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勢則滅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和習近平見面握手,馬英九笑得很開心,意氣風發,好像一個當紅的明星。看上去,有一點over。

一直有說,馬英九希望自己在「兩岸問題」上取得歷史性進展,不論是歷史虛名或者變成中共在台代理人,都有利益。馬英九習近平講的,念茲在茲「中華民族」、「血濃於水」,話語同在一個納粹式種族主義框架下。這種兩岸心結、統一迷題(myth),是兩方會面前後揮之不去的陰影。

馬習會面的話語和論述,令人感覺怪怪,因為「兩岸」之間有「統一問題」,是基於國共兩個中國政黨的來歷和立場。如果你不是從國民黨或共產黨的中國立場來看,就會不明白為甚麼他們這麼在意。

國共對「兩岸和解」的執迷(obsession),是因為中台分治,有國家統一的未竟之業尚待完成。國共雙方,只有意識形態的分別,卻無國族認同的對立。中共在七十年代改革開放,接受美國為首的世界貿易秩序後,變成官僚資本主義帝國,國共兩黨突然發現,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是我的化身,我是你的完成。

我在馬英九的笑臉上,看到真誠的高興。在台灣島上,馬英九芒刺在背;反倒在新加坡,與習近平——中國的化身,卻是一見如故,賓至如歸。

馬習會令人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舒服,在於馬英九對概念上、觀念中的「中華統一」,看得比台灣實際的民情還要重。馬英九突然成了政治上的柏拉圖主義者——在現實世界之上,有一個更高的理念世界,那就是在民族大義之下的統一與和平,而實際上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台灣事務,反倒成了次要。

中華民國和台灣這片土地,往往比起中共與中國土地來得尷尬。因為中華民國是一九一一年創立的中國,國民黨是中國的國民黨,它現在卻統治不了中國,只能統治台灣,卻永遠背負統一中國、解決「兩岸問題」的責任。「兩岸」問題,在台灣來說,根本沒有這問題;但對國民黨來說卻是一個實在的問題。

來自中國的國民黨,加上台灣這片土地,等於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是一個過渡狀態,而不是歸宿。最終,不是台灣被中華民國同化,就是台灣拋開中華民國,創造另一個名實相乎的國體。

這是一個零和遊戲。國民黨了解自己在歷史和時間的間隙,所以盡最後努力將台灣併入中國,造成既定事實;相比起來,民進黨和蔡英文還在講軟弱無力的維持現狀,比起國民黨還差了一截。

所謂維持現狀,但現狀正不斷改變。如果用道家的概念來說,名實不符的東西,不能長久,最終要和光同塵。分別只是,誰人執先機,誰人做莊。但「維持現狀」不能真正維持現狀,王業不能偏安,偏安則滅勢,連維持現狀需要的勢,都沒了。就算是為了維持現狀,都要訴諸可能兵戒相見的獨立——局就如此險,用安全的方法玩,一定輸。

也許台灣人始終是隔了一個海,偏安久了,沒切身感受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作者網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