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財政危機
財政金融
陳怡秀
7 月 22,2015
【日本想想】日官員掏錢補政策赤字 苗栗600億誰埋單?
苗栗財政漏洞引爆昌鴻大戰,前任批評現任不懂財管,現任痛斥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政府花錢花到發不出薪水,也夠誇張了。600多億的債務,大概有400億掛在劉政鴻帳上,如果要他負責自付,可能十輩子也還不完。不過,去年日本有一名官員辦活動賠錢,他還真的自掏腰包付了2700萬日幣。 去年4月大阪觀光局主辦《大阪國際音樂祭》,其中一場演唱邀請台灣、南韓等地歌手一同演出。孰料音樂會開始前十天,...
政黨政治
Mattel
7 月 12,2015
【島嶼邊緣】今日苗栗 明日台灣
最近全球最熱門的財經話題除了中國股市狂跌外,就是歐盟成員的希臘財政問題,台灣中央政府負債問題嚴重,加上軍公教退撫金等超過17兆的潛藏性債務,讓許多有識之士感到台灣可能成為另一個希臘。 國民黨馬英九在2008年承諾不舉債進行愛台12大建設達成633目標,每年還能盈餘2千億到4千億,結果卻是債臺高築,創下平均每年舉債高達2,524億元的傑出政績下。台灣帳面上的政府負債,在民進黨執政時,...
蔡松伯
1 月 07,2013
財政懸崖對台灣的啟示
自美國總統大選過後,經濟議題逐漸成為美國輿論界爭論的場域。其中最大的問題有兩個,分別是如何刺激經濟成長,以及如何改善美國的經濟體質。在刺激經濟成長方面,需要政府釋出利多,藉由政府在公共建設與減稅優惠上的支出,刺激景氣循環。但缺點就是刺激的效果有限,徒增債務造成債券評等降低,降低外國投資意願,惡化經濟體質。兩大問題的相互對立,形成美國財政上的困境。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認為,...
財政金融
陳振東
11 月 10,2012
建立『面對台灣財政危機』的共識 (下)
事實六:台灣受雇人員薪資並未偏低,只是產業創新不足(這是老板懶惰守成或國內產學資源未整合成功造成的)或是接製造業空洞化的服務業未快速升級,以致受雇人員受困淺攤,薪資成長停頓。 因此,請不要用台灣受雇人員薪資偏低這個理由,阻止改革公務人員偏高的待遇。某位退休教授引用美國勞工局數據指出,過去十五年來,台灣單位勞動力成本持續在下降,跌幅將近一半,但生產力卻持續大幅上升,因此推論,...
財政金融
林全
11 月 10,2012
只改革公保 救不了勞保危機
近來勞保破產危機引發的社會焦慮,有逐漸轉移為改革公保退休制度的呼籲。這種趨勢對公保退休制度合理化,以及改善政府的公保財務負擔,的確可能帶來正面影響。但無助於解決當前勞保財務危機,只是讓勞保問題失焦而已。 公保退休制度的部分優渥給付,如果重新檢討或改正,或可避免公保財務失衡,自然能減輕政府的財務負擔。但即使如此,不表示勞保財務得以因而改善,甚至不表示政府因為公保財務負擔減輕,...
財政金融
陳振東
11 月 09,2012
建立『面對台灣財政危機』的共識 (上)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解決問題,要先認真弄清楚問題的本質,不然只會徒然無功。就我個人觀察,台灣社會對於現在的財政危機沒有共識,不同階層各說各話,甚至情緒漫罵。這對問題解決是很不利的。歐盟問題國家的債務是長期累積下來的,那些國家難道沒有鄂鄂之士,早在多年前就大聲疾呼一定要儘速改革?然而,最終問題還是演變到不堪的地步。台灣應該學到教訓。 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蹉跎,危機不儘速週延解決,...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陳博志
11 月 06,2012
解析我國經濟成長的困境(二)
不計其數的中小企業,寥寥可數的企業家 我國真正很有經濟學上所謂企業家精神的人——也就是能將生產要素做創新組合而創造新價值的人——並不多,而近年又大量外流、或者被不良的政策與社會風氣吸引,去從事投機炒作及爭取特權的活動。因而,我國有大量資金和人才得不到被適當運用或就業的機會,而國家的新投資、新產業和新成長的動力則嚴重不足。 很多人看到我國有大量中小企業,而以為我國有豐富的企業家。...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陳博志
11 月 06,2012
解析我國經濟成長的困境(一)
台灣經濟成長的原因 經濟成長是指全國總生產的成長,來源可以粗分成三類: 第一、要素質量,即人力、土地、和資本等可拿來從事生產之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改善。 第二、生產效率,即組織運用生產要素之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包括更好之技術、企業家、以及法令制度,以及更高之利用率或更低之失業率。 第三、國際機會,即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比較利益,將產品或生產要素以更高價格賣給外國,...
財政金融
陳錦稷
11 月 03,2012
分配失衡:地方財政問題核心
五都核定升格已三年餘,配套的財劃法、公債法修正案,行政院數度列為重大優先審議法案,但至今仍無法在立法院中完成審議。公債法更因立法院藉期不續審而退回財政部重議,卻遲遲無法報行政院院會通過,立法院面臨無院版公債法修正案可審的窘境。立院財委會最近一次審議財劃法修正案時,歷經九個小時卻仍無法完成初審,財政部長直言「財劃法比證所稅案還複雜」。財政部雖然一再宣傳新版財劃法淨增財源達438億元,...
財政金融
林全
10 月 26,2012
勞保危機也是改革轉機
勞保基金收支失衡是長期問題,但由於財務惡化嚴重,日前被媒體披露將面臨破產危機後,立即引來社會恐慌。相對於公保退撫制度的優渥給付,以及財務最終責任由政府承擔的規定,更使得社會對勞保基金破產危機的關心,演變成公、勞保待遇差距過大的社會對立。 不過台灣的社會保險待遇不同,不只是公、勞保之間而已,還有農保、軍保、私校教師保險與國民年金保險等,彼此都有相當差距。所以要待遇齊平或合理化,...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