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思考題】(十九) 紐約衝了,跟不跟?

友善列印版本
上回咱們談到了能源儲存,若從系列第一篇看到此,你應該已經發現整個分散式能源的概念,由非常多領域與環節交織組合起來,其實組合的方式有無限種,是一種多元、因時因地制宜的概念,和過去的電網觀念完全不同,分散式能源能追求更高的彈性與效率,正如咱們在第一篇所說的,過去的電網,就像是恐龍,而分散式能源,就像是我們這樣的哺乳類動物,更能適應環境。
 
圖說:EnerNOC的管理系統。圖片來源:網路
 
彈性與效率的觀念很難以抽象的方式說明,所以不妨來舉個其他產業的例子,來說明何謂彈性帶來的效率。產業界相當有名的「豐田式管理」,在許多教科書中是效率的代名詞,豐田式管理的其中一環,是所謂「後拉式制度」,過去工廠為了避免斷料停工,需要預備非常多的各環節零件,因此產生相當的倉儲成本,萬一進料過多,還有浪費的風險,豐田式管理下,精確的計算到底要用到多少個零件,才提前準確的下訂單,需要的時候才剛好進貨,如此一來,豐田甚至達到幾乎零庫存,也不會斷料。由於砍除了庫存零件的成本,與庫存過度的風險,讓豐田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同樣的觀念,也一樣可套用在電業上。過去恐龍電網時代,為了應付一年只有幾次的最尖峰用電,而要設置大量備載容量,整年的其他時間大多閒置,如果這些尖峰都能透過智慧化的各種辦法,準確的特別處理,那就不需要準備那麼多備載容量,在未來技術發展到極致的情況下,正如豐田可零庫存,電網甚至可以零備載,也不會跳電。
 
這些「各種辦法」有哪些?上回提到的能源儲存是其中之一,或是今天的主題:需求反應。
 
前幾篇中我們一再提到,電力是供需平衡,過去面對如何供需平衡,我們往往以供應面來思考,但這不是唯一解答,其實也可以從需求面來思考,譬如說,我們曾在談到Google所收購的Nest時談到,若突然間有5分鐘需求陡增,若此時有辦法讓一些人暫時關掉5分鐘冷氣,電網就可供需平衡,而這些用戶也不會有太大感覺。
 
這就是一種需求反應的概念。過去我們很少去想需求反應,因為過去的恐龍電網沒有適當的技術工具,另一方面是台灣的電價極為僵化,所以也沒有需求反應的誘因。
 
在自由的電力市場,供應吃緊時,電價會急速飆高,此時電力公司若與一些用戶有需求反應的合約,透過智慧管理的軟硬體,把一些不重要的用電轉移到離峰使用,那供應危機自然解除,對電力公司來說,既不用為了短短的尖峰時刻多蓋電廠,也不用為了短短的尖峰用電量去擴張輸配網路系統,而能省下相當可觀的基本建設經費;對用戶來說,一方面可以避開尖峰的高電價,一方面還能得到電力公司的額外回饋。可說是雙贏的局面。
 
近年來,由於許多智慧電網軟硬體工具技術逐漸成熟,需求反應成為能源產業界相當關注的話題,也被視為有相當龐大的商機,包括Google買下Nest都是看中需求反應的龐大潛力,而為了需求反應時代做準備,頻頻購併的,也不只有Google,EnerNOC就發動了連環購併,甚至買下專營電費帳單管理軟體的EnTech USB,就是因為「想節省電費,先從看電費帳單開始」,而看了帳單想省錢的用戶,就會成為需求反應的可能合作用戶。
 
EnerNOC買下的眾多公司之中,其中就包括德國Entelios,這是因為德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下,分散式能源也同時發展,而不只集中式電網可搭配需求反應,分散式電網搭配需求反應更是絕配,可節省更大比例成本,因此,EnerNOC認為德國將是歐洲最大需求反應市場,為此特別買下Entelios,以作為進軍德國的踏腳石。
 
不只德國,美國的首善之都紐約,發表《能源願景改革》(Reforming the Energy Vision)計畫,要全面改革紐約州的能源工業與電力管理,目標是提升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滲透率、建置更多的分散式能源供電資源,更要增加使用先進能源管理系統,以提升需求管理的彈性與效率。整個大計畫可說就是要將紐約分散式能源化──咱們說了好久的分散式能源,看來第一個全面實現的主要都市很可能就是紐約──其中可以發現需求反應是之中重要的一環。http://technews.tw/?p=32649
從能源儲存,談到需求反應,其實分散式能源的運作方式非常多元,技術五花八門,只能每個技術講點皮毛,讓各位知道這個領域有多廣闊,但最重要的是,它是時代的趨勢。
 
台灣在歷史上,曾經與紐約有過奇妙的關係,台灣有過荷蘭時代,紐約也有過荷蘭時代,年代還同期,當時台灣有熱蘭遮城,其實就是紐西蘭的「西蘭」,命名來自荷蘭的西蘭省,但它最初是叫奧倫治城,正是以荷蘭開國元勳與執政門閥「奧倫治」(Orange)為名;紐約在荷蘭時代,則是叫新阿姆斯特丹,以荷蘭的首都為名。
一個以開國元勳為名,一個以首都為名,本來應該是兩相呼應,沒想到後來台灣被鄭成功拿下,紐約則被英國人拿下,從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紐約現在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台灣則整天擔心邊緣化。
 
現在台灣與紐約又同時面臨了一個巨大的轉變,那就是全球能源結構將轉換成分散式能源的巨大改變,紐約選擇全面向分散式能源衝刺,台灣這次還要與紐約走不同的道路嗎?這就是今天的能源思考題,想給大家帶回去思考的問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