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學生,公民憲政推動聯盟執行秘書,曾任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志工,聲援士林王家擋拆及後續居住正義運動。
齊柏林導演以空拍台灣景象引起討論熱潮的<看見台灣>,是台灣影史上耗資最高、首次以空拍形式、且具有批判企圖的記錄片。以高空視野觀覽眾多山河、土地與人文的景像,不禁讚嘆台灣自然環境之壯闊綺麗,以及社會文化交織的活力,而後半段震驚人心的汙染、破壞和許多號稱「人定勝天」的建設,配上吳念真導演如詩的口白和尖銳的反問,與各段落的美景形成強烈對比,更有發人深省之處。
除了訴說這些美麗與哀愁,具有適合作為教育影片的特質,對於此片所欲傳達的理念,似乎還有些該要談、卻沒被談出來的內涵。像是片中有提到養殖漁業過度抽取地下水,高山經濟作物破壞水土保持,那麼以服務業為主的人們,又該負起什麼責任?
另外一段拍攝東部一帶水泥業對當地的破壞,也說到水泥似乎是必要的資源,而其中有一半出口到國外,這是明顯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衝突,但是否也該再反省以蓋新大樓式的都市想像,房地產發展以及人口需求住宅的平衡?
山地開發是對自然資源,也是對原住民族生活環境的剝削,部落中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生活型態,該是對過度發展的正面實例,在此片卻談得很少,結尾仍只是看見了「歌舞」這種對原住民的既有想像。
片中清楚的說到「不該對環境的破壞視而不見」,看到台灣的美,也要看到台灣的痛,而且每個人都可能是共犯。近年颱風豪雨夾帶土石流,其實是長期以來林業開發和種植經濟作物,破壞水土保持的後果,影片也很清晰的拍出了山路和觀光破壞山河紋理,然而,後來台灣的政策也隨之調整,限制高山樹木的砍伐,轉而去購買其他國家的木材,這不也只是把資源破壞轉到其他國家而已嗎?
天災來時,我們不能只是「怨天、怨地、怨政府」,那麼,該要批判的究竟是什麼?
11月1日上映當天,台北101外牆打上了「看見台灣」四個字宣傳,對照影片中一幕同樣在101外牆上的「Green on」作為環保與繁榮的諷刺,無疑是再次對理當批判開發、現代化都市掠奪自然資源的理念,再一次的嘲諷。我想,這已經說明了當前的處境並不止於美景及資源的破壞,也是理所當然的接納資本主義的效率、繁華以及追求硬體設施,虛索無度的後果。
片中也曾如此提醒人類欲望的可怕,然而脫離了高空視野,走出電影院,回到腳踩土地的每個人,處處都是細微的反思,映照出現況之所以如此,其背後根深柢固的發展邏輯。
本文無意否定此片的價值,因為「看見台灣」這個廣泛的主題,難以細緻處理各層次的問題,恐怕也是考量到觀眾接受度以及贊助商和政府壓力,難免讓期待能提出更尖銳批判的觀眾失望。但願,從影片到現實的對比,能讓我們這些觀眾重新思考,在這塊脆弱地質、資源有限且已經歷大量破壞的土地上,除了垃圾減量、節約能源這些個人生活的改變,更要反思日常所見的都市地景和消費生活,及其背後意識型態帶來的種種政策和發展的荒謬現實,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也看見從每個人的生活衍生出去,面對社會現實與環境、文明生活的衝突和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