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介】從北歐「人的城市」經驗,看台灣「建築之間」公共空間

友善列印版本

丹麥知名都市設計者揚‧蓋爾(Jan Gehl)的《建築之間》、《人的城市》兩本經典著作,近日在台灣發行中文版。針對北歐經驗在公共空間的經營,借鏡到台灣的實踐,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主任郭瓊瑩期許台北也能善用「建築之間」的公共空間,成為「人的城市」。

北歐居民看到陽光就想走出戶外,想去與其他人互動,郭瓊瑩主任指出,相較於此,在台灣人們比較不常停留在建築和建築之間,即使是西門町或東區的空間,除非有活動舉辦,否則通常人們不會席地而坐,也不會坐在建築物外的台階上,不會有在戶外不做什麼事、無所為而為的享受。

雖然近年來有所改變,但是主要還是大型空間裡的事件,例如松菸、華山、信義區貨櫃市集等,舉辦了有趣的議題性活動。郭瓊瑩主任提醒,這仍然侷限於活動本身,而非日常生活。行走之間找地方坐下來,跟左右鄰居在騎樓交談,這樣的行為,反而要離開城市,在鄉間的廟埕、廣場才看得到。

揚.蓋爾強調老人和兒童需要安心的空間,可以漫步、遊戲。郭瓊瑩主任認為,這個概念引導出來的新設計理念,如果能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思考到都市空間裡活動的好處,或許可以提供更多活力。她表示:「我們從老人在國父紀念館做體操,可以觀察到這種需求的具體表現,也因此可以判斷,社區公園、鄰里公園的重要性,需要提供這樣的空間鼓勵人們使用。」

對於現在台北開始有的各方面發展,郭瓊瑩主任舉了幾個例子:「西區門戶計畫從北門廣場到衡陽路、延平南路,延伸到火車站,一直到雙子星、環快,這些空間正在討論能不能變成行人徒步街,帶來活動的串連。」「迪化街小巷弄、房子中庭的空間運用,可以容納在地居民和觀光客,這是已經看到的成功轉變。」「年輕人在捷運廣場、花博公園、西門町電影公園這些地方跳街舞,在大建築和大建築之間的空間尋找安靜角落,帶進不同的生命力。」

同時,郭瓊瑩主任也點出需要再努力的面向,例如:移工需要的空間。在香港,移工的活動空間就由政府提供,在週日封街開放給他們使用。在台北,這類空間太有限,只有中山北路教堂、台北車站中庭少數場所。郭瓊瑩主任強調:「政府和社會企業照顧多元族群,空間面需要給足友善關注並大方釋出。」

建築之間的空間也是社區居民互相關心和照顧的空間,包括巷弄、街道。揚.蓋爾認為街道生命力是最有趣的,像在紐約,即使沒有足夠的廣場,也可以嘗試透過週末假日封街做市集。郭瓊瑩主任認為台北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利用基地和基地外的開放空間,在過去也具備這樣的功能,可惜這幾年政策改變。不過,她提供了近期一個新的契機。在文化部的政策裡,50年以上的公有建築必須進行文資的鑑定,有些空間就在建築和建築之間,如果不是讓都更公司併去剷除重建,而是由公部門來主導重新活化,釋放給市民、深入到社區,才能真的形成揚.蓋爾所說的「人的城市」。

特別是,歐美的歌劇院和美術館週邊,有充滿多元活動承載的空間,可以用餐、喝酒、喝咖啡、散步,在聆聽歌劇、欣賞藝術的入場前和散場後,都能拓展延伸其氛圍和感受。反觀台北的音樂廳、戲劇院、美術館,都太過嚴肅,應該要把這些建築週邊的空間透過不同時間管理開放出來,可以辦婚禮、開派對、舉辦各種民間活動,而且不限於某階層專用。

總結對揚.蓋爾著作的閱讀以及對自身城市台北的觀察,郭瓊瑩主任下了一個結論:「在都市裡,建築之間的空間,是市民生活的容器,是所有說故事的源頭。」她期許台北朝著「人的城市」方向努力,更善用「建築之間」的公共空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