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國際化教育──我的日本交換學生經驗

友善列印版本

近年來「國際化」成為話題,在所有縣市等級以上的選舉當中,「國際化」、「與國際接軌」這樣的標語炙手可熱,尤其是出口導向的台灣,以最近的台北市長或是總統選舉為例,候選人無不著手強調自己比對方更國際化,能帶領台北或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在面臨全球化的挑戰中,台灣的企業都在尋找一個出口,以面對日漸嚴峻的情況。而提出一個好的國際化策略似乎已成為選民最關注的焦點。

然而,對於國際化的需求是否僅止於商人之間,還是應該要養成國民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呢?所謂的國際化又是什麼呢?難道只是西裝筆挺的用英文聊天,適用西方禮儀的跟外國人說話嗎?在教育中,又該如何培養國際化的觀點呢?

在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擔任交換學生的日子裡,因應課程需求,參與了數個國際共修交流課程,感受到日本大學培養更具國際觀人才的野心,卻也發現許多當地大學生國際化課程的迷思或仍有改進空間的部分:

第一、形式化

這一點涉及到了對於國際交流的目的和想像。首先,關於文化交流的內容方面,時常偏離想像中的深度文化交流,而流於較為表層的「習慣差異」探索,例如手勢的不同,用語的不同,而非深入探索背後原因和歷史因素等等。雖說生活習慣是文化重要的一環,對了解朋友、增加溝通順暢亦有所助益,但這應該作為最初開啟了解的必要過程,而非永遠停留在一到十的手勢有多少不同。討論鞠躬與握手的差異時,並不應該停留在統計數字,而該更深入的探討上司下屬的上下關係、下屬應表達的敬意多寡、與民族性格的情緒表達程度和社會階層的關係等等。

第二、避免爭執

在異文化的討論過程中,必然會涉及許多價值取捨不同的局面,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而這也是在異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畢竟文化差異在所難免,而在交流過程更深入瞭解對方的文化表現及價值觀之後,以自己本身的原有價值,加以判斷,覺得理解與否,反思自己的既有價值甚至思考自己是否應該有所改變。

討論過程中,面對不理解的異國價值,為了要真正深入了解背後的文化背景和理由,這個過程需要對話。對話,就容易產生爭執。在這邊的所謂國際交流中,每週有一次討論嚴肅話題的機會,至今討論過的,包括死刑、安樂死,還有同性婚姻等等。每個主題的爭議性都是毋庸置疑,在各國的法制史發展上,也已有各方激烈的論爭,材料充足,身為大學生應該都有些基本了解。雖然仍涉及一些專業背景知識,如現存法律規定和流變等等,但以一般倫理認識、易於取得的不同意見加上自我的思辨能力,即便在課堂中也應能導出激烈的論爭。

然而,當我試圖挑戰他人的想法提出質問,卻常常被老師所打斷。

舉例而言,在討論同性戀婚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那一週,有一個日本同學提出了婚姻並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應該得到家族的認可,若是父母反對的話,則不該與同性伴侶結婚的論調。為了確認對方的想法及我的理解是否有誤,我提出了問題:「意思是只要父母不同意,不論到了幾歲,都沒有辦法照自己的意思決定自己另一半的意思嗎?」

沒有等到那位同學回應,就被老師攔截回應了:「我們應該要尊重多元文化的背景,果然這種事情還是該因地制宜。」對於老師採取的作法,當時其實有些驚訝。畢竟討論課的意義就在於交換意見,並且互相質疑挑戰。若是以文化差異為理由來避免對話的話,那文化差異要如何討論呢?

想要達成文化交流,卻不要求交流者真正的敞開心胸,盡可能真誠的互相了解,也不願承擔可能在討論過程中產生的不愉快情緒的話,那反而是一種鄉愿了。當然,並不是要毫無顧忌地互揭傷疤,貶低對方文化,但在保持開放心態的情況下溝通對話,才有辦法達到深入的真實瞭解,也在了解對方的過程中理解自己,修正自己。為了避免爭執而迴避對話,毋寧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第三、以文化差異為由而終結對話

如第二點所述,為了避免爭執而常被引用的理由:「尊重多元文化」。沒錯,文化差異常常被用來提醒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既有價值去批判他方。但事實上並非不能批判,而是不能「盲目批判」。面對文化交流的難題,最困難之處莫過於畫出所謂「尊重和批評的界線」──哪些部份應該加以尊重而不以自身理所當然的文化背景來加以批評,哪些部分有所謂的「可受公評性」,能夠藉由討論來決定優劣甚至改進方向。

劃定這條界線的工作必須經由小心謹慎的討論,一步一步地靠近彼此的底線,在界線上激烈的互相挑戰更加深沈的價值觀,而加以接受、妥協、尋求共識。在界線上的行走,左傾一點,就會成為自我文化中心主義;右傾一點,就可能助長不合理差別對待而不力求改變。

訴諸文化差異來終結統一觀點的可能性,絕不該出現在討論的開端,它應該被更細緻的處理,直到提出所有想得到的因素、理由,雙方互相了解立場,最後卻仍有一條雙方不願後退的線,才可以做出訴諸文化差異的最後結論。而這種結論,若是關於公眾的決策,仍得訴諸公評。

第四、視野狹小

想像所謂的「國際化」,浮現你眼前的是什麼呢?大概是跟一群西洋面孔的人們用英文聊天吧。在日本人的想像中,的確也大致如此。在國際化交流課程中,特別是教科書的內容,絕大多數都在探討所謂「日本」與「西方」的差異,並以此視為所謂的文化差異,彷彿世界上只存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文化。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很大,而亞洲因地理位置相近,較為互相了解,並不存有那麼嚴重的溝通問題。但這種說法具有明顯的錯誤,以東南亞國家為例,泰國、印尼、印度光是宗教信仰的規範、禮節就有許多不同,遑論宗教間的不同派系。再如泰國的王室,軍人掌權,或是印尼竟然有三種法律同時存在,依人及宗教而能適用不同種類的法律,達到不同的結論等等。日本與東南亞國家地理距離雖近,就教育上看來,重視程度卻反而極小,遑論非洲、中東等地區。

另一個謬誤就是將西方國家均值化,便宜的視為一個整體,缺乏深入地考察,反而以對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來定義,如豪爽、握手、較願意談論私人生活等,並未更深刻的發掘各國不同差異。

掛著國際化旗幟,卻下意識或是覺得理所當然的將異文化範圍窄化成日本與西方國家的對比,是否也算是一種文化歧視?強調多元文化的價值,卻反而在異文化溝通的書中展現明顯不同的重視程度,是否蘊含著以經濟指標或是刻板印象來評價文化了呢?

以上並非為了貶低日方國際化課程,相反的,反而相當肯定他們想將國際化的思維融入日常教育當中,養成更具國際觀的人才。但是國際化這個概念說來簡單好聽,卻處處藏著危機。在規劃所有的國際化課程時,期待的是養成具有多元文化概念,並能夠深入瞭解他人,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下作出評價,並養成多元包容的精神。

現在的台灣也面臨著相同挑戰,如何正確的國際化,而不陷入刻板印象甚至成為助長文化歧視的幫兇。不論是直接在一般教育體系中加入國際化課程,或是校外的其他管道,都應該更謹慎小心的面對文化交流議題,避免上述事例發生,以培養具有真正國際觀的人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