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想想】 在補給證通行的年代

友善列印版本

農曆春節從台中回新竹,部分鄉下親友不了解老爸職業,他常低調謙稱「空軍仔」或「阿兵哥」。親友都很羨幕,因為每月有配給米糧,不用煩惱家人餓肚子。

每位老芋仔都有一本補給證,還有眷屬補給證,成年「大口」,小孩子「中口」或「小口」,每人每月可依「口」的份量領取米、鹽、油和麵粉配給。

所謂口就是人,一家五口即五個人,只要嬰兒出生,馬上趕辦眷屬補給證,因為每「小口」多出的米糧,對家中都非常重要。

補給證規格和學生證相似,封面外皮貼人頭照,並註記家長和眷屬姓名及大口或小口。內頁裡有很多頁數,載名一至十二月份,每月有一張張可撕折下來的票券,分別登載可換領配給物品份量多寡。

軍方每月定期派一兩輛大卡車,載所有補給送到眷村大門口,並有人進村高喊:「領米喔!領鹽囉!」家家戶戶將此日視為大事,攜老扶幼擠在卡車前排隊辦理,我也經常跟著爸媽湊熱鬧,幫忙提一包包的鹽。

來運送補給品的有負責指揮的資深老士官,也有年輕充員兵,經常來眷村後,和鄰居們也熟識起來。若有老伯伯或老婆婆一個人來領配給,阿兵哥會主動幫忙扛米,夏天常汗流浹背,都只穿汗衫來回扛送。也有幾位中年婦人故意戲弄阿兵哥,開玩笑說自己扛不動,年輕阿兵哥也二話不說,服務到家,氣氛和樂融融。

記得一位體格壯碩的原住民充員兵,經常露出笑容及一口白牙,每回都有辦法一次扛好幾袋米,再分送好幾家,甚至還幫忙到底,將米倒到各家米桶內。許多鄰居最喜歡他,他也開心和大家熱絡互動。

不過,軍方配給的米質不佳,每次煮飯洗米時,都要花很多時間從中撿取細小石粒或雜物。我幫老媽洗過幾次米,老媽再三交代要洗好幾道水,並細心取出異物,不然吃飯就會咬到石頭。

某年,台灣突然缺米,政府緊急進口泰國米,大家吃起來覺得不合口味,抱怨不已。後來,軍方送來在倉庫的陳年舊米,似有潮濕腐朽味道,大家還是照吃。

也有時候,軍方特別配給大黃豆,家裡天天就是黃豆吃到怕。另有一段時間,美國贈送大批罐裝奶油給台灣,家家戶戶也是一桶桶黃色奶油吃到膩。

我家雖有八口配給,每月票券仍會用光光,顯然每票每口領取份量也不多。老媽領來麵粉就是做包子、饅頭、水餃或煎餅,不定期則會到光大三村一家製麵店,以米券或麵粉券換一包包乾麵條,家人也都因此而習慣中午吃麵了。

1970年之後,漸漸的,部分眷村人家不一定都吃軍米了,反而懂得去市場買新米,用電鍋煮起來香噴噴。原來過去吃的大部分是舊米,難怪不一樣。

老媽後來也開始買新米,平常是跟舊米混著煮,若有特別日子,則讓家人嚐嚐全部新米的滋味。也難怪以前到新竹,總覺得親戚家的飯特別香,原來是自家栽種現煮的新米,當然好吃!

關鍵字: 補給眷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