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不能做的事!】這時候你不能看彩色電視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雖然台灣早在1969年就放送彩色電視訊號,但在1975年蔣介石去世、1988年蔣經國去世期間,一度只能收看黑白電視訊號,全國必須共同悼念偉人的辭世。

台灣最早的電視台,是在1962年10月10日開播的台視。當時放送的還是黑白電視訊號,一直到等到1969年中視準備以彩色電視訊號開播後,台視才趕於1969年10月放送彩色電視訊號,讓台灣的電視從黑白進入彩色。

不過在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深夜過世後,整個台灣就陷入非常狀態。總統府立即要求全國公務員必須在5月5日前,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集會,一律在左臂別上黑紗帶孝,全國降半旗誌哀1個月,稱之為國喪。影劇公會也通令各電影院停止營業,停拍電影新片。電視台則在這1個月內改為黑白播出。

民間已經安排好而來不及延期的婚禮,居然也要簡化到禮車不掛彩帶、會場不掛喜幛、賓客不佩紅花、取消賀詞。

國民黨副秘書長秦孝儀則立即引經據典,寫出內容文謅謅的「總統蔣公紀念歌」,並交由音樂家黃友棣譜曲,通令全國傳唱。然而這首歌時在太艱困,教育部也在5月17日公開徵求「總統蔣公紀念歌」,並強調須通俗易唱,歌詞不逾150字。才有後來被廣為傳唱的張齡、李中和版「總統蔣公紀念歌」。

由於停止娛樂1個月的影響太大,嚴重妨礙民生作息。行政院長蔣經國下令自蔣介石安厝後的4月17日起,解除禁娛令。然而在5月5日之前的國喪期間,每場電影上映前,除了國歌短片,還要加映「悼念總統蔣公崩殂,請繼續肅立默哀三分鐘」、「總統蔣公遺像」、「總統蔣公遺囑」等圖樣,以示哀悼。

即便是電影院、舞廳等娛樂場所恢復營業,媒體還是要特別形容全民的悲慟情緒尚未平復,以致娛樂業市況大不如常。

雖然電視台改播黑白訊號,大幅調整節目內容,製作緬懷蔣介石的節目。但在4月16日全程直播蔣介石安厝的過程,則恢復彩色訊號。

在結束1個月的國喪後,對偉大領袖的永懷可不能船過水無痕。所以行政院在1975年5月中旬頒布「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明訂民族掃墓節為蔣介石逝世紀念日、10月31日為蔣介石誕辰,均為國定假日;在台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全國傳唱「總統蔣公紀念歌」、教育部編纂紀念蔣介石的教材,各機關、學校、社團禮堂也應懸掛蔣介石遺像。

原本台北市政府已決定將敦化南、北路改為「中正路」,而將士林區的中正路改為「奉化路」,士林區改為「中正區」,但遭蔣經國喊停。最後僅把從士林中學分設出來的士林高中,更名為「中正高中」。

而台北市的中正區,要在1990年調整行政區時,城中區與古亭區合併後,因區內有中正紀念堂這個醒目地標,遂定名為「中正區」。

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也在總統任內的1988年1月13日去世。雖然台灣此時已經解嚴,但台視、中視、華視等3無線電視台還是立即決定改播黑白訊號,原定於17日恢復彩色播出,並於23日前停播綜藝、娛樂節目。

不過3無線電視台與國民黨會商後決定,電視新聞、節目分3階段處理;14日到16日,僅播出新聞、紀錄片與訪問;17日到23日,復播社教、教學節目與自製兒童節目,但應避免歌唱、跳舞內容;24日起恢復彩色訊號與正常節目播出。最後則在蔣經國遺孀蔣方良的建議下,提前於18日恢復彩色訊號。

在電影院的部分,新聞局請中影臨時製作40秒的追思短片,於每場電影上映前放映。戲院公會原決定在1月30日蔣經國奉厝當天停業1天,不過為了感念蔣經國在1975年提早解除戲院停業的禁娛令,戲院最後決定只停映1月30日的早場。當然,媒體還是要特別形容因全民仍悲痛萬分,以致電影賣座都不太理想。

自此,因台灣社會已經陸續民主化,總統不再是做到死的職位,未見總統於任內辭世,反是卸任後遭到攻擊、關押、起訴,這種因國家領袖去世而讓電視變黑白的怪象也成絕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