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爆事件:從軍陣精神醫學角度看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

友善列印版本

國軍在近年來已經將救災作為國軍戰備本務之一,除了救有形之災之外,也會運用到軍陣精神醫學的原理去救無形之災,但是軍陣精神醫學的議題太大,不太可能全部說得很完整。簡單來說,軍陣精神醫學常用的方式是所謂「預行防處」。

以三軍總醫院處理這次塵暴燒傷病患為例,近50位燒傷病人住院後的第二天上午,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就出動5位主治醫師,2位總醫師,總共7位專科醫師,由葉啟斌部主任帶隊,分頭進行對於病人和家屬之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preventive psychiatric interventions),每位醫師分到近10位病人,印象所及的要點,大致如下:

1. 專業者在場 (Presence of profession):簡短自我介紹:「我是精神科醫師」,說明來意:「我們是來提供協助的」。對於病人、家屬和內外科團隊都要這樣做。精神科醫師有時光是在場,就能提供病人、家屬和內外科團隊很大的心理支持與安全感。

2. 支持、支持、再支持 (support, support, support) :透過精神科會談與支持性心裡治療的技巧,簡單了解病人之症狀(例如是否疼痛、驚嚇或睡不好),會談中儘可能彈性、軟性、感性,且盡量避免在第一時間就進行過度詳細的診斷性會談,以免干擾治療(例如:換藥)或病人或家屬之休息。

3. 衛教與諮商:對於病人及家屬簡單而概要的衛教,未來有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怎麼回事等等。同樣地,要避免過度冗長的說明,若有衛教單張可用就要充分利用,單張上面要記載聯絡的窗口的電話,掛號的電話等等。讓病人或家屬一旦需要時,可以求助。

4. 家屬:上述的過程,家屬在場,都會一起進行。對於比較嚴重而無法會談的病人,工作的重點就在家屬身上。

5. 積極藥物治療:針對焦慮、失眠和情緒困擾或譫妄,要在不妨礙內外科治療的情況下積極給予藥物治療,當然,事先要跟病人、家屬和原來的團隊溝通。

6. 顧及工作同仁:上述的過程,都是在病房進行,記住:不要干擾醫療進行,如果病人正在換藥要先等候,甚至伸出援手協助,不要忘記對於病房工作同仁說「辛苦了」或其他簡短的鼓勵或打氣的話。

7. 團隊延伸:社工、心理師、專科護理師、志工、神職人員(或宗教師)都是我們團隊的盟友,分進合擊,互相幫助。

8. 流程與分工:由於常規值班人力不足以處理這麼大規模的業務,人員多半需要臨時召回,召回之後,不要急忙投入工作,要先找一個地方(最好是與內外科團隊接近,互相可以快速溝通的地方,本例中是急診精神科會談室)進行briefing,也就是任務說明與分工。團隊leader(本例中是精神醫學部主任)先說明目前狀況、掌握到的名單,逐一分工給各成員,說明過一會兒的工作重點,與院內其他團隊leaders預先溝通協調,例如:院部長官、外科主任、院內大量傷患處理指揮官等,並且預告團隊即將投入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問問看有沒有特別需要幫忙的。各成員有問題也立刻提出討論,達成共識;例如以上各點,都是在這次briefing會議中就都預先確定。任務範圍要先定義清楚,單純、簡捷為佳,不要好高騖遠。人力充足的話,完成照會紀錄 (liaison notes) 的電子病歷這一類的事情,委託專人(本例中是兩位總醫師)整批完成,各成員只要簡單紀錄症狀與診斷在memo紙上,交給總醫師即可,其他成員可專心完成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

9. 追蹤:初步介入發現之明顯或潛在個案,需於日後主動追蹤。

10. 精神科團隊之自我照顧:團隊leader(本例中是精神醫學部主任)在過程中逐一打電話給各成員,問問看有無問題或困難,順利不順利,提供立即的督導,預防性精神醫學介入結束後,儘速利用科會或其他場合聚會,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debriefing(任務歸詢),讓團隊成員得以進行分享、情緒宣洩與互相支持。

事實上,如果是部隊救災,也會有心輔人員隨隊前往,部隊救災多半是軍中的心輔官、心輔士參與,必要時也會派出精神科醫護同仁,但多半精神科醫護同仁是扮演接受諮詢或提供支援的角色。專業人員的性質雖有差異,地點或規模也或有不同,然而,方式和原則大同小異,但是也有因地因事置宜的地方,例如:

1. 待介入人員可能很多,應該要以團體介入為主,個別介入為輔。

2. 時間可能較長,為避免團隊成員耗竭現象發生,心輔團隊要有互相支援輪替的準備。

3. 心輔團隊不能直接開藥,但是平時繼續教育中要學會哪些情況個案可能需要藥物治療,需適時轉介治療或後送。

4. 透過軍民用通訊器材,與地區內軍醫院精神科保持聯繫,以利得到適時之支援、即時督導以及後送之管道。

5. 與其他單位通訊聯繫與交通工具確保暢通,以維護團隊機動性與安全等等。

總之,從軍陣精神醫學角度來看災難預防性心理衛生介入,以上的原則是實務工作上得來的心得,希望也能讓所有參與災難預防性心理衛生介入的團隊參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