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賴彥丞
12 月 25,2018
莫讓中一中紅樓憾事在中女中重演
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女校——台中女中,校方打算趁明年女中建校百年之際,以「擴充校門」為由拆除部分由已故著名女建築師修澤蘭設計的V形特色圍牆,台中名校再次發生歷史建物面臨拆除危機的爭議,不少人擔憂該校古蹟又會重演當年台中一中日治時代紅樓遭粗暴拆除的憾事。 圍牆改造計畫消息傳開後,引發中女中師生及校友們熱議,訴求保留校園歷史記憶,獲得建築界與在地文史團體響應。...
文化研究
李政亮
12 月 25,2018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孤獨少年心中孕育的野良犬黑吉
善於挖掘日治時期各樣生活面貌的作家陳柔縉,二〇一八年的作品《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透過紀念章來看一九三五年台灣博覽會的盛況,該書第185頁有兩張有趣的照片,那是台北高校畢業紀念冊上的活動照片,學生們戴上野良犬黑吉(のらくろ)的面具表演合照。 野良犬黑吉出自漫畫家田河水泡(一八九九-一九八九)之手,田河水泡一生長壽,他一輩子就以野良犬黑吉風靡整個昭和時代。 孤獨少年田河水泡...
歷史書寫
徐子軒
12 月 11,2018
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當老布希在德州農工大學下葬,和他一起覆土的,還有他曾經的世界新秩序。葬禮上,歷任美國總統一字排開,除了早於老布希的卡特,從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正代表著後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崩潰過程。 讓我們先回到911當天,不是那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攻事件,而是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在這天老布希向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全球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合作時期,也就是他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歷史書寫
劉彥甫
12 月 02,2018
那個愛當兵的孫立人
隨著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五眼同盟(FIVE EYES)擴大與德法日共享對中情資、澳新馬紐英又在南海進行海陸空聯合軍演,都突顯臺海關鍵地位的動輒得咎。 透過通過國防授權法,持續強化臺美軍事合作的臺灣放眼歷史,目光都聚焦在參與多國聯軍大戰略、又能以少勝多震爍古今,那個愛當兵的孫立人。 這個幾乎被臺灣遺忘的「東方隆美爾」,不但是維吉尼亞軍校傑出校友、古寧頭大捷背後功臣、...
電影戲劇
林青弘
11 月 26,2018
《大象席地而坐》的人生觀——從荒謬找尋希望
《大象席地而坐》是第55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長片,由中國新生代導演胡波執導,這部電影是胡波的第一部導演戲劇,也是最後一部。本片同時榮獲最佳改編劇本以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同時也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入圍最佳男主角的彭昱暢,在片中飾演高中生韋布,據說片酬僅有3000人民幣,相比其他四位入圍者,應該是最便宜的準影帝人選。 整部電影猶如現代版的《等待果陀》,...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張雅晴
11 月 14,2018
「沒有移民政策」的日本:入管法修正案開放外國人勞動力
安倍內閣在日前(11月2日)通過出入國管理法的修正草案,預計成立新的在留資格,將外國人的就勞資格的發放對象從「高度人才」擴大到「單純勞動者」,期待透過外國人勞動者的「即戰力」來緩解目前勞動市場的人手不足。雖然政府始終避開「移民」這個詞彙,但在野黨人士則質疑,這個政策改變了日本過去堅持不開放單純勞動力的原則,在配套措施還未制定、新法的內容也不明確的狀況下,目標明年四月施行,實在過於倉促。...
李政亮
11 月 11,2018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橫濱交叉點:浮世繪的黃昏與漫畫的黎明
橫濱是日本最具異國情調的城市之一。一八五三年,美國佩里的黑船(蒸汽船)來襲,揭開日本的開國序幕。一八五八年,根據《日美修好通商條約》,橫濱一八五九年開港,自此,橫濱成為各種異國文化交會的城市。在市區沿途散步,四處可見標示橫濱近代化初始的各種標示牌,第一座瓦斯燈、第一家飯店、第一家日報所在地等,彷彿引領人們進入昔日時光。 一百六十多年前橫濱開港後,歐美文化確實帶來極大的衝擊,...
歷史書寫
安井伸介
11 月 08,2018
《東京黑洞》:加害或被害?日本戰後的記憶延伸
一般人對日本東京的印象是什麼?不外乎認為其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潔淨且井然有序,而在2020年即將舉辦的東京奧運,也使日本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然而,現在的年輕人眼中理所當然的東京,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 《東京黑洞》中所描述1945年日本戰敗後(日本人稱為「戰後」)的東京,與現今東京呈現強烈的對比。透過影片的觀賞我們能夠理解,原來東京也有過那樣慘烈的時代,...
文化研究
李政亮
10 月 29,2018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東京兩國的北齋散策
動漫是日本代表性的流行文化,日本漫畫的起源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 如果從世界漫畫史的源起來看,漫畫的問世與報刊的出現以及政治諷刺密不可分。從這個標準來說,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一七六〇~一八四九)晚年的《北齋漫畫》裡的部分作品符合這個定義。 提到葛飾北齋,大家想到的就是浮世繪,怎麼會和漫畫有所關聯?其實浮世繪本身就是江戶時代帶著草根味的大眾藝術,...
書評書介
李筱峰
10 月 03,2018
《台灣之「國」》:台灣島上插過幾面「國旗」?
原本屬於南島語族的台灣,在近世開始受到更迭輪替的外來政權統治,自1624年荷蘭入台開始, 歷經荷蘭(1624〜1662)、西班牙(1626〜1642)、鄭氏(1662〜1683)、滿清(1684〜1895)、台灣民主國(1895)、日本(1894〜1945),到中國國民黨等政權,總共換過7面國旗(或說「代表統治者的旗幟」)。 世上稀有的「國旗」 二次大戰後,台灣被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管...
‹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