成大量傷亡時,更沒有任何空間承受大量傷患。 正當醫療人員努力救治病患時,卻在此時傳出衛福部因為經費短缺,...
社會安全
邱騰穎
7 月 10,2015
殘破的鐵飯碗-從苗縣府延遲給薪看公務員勞權
苗栗縣政府由於財政規畫不佳,財務缺口竟高達648億元,積欠包商新台幣數十億元工程款。自二月被媒體爆出員工薪資遲未入帳起,不斷為發薪坐困愁城,四月寄給員工一封「共體時艱救苗栗」的信函,並將每月五日發放的薪資改為十日發放,仍舊無法舒緩困境。如今,縣長再度證實七月將持續延遲給薪,並再一次盼大家共體時艱。 一般勞工在薪資發放上受到《勞基法》保障,雇主延遲給薪屬違法事由;...
國防外交
張智程
7 月 09,2015
【京都想想】 訪日吧!小英。未來十年,日本會比美國更重要!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在六月初的訪美行獲得外交上初步的成功,接下來是否會在選前再度出訪台灣第二大盟友日本,外界猜疑紛紛。作為旅日多年、關注日本與台日關係發展的台灣留學生,筆者將在本文提出「小英應該訪日」的主張。 中國武力與經濟的雙面攻勢是今日「台灣困境」 眾所皆知,今天以及未來台灣面臨的最大危機當然都是中國,中國在主權上不斷強化其影響力將台灣排除於國際社會之外,...
教育文化
童振東
7 月 07,2015
台灣教育需要「學用合一」,不需要「用學合一」
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2%,如何改善一直是熱門話題。姑且不論這個問題不少成分是準備考試或是不願屈就造成,外界常將問題歸因於「學用落差」,相關文章一直沒有斷過。最常的說法是,科系課程未趕上產業變化,導致青年失業率高。這種講法獲得不少迴響,甚至有些老師表示認同。然而,筆者對此感到憂心忡忡,不得不發表些意見。雖然筆者過去只在大學兼課,工作生涯只在化工業、企業輔導、證券金融業、企業併購等領域,經驗有限,...
文化研究
曾明財
7 月 04,2015
【眷村想想】 機場機械士
小時候跟老爸去水湳機場時,我認識好幾位老爸同事,大部分是老芋仔,也有兩三位台灣充員兵,職務同樣是機械士。 每次到機場玩,一大早就得起床,七點多到大雅路口一起等候軍用卡車。光大新村二百多位老芋仔穿著軍服,多數到水湳機場「二區部」上班,有些則到清泉崗基地。 這一輛輛軍用卡車隸屬二區部卡車隊,同樣由老芋仔駕駛,車身漆著深藍色,...
全力中年
7 月 02,2015
【時事想想】一夜之間成為中國人,感覺如何?
1946年1月12日,行政院公告自1945年10月25日起,台灣地區居民「恢復」為中華民國籍。當時的中華民國就是中國,國民政府也沒有給台灣人選擇國籍自由,所以大家睡了一覺起來全變成了中國人。正當絕大多數人都已脫離那70年來的枷鎖,自認為台灣人之際,7月1日北京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提醒我們,說不定我們有朝一日會在一夜之間再度成為中國人。 中國人大常委會於1日以154票支持、無人反對、...
Mattel
6 月 28,2015
【島嶼邊緣】當中國網友一柱擎天
洪秀柱似乎篤定獲得中國國民黨正式提名競逐2016總統大選,不僅台灣已經有部分媒體傾全力推銷洪秀柱,對岸中國也展開「一柱擎天」網路攻勢。在中國網路上,主張爭取中國13億人心的洪秀柱擊敗蔡英文獲得壓倒性勝利;除了中國網路瘋狂散播謠言攻擊蔡英文父親是日本漢奸之外,中國網路社群、媒體也紛紛轉而吹捧洪秀柱,最新的中國網路民調,洪秀柱獲得九成的支持度。此外,邱毅最近力挺洪秀柱的訊息傳出,...
教育文化
陳茻
6 月 19,2015
反正老師就欠戰啊!──談現今教育現場的艱難
國中會考結束,作文分數公布,幾篇被選出來的樣卷,長久存在的教育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從會考題目一直到考試制度,各個層面的問題皆吵得沸沸揚揚。 幾天前,我和一個在小學任教的朋友通了電話,她問我對這次公布的那篇「掉手機」的六級分作文有什麼看法。簡單聊了幾句,她告訴我其實她看到網路上專家名人對該文章的批評感到十分生氣,甚至有點委屈。面對這樣的反應我有點意外,於是我仔細詢問了她的看法。 「...
社會安全
林耀盛
6 月 10,2015
社會問題無法只以個人病理化理解
隨機殺人案的女童犧牲悲劇,又引發正義感的凝聚和集體情緒的宣洩。兇嫌面對仍有無限未來想像的兒童面容仍「一刀斃命」的殘忍,更召喚出法律制裁、信誓討回公道的倫理關照。 這是個充滿社會衝突的處境,彷彿每個人都在尋求抒解的出口。於是,恐怖他者的現身成為可以投射情感的指責對象,我們往往認為表達譴責的聲音,就可以寬解內心的焦慮不安。但真正的社會安全信任的失靈,若只是將之「個人病理化」處理,...
教育文化
海東青
6 月 05,2015
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上)
一、 喧騰一年的課綱微調爭議,隨著教育部宣佈八月上路而越演越烈。這次爭議,就筆者的角度看來,乃是仍較偏向「臺灣島史」架構(註一),但帶有漢人與政治史中心色彩的101課綱,與具有「中華民族」民族主義色彩,著重論述中華民國正當性的微調後課綱之間的抉擇。 是的,101課綱並不是一份完美的課綱,98課綱也不是。(註二) 去年課綱微調爭議方起之時,原住民族運動者亦起身抗議歷史課綱,...
‹
…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