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十二年國教的省思與檢視

友善列印版本

蔣偉寧上台,吳清基緊依身旁說:「十二年國教一定無縫接軌」時,我心想:「這事情要糟了!」果不然,終於搞出如此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來,變成眾多家長、學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唯一只有補教業者磨拳擦掌、雀躍欣喜,暗爽在心裡。

學習本該是一輩子相續不斷的事,有人與生俱來就有藝術才華,有人具備語言天份,有人慣於視覺學習,有人習於聽覺認知,有人擅長動手操作,也有人專長邏輯思維,這原是生命的多元和緣生可貴之處。

因此,讓每一個亙古以來獨一無二的生命,相互比較分出高下,只是為了決定誰才可以念哪個學校,我認為這是大人世界所想出來最最荒謬的事,更是開生命一個大玩笑!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要培養學生寬闊的心胸、進取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並且能夠一輩子不減學習熱誠,充滿生機勃勃的自我成長,而不只是搶一時之先與人競爭。

學校不應該是罐頭工廠,老師也不是生產線上的品管員。

學習更不能搞成像外務員拼業績般夙夜匪懈。

應猶如老師傅釀佳醴般,讓時間慢慢將學問融入孩子腦海裡,伴隨生命發酵、成熟,生生世世受用。

等待才是真正的愛。

所以大人世界責無旁貸應要滿足每一位生命的學習。

每一位孩子的最大可能要被挖掘,而不是被重塑。

每一滴生命的色彩都應該被允許揮灑自如,淋漓盡致。

學習本不該是要踩在別人頭上才能往上爬,但現今檯面上的大人世界,全是在惡性競爭方式下成長而熬出頭,故依然只會用排序評比方式來篩選學生,導致台灣眼前亂象不停。
 
首先談談爭議最大的入學方法

針對學術型學生入學及學習方式,應該抽離出來單獨處理,不該和眾多一般學生混淆不清。

會唸書絕不是原罪!對於只會念書的佼佼者,難道我們就可以棄之如敝屣,不顧其後續發展跟成就嗎!?為何在政策制定上,要「削足適履」排拒「明星學校」呢!?回歸學習的本質,我認為不該以「明星」稱之,叫做「學術型學校或班級」或許更貼切吧!

大人們不是應該給這些孩子更好的師資、設備,不同的課程及學習方法,包括升學方式都該有別於一般孩子,這樣對待他們才合理,才是真正為國舉才嗎!?難道真要如網路上流傳的答案-「讓他們繼續把書唸得很好,長大後選總統去,然後…禍國殃民!!!」

具體方式,可以維持現況,各縣市留下少數學校為單位,或分散各校以少數班級為單位。(依特教法資優生辦法給予放大名額,甚至縣市可舉辦此議題之公投讓民意來決定)

基本上,學校行政在招生前,要擬訂具備實質特色的計劃,詳細列出師資、課程內容、設備、學習方式、考招辦法及升大學管道等相關具體事項,經主管官署核可。而且各校優先在第一入學時間點上,單獨命題,同日分別招考學生。讓學術型的學生先參加入學考,待成績公佈後,便進行免試入學,此時考招落榜學生一樣參與分發,如此只需一次便完成入學事宜,不會出現「一免憤憤不平」、「二免七上八下」的懲罰性入學現象。

如此三兩年下來,因為是真正的特色考試且名額有限,自然漸漸不會再出現「自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窩蜂拼考試的現象。我們可以不贊成家長如此「拼明星學校」的心態,但也要學會尊重他們的教育選擇權,畢竟教育的後果是由家長跟家庭最先承擔。

再回頭看看如今篩選出來的優秀學生(特招生),各校並沒給更適宜的學習設備、課程、方法以及有別於一般生的師資跟升大學管道,絲毫看不出其特色何在!?依然和一般學生站在同一立足點競爭,只是為了滿足大人的虛榮心,這是最可悲的作法。

至於一般程度學生,採用無條件按自願序超額抽籤免試分發入學,入學後依程度混齡分組上課,經定期評量後重新調整組別,如此方可降低學習壓力及惡性競爭。

當初教育部吳清基信誓旦旦,絕不會拿來作為入學依據的「會考」,以及各縣市五花八門,各顯神通的入學比序方式,就是現今所有亂源之主因。

當各校的學習方式改變,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來授課,採用依學生程度混齡分組學習,將每一位學生都帶上來,而不是「集天下精英於一堂,視一般學生如牛馬-放牛吃草」般,不多久各校水準必然不分軒輊,何來好壞之別乎!?

