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會導引注意力:臉書用於社運的侷限

友善列印版本

野草莓、士林王家等社會運動,運用網路動員,收效不差,有相關經驗的朋友,大抵都能同意網路對社運而言,是很有潛力的媒介。尤其平面與電視媒體兜售的言論,選擇甚少,「異端邪說」往往要透過網路才能為人所知。

目前,除言論領導者的網誌、個別組織的網站和苦勞網這類論壇外,與社運關係較深切的,就是常用於動員的臉書了。不過,如果社運的重要目標是「創造說服更多人的契機」,那麼臉書恐怕不是個好架構。怎麼說呢?

臉書的架構如何引導注意力?

流通於網路的資訊量龐大,而且獲取資訊的成本很低,反倒是人類的注意力沒辦法處理,因此就產生分配的問題。瀏覽網路的每分每妙,我們主動選擇要注意什麼,或者無意識的習慣帶我們按讚。然而,不單使用者會操心「該注意什麼」,網站更左右使用者如何分配注意力。

網站是一種架構,是互動發生的場所,而且,特別用「架構」概念,是要強調它給「哪些事情有可能做、哪些連想都不用想」設下限制。在YouTube,我可以看影片,用拇指向上或向下給評價,留言抒發感想,可是我不能搜尋好友,也不能玩網頁遊戲。

看完一則影片,「關連影片」將我的注意力導向下一部影片,而「拇指」和留言則導向與其他使用者的間接互動。如果我不知道要看什麼,YouTube會端上源源不絕的推薦影片,讓我持續關注。所以一般商業網站非必要不會放對外的連結,因為那會把使用者的注意力引到別處。

臉書也是一種架構。它有什麼特徵、這些特徵又跟社運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使用者很難搜尋臉書的內容。

要翻上個月的拉麵食記跟朋友分享,手指滑到脫臼還沒找到。不容易搜尋意謂不容易累積,因為不論自己或朋友,都會傾向只看最近的動態。

可是,社會運動需要累積,議題常常盤根錯節數十年,譬如勞保年金,就算專文回顧都要寫上好幾篇;動態更新到第五篇時,還有多少使用者會耐心從頭看起?注意力於是停留在「現在」這個平面(甚至停留在「即時」):某位好友現在在吃宵夜,另一位好友剛看日劇看到哭,不過2011年真愛聯盟到底怎麼干預性平教材的?

其次,臉書沒辦法作「主題」或「標籤」的內部連結,以致無法同步比較抽象的「狀態」。

通常每個人都會關注許多事情,這時可以下標籤來分類。下標籤不只方便搜尋,在其他網站如推特(Twitter)或Google+上,你可以搜尋標籤,瀏覽其他人怎麼想同一個主題。有安排標籤的架構,使用者比較有可能注意到其他人在關注什麼議題,從而開始關注。

如果一則事件正在鋒頭上,譬如關廠工人臥軌事件發生的那晚,只要你有夠多好友正關心這件事,那麼臉書的架構足以將你的注意力導引過去。要是事件不是「正在發生」,注意力可能一開始就不會被導引過去。關注同一議題的人要想同步彼此的狀態,在臉書上只能靠社團或粉絲專頁,但這兩者一樣有難以搜尋因而難以積累的問題。

第三,臉書沒辦法作簡潔、清晰、省版面的外部連結。

與部落格相反,臉書(和Google+)就架構而言,不期望使用者像部落格寫手那樣,一段話包含五個超連結,所以只會自動生成一個連結(臉書給你的通知永遠是:某人分享了「一則」新連結)。

想放更多連結沒問題,只是架構限制你不能像部落格那樣,將文字轉成連結,讓連結不致妨礙閱讀。這樣的架構具有跟推特、微博限制發言字數一樣的效果,旨在集中注意力,增加網站的黏著度,也就是降低注意力經由對外連結離開該網站的機率。

上述臉書架構的侷限,源於它以「個人」為中心。沒錯,你可以發起反核社團,替工會成立粉絲專頁,可是這些社團和專頁,架構都類似個人頁面的動態時報,都有上述不容易搜尋、累積,又難以彼此同步的瓶頸。

不過,正因臉書以個人為中心,才會成為動員的利器。由於傳播的途徑是社交網絡,使用者可以將資訊半主動地推出去,不待被動的搜尋。

臉書架構不利社運拓展支持者

如果我們同意社會運動的重要目標之一,是透過言論或肢體衝突創造契機,說服更多人來支持,那麼臉書恐怕不是個好架構。綜上所述,使用者的注意力深深被臉書強調「現在」甚至「即時」動態的架構引導,不容易聚焦於單篇文章太久(如果直接在動態時報上看,甚至會被新動態「往下推」而干擾閱讀),更難被導引到時間較遠的議題、狀態或結構問題。

另方面,觀察個人好友對不同類消息的反應,就可以推測:光轉錄社運相關的消息,鮮能招攬新的支持者。這類消息通常還是流通在既有的小圈圈之內,而小圈圈通常是在線下,在社運現場、社團等相關管道成形的。

什麼訊息容易突破小圈圈呢?在台灣大概是笑話或訴諸道德情感的訊息,後者例如反對動物皮草、追緝虐待動物或酒駕肇事逃逸的兇手等。許多人的注意力就為頻繁的道德呼籲疲於奔命。

社運的消息如果沒有淹沒於川流不息的新動態,則通常會引起個人之間的筆戰,而時常被忽略的是,許多社運的「外圍支持者」在這類筆戰中,缺乏論點或情感上的後援。反廢死沸沸湯湯那陣子,正反方都常表錯己方陣營的論點,往往加深彼此的(刻板)歧見。

出路

我們沒辦法改變臉書的架構,呼籲使用者琵琶別抱也不切實際,也許「倒過來看」才會柳暗花明:網路有沒有可能加強「野草莓世代」的社運支持者之間的連結,甚至帶來連結性質的變化?

台灣有些社運組織、NGO,經營的議題其實接近甚至有重疊,但不清楚彼此的成果與方向,以致無法累積,沒能協力。社運組織、NGO甚至熱血的個人,往往找不到特定領域的長才,反之,身懷絕技者時而有志難伸,而這些團體與個人更常常找不到錢。

社運104,有沒有搞頭?

關鍵字: 臉書社運動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