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公共空間
書評書介
,
環境經濟
The Agora Press
五月 16,2017
【書評書介】從北歐「人的城市」經驗,看台灣「建築之間」公共空間
丹麥知名都市設計者揚‧蓋爾(Jan Gehl)的《建築之間》、《人的城市》兩本經典著作,近日在台灣發行中文版。針對北歐經驗在公共空間的經營,借鏡到台灣的實踐,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主任郭瓊瑩期許台北也能善用「建築之間」的公共空間,成為「人的城市」。 北歐居民看到陽光就想走出戶外,想去與其他人互動,郭瓊瑩主任指出,相較於此,在台灣人們比較不常停留在建築和建築之間,即使是西門町或東區的空間...
書評書介
The Agora Press
3 月 30,2017
【書評書介】宜居城市不是一天造成的,車本習慣將是台灣最大挑戰
丹麥知名都市設計者揚‧蓋爾(Jan Gehl)的《建築之間》、《人的城市》兩本著作,近日在台灣發行中文版。針對城市環境品質的惡化,現代都市規劃的陳舊觀念導致汽車的大舉入侵城市,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趙家麟期許,所有相關專業者,包括城市規劃師、交通工程師,或是建築師、景觀師,都需將人的生活及行人的活動當作一件重要的課題對待。 在台灣談人本環境、友善城市的概念或許已經談了多年,但是趙家麟認為,...
全球脈動
楊佳恬
10 月 06,2016
當你踩到這塊絆腳石的時候,請你停下腳步
它,面積只有10x10公分,卻負載著歷史中被遺忘的淚痕,那麼的安靜,卻能夠淹沒你的情緒。 剛認識我先生時,他剛從法律系研究所畢業沒幾年,一個在奧地利二戰補償基金會(Restitutionsfonds)工作的熱血青年。我們當時的約會內容很簡單,就是他會帶著我,在維也納市區中挨著大街小巷,尋找著他工作時候檔案上出現的地址。我們會站在一棟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公寓前,聽著身後呼嘯而過的車聲,...
書評書介
尚馬利‧胡戈爾, 尚路易‧德布雷
10 月 05,2016
【書摘】我的街頭人生
(編按:尚馬利‧胡戈爾當了二十多年的流浪漢,因緣際會結識了前內政部長尚路易‧德布雷,因為後者的鼓勵而決定寫下自己的生命歷程。) 書名:我的街頭人生(Je tape la manche: Une vie dans la rue) 作者:尚馬利‧胡戈爾, 尚路易‧德布雷 (Jean-Marie Roughol, Jean-Louis Debré) 譯者:張喬玟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全球脈動
吳秉霖
6 月 26,2016
【印度想想】無法對抗,就加入吧!──夏天,國考與印度人的肚子
一個風光明媚的午後,與老友相聚於南印大城海德拉巴的威斯汀飯店大廳聚會,東聊西聊就聊起印度的「效率」;老友半開玩笑地說:「全印度12億人口裡,只有三個組織擁有真正的效率與專業;第一個是印度軍隊;印度軍隊是真正維繫起整個印度,不至於分崩離析為幾百個王國的全國性組織,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從中央層級發號施令到最末端都能有效的政府單位。」 「第二個組織是印度太空總署,即將要發射專屬於印度的全球定位衛星;...
運動休閒
郭忠豪
6 月 14,2016
想想台灣網球
一年一度第二個網球大滿貫「法網」終於在花都巴黎羅蘭高地(Roland Garros) 結束了!身高一米八出生於委內瑞拉並入籍西班牙的女單冠軍Garbine Muguruzac手長腳長地修理世界球后Serena Williams而奪得女單冠軍,甜蜜蜜地在凱旋門前捧起冠軍獎杯。隔天,男單決賽由塞爾維亞的Novak Djokovic擊敗來自蘇格蘭的Andy Murray,...
全球脈動
Demon
6 月 12,2016
【荷事生非】框架越少發揮越多的兒童遊戲場設計
2015年底,台北市為市內各公園水泥溜滑梯的去留傷透了腦筋。站在公共安全的角度,不符合安全使用規範的遊戲設備確實需要汰舊換新;然而,較今日到處可見無限量複製的彩色塑膠滑梯,早期的磨石子或水泥溜滑梯又別有一番風情,並兼具時代意義。先放下安全議題不談,本文要帶大家來回顧荷蘭國寶建築師Aldo van Eyck作為空間規劃者,在二戰之後如何成為阿姆斯特丹七百多座兒童遊戲場的設計者,...
全球脈動
梅格
五月 22,2016
【荷事生非】 荷蘭的機車困境(下):機車是問題嗎?
接續上篇對機車安全問題的討論,阿姆斯特丹大概是幾個都會之中最積極提案的城市,每次地方選舉,必然會有候選人以趕走機車為政見。 道路安全誰優先? 2013 年阿姆斯特丹市議會發了文情並茂的提案,沈痛表示已經把所有交警的人力都用上、辛勤地攔檢機車騎士,仍舊無法嚇阻飆車情事。該提案希望所有機車騎士都戴安全帽、要求他們一律騎在車道上,甚至建議徹底廢除輕機車這個真偽難辨的車款類別,...
全球脈動
梅格
五月 21,2016
【荷事生非】 荷蘭的機車困境(上):機車自行車爭道的安全危機
說到荷蘭,很多人大概會立刻想到腳踏車,那寬敞的自行車道尤其令人艷羨。近年來,台灣政府回應健康、環保、全球趨勢,不乏起而效尤政策願景的各種討論和盼望(註1)。然而即使在這麼多討論之後,我們還是無法肯定或凝聚共識,那疑似讓台北交通陷入黑暗,三橫三縱腳踏車道的政策到底對不對?討論不出結果,不如我們來聊聊機車。 機車,其實也頗讓荷蘭政府困擾,尤其像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大城市,近年來機車族群激增...
社會安全
萬宗綸
4 月 05,2016
讓城市的移動服務擺脫「健全主義」思維
前不久有兩則令人錯愕的新聞,都與移動有關。一則是桃園中壢一位身障者向公車招手,公車卻都沒有停下來,導致他等了兩小時才搭上車,最後錯過預定時間的高鐵,向桃園客運反映後,表示是司機沒有看見他;另外一則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太太,在新北市新莊搭乘公車下車時,司機搶快,整個人還沒完全離開車體,公車門就關上,老太太的雨傘因而被公車門夾住,最後被公車拖行一公尺多,不幸去世。 這類的新聞,...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