學習才是教育的目的和重心,入學只不過是個過程和手段,但是幾十年來的「明星」思維,已經習慣倒果為因,尤其都會型家長,往往陷入名校迷思,而忘記「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入學方法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應該要周詳考量的地方

1. 職業學校對於要繼承家業(農漁牧百工等)之學生,應制定優先入學之辦法。

2. 另外學區劃分更應有別,考慮偏遠鄉鎮地區高中職校數量較少時,應讓當地 社區國中畢業生,優先無條件免試入學,倘有多餘名額再開放遠地學生入學。

3. 相對於都會區,高中職學校數量多且交通便捷時,則不應以戶籍、社區劃分學區,而以學生無條件填選自願序超額抽籤來入學,否則勢必增長寄籍及房價飆高之象,製造社會階級之形成及對立。

學生該學些甚麼,要如何學習,應該以「十二年一貫」來發展課程。

談到學習才是重心時,有關師資、設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法必不可免。只是這一波整個社會氛圍,幾乎只集中在微末枝節的入學方式,鮮少提到程度落差較前變大的學生,往後共聚一校又該如何學習的問題,然我卻認為這才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敗攸關之所在。

周詳、完備的課程發展,其能力要能夠轉化成課程目標,而課程目標更應具備客觀性和邏輯性,且符合生命之認知發展。並同時從教育總體目標-人文素養、學習理論、教育哲學、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等觀點來思考、訂定之。

除了能力要融入課綱之外,包括學習內容、目標、概念範疇等必要條件,以及最重要的學生該如何學習之方法都應具體寫入。不能再如九年一貫般任憑各學科掛帥,領域專家、大老搶食大餅,吃相難看,根本未能關照教師與學生所能承擔。害得基層教師每次寫教材教案等教學計畫或報告時,還要一直玩連連看的遊戲,只因為所標榜的十大能力,並沒有如實融入各領域課程的學習目標裡面。

至於入學方式只是手段,有效、適性學習才是教育的目的。除了之前提到,學習現場依學生學科能力混齡分組上課,經定期評量後重新調整組別之外,不同學程階段的學習模式也應有別。國中小以情境教學、體驗學習為學習主軸。隨著學生認知發展的漸漸成長,高中職課程要以培養成熟公民為前提,而升大學或入職場課程更應有別。

以下幾點,務必須慎重考量其前瞻性和必要性,而劍及履及的落實於教育現場。

1. 高中職課程開放選修

高中職課程應滿足不同潛能與特質學生之學習。

當大學入學已不再依「類組」選才時,課程不應再以「分組」思考,應滿足學生學習意願及多元發展。
(1) 高一學生學習基本科目。增加高二、高三選修課程,讓學生做好進入職場或大學前的準備,並且與個人生涯規劃連線。
(2) 高中職課程應開放更多的選修課程,包括進階學科、職業課程、生涯探索等,以滿足各種學生之學習需求。
(3) 為因應大學研究之基礎,各高中職或大學應提供學科之進階課程做為選修。一般非相關性向學生,得修習基本課程即可。

2. 建立國際連線學習管道及認證,接受開放國外立案歷史悠久學習機構及測驗(資格)認證,如藝術、語文、生活技能等領域之能力認證及教師資格認證,與國內學制合作(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管道。

3. 職業學校應建立民間(技)藝師認證及師徒相承學習體制,落實並加強技職生之技藝學習與民間技藝精湛之師傅教學合作,採正式拜師之學徒制。讓學生真正習得一技之長,畢業後馬上能進入職場就業。

4. 學術型學校之師資除具備應有之專業素養之外

(1) 在一定時間內應提升為碩士,十年後應以博士任教。
(2) 課程、教材、設備、學習方法、升學管道等皆應有別於一般學校。

5. 建立高中高職分流合流之機制

建構高中職分合流機制,讓學習者隨時可以轉換學習軌道。

教育議題本就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如果我們以為只要擺平入學方式單一議題,以後便天下太平,那就是太過於鄉愿且昧於事實了,為了讓幾十年僵化生鏽的教育體系起死回生,絕不是目前教育部端出來的這一套能夠處理,因為對於已經病入膏肓的台灣教育,早就不是單單吃幾帖丹膏丸散或送大醫院打打點滴便可以治癒,那已經是到了要換心換肝的地步了。

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在於 - 
 
沒有根
 
我們的學生都不知
 
自已是誰!?
從哪裡來!?
要去哪裡!?
 
以上
才是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