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兼評民共平台(下)

友善列印版本

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

曾刊出傳誦一時的文章〈馬英九:笨拙的總統〉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前幾天網站又登了一篇題目看來像很不懷好意的文章〈宴會中最心不在焉的賓客〉說馬英九可能是台灣歷來最不受歡迎的民選總統之一,但是先不要笑,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進一步奚落馬總統,而是為他抱不平,嘆息他外交做得好卻沒得到掌聲。

那麼我們就給他掌聲吧。但是為的不是因為外交做得多好。就以〈經濟學人〉特別強調的,台灣以賓客身分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這件事來說,參與身分是「賓客」,比起以觀察員參加WHA是退步,更不用說和參與WTO是以正式的完整會員身分比了;至於台日漁業協議簽得好,台菲協議也有進展都值得肯定,但到底是拜中國在海域啟動緊張局勢和美國再平衡政策兩個因素共同促成的成分多,拜馬的英明的成分少。

馬值得肯定的另有所在。那就是他在兩岸關係正常化上的努力。在兩岸政策上他曾跟在蘇起後面搞「兩岸關係高於國際外交」,幸好這調子在蘇起走了後,馬政府久已不彈,在ICAO的參與上他甚至還反而優先動員美國的支持,這都是正確的。

議題再向兩岸集中一點,回到他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定治權」的大戰略上面。

他的「互不承認主權」和「一中架構」一樣,短期都可以緩和北京壓力,但不利台灣長遠發展,所以不值得肯定;不過,「互不否定治權」則是脫離兩岸關係「兩黨化」而走向「官方對官方」關係的作法,在立即的利益和長遠「正常關係」的建立上都是很值得肯定的好事。

李前總統,首先力圖擺脫把兩岸定位成黨對黨關係的國民黨傳統,開創了海基海協兩會對口的「準官方對準官方」關係。但是到了2005,國民黨為了反綠,企圖把兩岸的「準官方對準官方」再拉回兩蔣時代的黨對黨關係。國民黨並和中共組成國共論壇,企圖壟斷兩岸交流架空海基會,陸委會。(見【華山論劍】民進黨邊緣化恐懼症__評民共平台(中))。

但是在現實上,兩岸分立,各有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又控制在民進黨手裡的,國民黨要用國共論壇來壟斷兩岸交流架空海基會陸委會並沒做到。2000〜2008國民黨國民黨空有國共論壇,但像包機直航,小三通甚至陸客來台等等具體措施拍版權,執行權全壟斷在民進黨政權手裡,國共論壇頂多淪為敲邊鼓角色,或搗蛋角色;至於民間暢旺的經貿,國民黨更無從壟斷起,到頭來,國共論壇只成為少數幾個人的秀場和借機搞幾個特許個案賺錢的巧門。

這種兩岸事務,黨先於政府,黨先於國的做法,國民黨在野時,達不到預期目標,只對民進黨政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擾。那麼國民黨上台後又如何?馬總統是不是就因此高高興興地大大運用,擴大功能而譲民進黨大大羨慕?

的確,規模是擴大了,民進黨有些人士也大大羨慕了;但真相是馬英九為這種兩岸交流黨先於政府,黨先於國的做法大大頭痛了足足5年。

中共體制是以黨領政,在這樣的前提下,若依王毅說的,國共論壇是兩岸正式協商的先導。那麼豈不是兩岸大政方針由國共論壇中的胡連,胡吳先拍版,再交給馬英九政府執行?真是是可忍執不可忍。馬上台覺悟這大有問題,便嗆聲,說國共論壇是二軌,海基海協會是一軌。馬這說法胡錦濤當然大不以為然,於是胡當著吳伯雄的面對陳雲林說:雲林啊,他們說你們(兩會)才是一軌,我們(胡吳)倒是二軌了,反嗆回去,讓馬去頭痛。於是連吳一再搶到中國出狀況,所以論壇一開,中華民國政府就神經緊綳。

搞到後來,只要論壇在對岸開或吳胡,連胡在對岸會,馬就隔海駁火,場面難看緊張。馬雖火大,但到底不敢廢國共論壇,於是只好把他大拜拜化,空洞化,走到和王毅說的「國共論壇是正式協商的先導」完全相反的路上去。

但這又產生了新的副作用。中共將計就計,把大拜拜變成良好的統戰平台。國共論壇、海峽論壇、紫金山峰會與和平論壇等接連成立,成為中共對台的「地方包圍中央」平台。這類平台特色是一召開,台方代表不論藍綠都以身分都是像是民,是地方;而陸方代表絕大多數是披著民間大衣的官,是官,是中央。論壇中吳伯雄等人公開向中共提出許多「需求」,中共也慷慨回報利多政策,雙方關係就成了台灣「地方官員、民代」向中共中央政府代表陳情,請中央垂憐的「陳情大會」。很不堪入目。

馬毫無約束自己黨公職到這些統戰舞台出醜的能力,但到底還有必須把兩岸政治關係努力往「官方對官方」方向再推回去才行的醒悟。這努力我們從過去馬、吳和馬、連隔海駁火上看到了,如今,在印尼APEC會上我們進一步看到了他的成果。

過去幾年在高層會中,國共雙方喜歡互稱黨職,這次蕭萬長習近平互相稱呼「先生」,最重要的是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雙方公開互稱「官銜」主任、主委。6日晚記者會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說,「國台辦是大陸主管對台工作的部門;陸委會是台灣方面主管對大陸事務的部門。」雖然楊毅不忘替兩人會面戴上「符合一個中國」的帽子,但,正式稱呼陸委會官署名稱這到底是中國的第一次。

陸委會和國台辦雙方還表示,兩人將到對方去交流訪問。

我們再回顧一下,馬力推兩岸互設辦事處,其實也是關係官方化,雙方互不否認治權的一個環節。(民進黨可正面看待,但要嚴格監督其運作

兩岸交流秩序逐漸建立「官方對官方」的管理模式,以取代由什麼統戰論壇處理才是正軌,否則在實務上會遇到麻煩。這一點北京也很明白。例如今年香港會議中,本黨人士為服務貿易協議向中共陳情般訴苦後,中方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向媒體回答時會說「這是台灣內部事務,應該循台灣內部機制解決。」就是這道理。

早些年國共論壇被認為有需要搭起來,有一個被誤以為合理的因素,那就是兩岸往來太不正常而量又太大,但卻幾乎是「無政府狀態」,所以需要政黨扮演中介甚至主導角色。但現在情況變得很快。假使未來兩岸各項往來協議逐步完備,辦事處也互設了,官方對官方關係走入正式化,常態化了,本來就沒發揮什麼正經功能的政府體制外的國共論壇、平台等怪胎的功能勢必再進一步萎縮。

看到馬總統這樣的努力和這樣的發展,本黨人士卻唯恐在兩岸交流上邊緣化,對國共論壇羨慕得要命,非爭取個常設性的民共平台不可不是怪透了嗎?

無論如何,就給焦頭爛額的馬總統一下掌聲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