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危機也是改革轉機

友善列印版本

勞保基金收支失衡是長期問題,但由於財務惡化嚴重,日前被媒體披露將面臨破產危機後,立即引來社會恐慌。相對於公保退撫制度的優渥給付,以及財務最終責任由政府承擔的規定,更使得社會對勞保基金破產危機的關心,演變成公、勞保待遇差距過大的社會對立。

不過台灣的社會保險待遇不同,不只是公、勞保之間而已,還有農保、軍保、私校教師保險與國民年金保險等,彼此都有相當差距。所以要待遇齊平或合理化,恐怕涉及太多群體利益衝突,非有極大決心與社會共識,根本難以改善。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如今勞保破產危機帶來的社會爭議,也許正是社會保險制度整合的契機。決策當局未嘗不可藉此形成社會共識,積極推動改革。

改革當然不是革命,是有「給」也有「要」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讓社會改善。所以要期待改革有成,首先應該釐清,當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最需要改善的目標是甚麼?這就是改革者所「要」的。而政府或社會能夠付出甚麼籌碼,「給」被改革者適當補償,則是達成所「要」的關鍵手段。

改革者所「要」的改善目標,應該是擴大國民年金保險的納保範圍,逐步取代現行各項保險制度,才能達到保險待遇齊平的理想。可惜目前許多改革建議,只聚焦在如何維持現行各個保險制度的財務平衡。但這些保險制度的給付超越國民年金保險甚多。如果社會繼續投入更多資源,維持這些保險制度的給付水準,則國民年金保險永遠不可能整合成功。這種改革即使有成,不過治絲益棼而已。

所以現行改革方案,應該要能縮短國民年金與其他保險制度的給付差距,並讓部分參加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自願改參加國年金保險。至於縮短差距的最可行方式,則是全面或局部凍結其他各項保險的給付水準,讓平均每人保險給付維持現行水準,不再逐年成長或僅能微幅成長。

目前政府每年用於各項社會保險的總經費高達四千億元以上,而且是政府支出成長最快的項目之一。如果能凍結國民年金以外的其他保險給付金額,便可以將原來成長的經費,用於補貼國民年金,使國民年金的費率與給付水準得以提高。於是國民年金才能透過時間,逐步縮短與其他保險給付的差距。

這種改革方案雖然比較耗時,但能兼顧理想與現實。而且,凍結現行其他保險給付水準,也可以定期檢討。但在檢討期間未屆滿前,朝野政黨都應有不得加碼任何保險給付與津貼的承諾。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各項保險立法,一再成為錢坑法案,拖垮國家財政。

(註:本文轉載自今周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