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可以去哪裡?

友善列印版本

週末一早,媳婦帶著公公來到診間。「他全身沒力,想來打個營養針。」

阿伯年紀七十上下,一臉愁容,兩腳的肌肉消瘦,雙頰凹陷,看起來像極了生重病的人。過去幾十年來他和妻子、以及最小的兒子一起住在台東務農。去年老伴過世後,在台北工作的子女因為擔心東部醫療資源不足,為了方便就近照顧,將父親接到台北。兩個兒子輪流,一人一個禮拜,阿伯開始了他在台北的「換宿」生活。

兩個兒子來台北打拚了一、二十年成家立業,好不容易在新北市各自買了一層公寓,彼此住在相鄰不遠的地方,都是大型集合電梯大廈社區。平日白天,兒子、媳婦到附近的工廠工作,孫子上學去之後,阿伯便一個人在家。中午時他會從冰箱中把昨晚的剩菜拿出來,稍微加熱一下當作午餐。下午時間是他最難捱的時候了,他不愛看電視,也沒有人可以說話,雖然大樓社區的中庭偶爾會有幾個老人聚在那裡,不過沒有幾個他熟悉的臉孔。

在這裡,全台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他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媳婦下班後,開始張羅一家大小的晚餐,等著從安親班回來的小孩,以及加班的老公。晚餐的時候,兒子和媳婦關心地要他多吃點,他總是能把一碗飯吃完。晚餐後,阿伯和家人會在電視機前看連續劇,通常全家人盯著電視螢幕,沒過多久他便去洗澡休息了。有一半以上的夜晚,他都會失眠。

下週,他會到另一個兒子家待,再過一週,會再回來大兒子這裡。不管在哪一棟大樓裡,大部分的時候,他總是坐在椅子上,偶爾打打盹,一個人。

每到周末,孝順的兒子和媳婦,希望能帶父親出去吃頓好料,往往阿伯顯得意興闌珊。其實,兒子媳婦們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只好把父親帶來診所。

幫阿伯做了一些檢查,除了一些老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攝護腺肥大,以及輕微的低血鈉,並沒有特別嚴重的疾病。這實在和他滿臉病容,全身消瘦的模樣太不吻合了。他愁苦的面容,沉默寡言,只在回答問題時偶而點點頭。我的醫學訓練告訴我,這是老人的憂鬱。

「阿伯,平常白天你會去哪裡?」正猶豫著要不要開抗憂鬱劑給他時,我問。他搖搖頭。一旁的媳婦也覺得很無奈,父親離開了他熟悉的田,離開了他的朋友,在都市中,似乎無處可去。只有那遠遠佇立,不知道哪天會需要的醫院。

趁著幫他注射生理食鹽水,矯正血納的時候,我走到床邊試著和他多聊一些。我知道,他身上的那些慢性疾病,不足以讓他削瘦,而暫時的電解質不平衡,或許只是滿臉愁容的表面。

我試著揣想他的生活。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難道能不憂鬱?只是,他又能夠去哪裡?

想起不久前江宜樺院長的承諾:三年一百億,一鄉鎮一間日間照顧中心。只是,阿伯或許等不到那個時候,而且就算弄好了,一個鄉鎮才一間也不知道要排隊排多久。想起之前在各地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問了一下住在當地的護理師,附近的關懷據點一週只有一天,剛好在週末,因為那時子女在家,才會知道里長有在作事。

我們的老人照護體系,是不是太遲到了?台灣的老年人口直逼三百萬,我們做得真的還不夠。當社區實質的服務沒有真正長出來,什麼「在地老化」聽起來都像是把老人繼續關在家裡的合法口號。或者,政府還認為只要有健保,週末為老人打打「營養針」就能解決?老人需要的不是營養針。健保再怎麼是寶,也沒有辦法收拾遲到的長照留著的爛攤子。

阿伯的點滴打完了,但是老人可以去哪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