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楊索
12 月 24,2014
【時事想想】陳為廷二度侵犯受害者
為什麼你們對社運明星這麼寬容,對於沒有權力(劉喬安),一路被壓著打,一路想要提出事實的人這樣嚴苛,這是甚麼社會? 以上是一列模仿的套句。 陳為廷受訪時主動說出兩次性騷擾女性的案件,根據他的公開道歉聲明,他是基於不想讓選民有受騙的感覺,而在正式登記參選前,受訪時「覺得是適當的時間,所以順著採訪的事把它講出來。」他並說誠信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原則。 我不想討論太多層面,或寫一篇...
音樂藝術
張肇烜
3 月 19,2016
【人心人術】 他的作品都是國寶!台灣國寶畫家:林玉山
最近電視劇《紫色大稻埕》播出,大稻埕的時代,不只是經濟的繁榮時代,也是台灣文化的黃金時代。台灣近代第一件國寶是黃土水的《水牛群像》;第一件國寶畫作則是林玉山的《蓮池》。他們幾乎都身處同樣的年代,這也是台灣近代文化藝術能量最豐沛的時代。 林玉山(1907-2004)出生在日治時期人文薈萃的台灣嘉義美街,人稱「阿耳師」的父親林耳相是一位畫師,家裡經營「風雅軒」裱畫店,母親也是糕餅印模的雕刻高手...
書評書介
郭勝華
2 月 27,2019
《宜蘭頭城二二八》:父親的死亡證書
宜蘭頭城媽祖廟二坑七屍案 我出生時,戶籍資料父欄已有(殁)的紀錄。那是以代書為業的祖父,在其兒子郭章垣於1947年3月19日左右,於(省立)宜蘭大病院院長職上,被「地方駐軍」(監察院調查報告所示)以「無審、無判、綁架、謀殺、滅屍」等方式殺害於宜蘭頭城媽祖廟廟埕上之後,以「陳情書」向嘉義縣溪口鄉戶籍機關申報其子業已死亡的緣故。我是郭院長的遺腹女,也是他唯一的子女,我沒有父親、也沒有兄弟姊妹。...
文化研究
根雨屋
3 月 2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說母語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必須學母語,有以母語播出的電視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在學校說母語要被罰錢,廣播電視出現母語的比例還受到嚴格的限制。 日本在1931年發動滿州事變後,展開對中國的侵略;同時也逐步加強對殖民地的同化,期許朝鮮、台灣等殖民地人民都能認同日本,...
阿宏叔叔
6 月 16,2021
【野球人生】讓阪神球迷引以為傲的阪神虎隊隊歌〈六甲颪〉(六甲おろし )
最近在網路搜尋一些資料時,Youtube忽然跳出一首很熟悉的歌曲:阪神隊的隊歌〈六甲颪〉(六甲おろし),讓阿宏馬上回憶起40年前的往事。 (註):颪是日式漢字,意思是「山上吹下來的風」,日語讀作「Oroshi」,現代漢語讀作「ㄍㄨㄚ」。 40年第一次去日本,第一站就是大阪,初次到日本又愛棒球的人,對大阪這個地方超高濃度的棒球成分一定會又驚奇又喜歡,...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楊佳恬
五月 02,2022
【奧地利想想】危機儲糧囤什麼?緊急疏散帶什麼?看奧地利人的防患未然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各地爆發,奧地利也不例外,全國上下囤貨宅在家防疫。有意思的是,我認識的許多奧地利友人完全沒有加入搶貨行列。「天有不測風雲,你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什麼突發狀況,所以家裡本來就有儲糧。」一位長輩風輕雲淡地說著。 為什麼奧地利人有未雨綢繆的傳統? 奧地利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冬天零下一、二十度,以往交通不方便,住在山谷或高山上的居民,...
楊虔豪
11 月 20,2012
十分鐘圖解 搞懂韓國總統大選!
距離南韓總統大選倒數進入第30天。為了讓讀者能更輕鬆了解南韓選舉,以及碰到未來相關文章時能順利銜接,本人將試圖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所精心製作的圖表來介紹南韓政黨與政治立場以及三位主要總統候選人。 南韓政治分野 如同台灣有藍綠統獨的政治分野,在南韓政治上也有兩大意識形態,分別是代表進步勢力的左派及保守勢力的右派。兩派最大的區別是在外交政策的立場,右派向來主張親美,...
南嘉生
1 月 01,2013
馬英九的歷史地位
馬英九說他要追求歷史地位,但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馬英九的自我定位。 許多有機會訪問馬英九總統的外國記者,內心都會泛起一個疑惑,「這個人會自認為是一個總統嗎?」檢驗這個命題不僅要從馬英九自己的嘴巴,更且要從他的行為。英國BBC的Hard Line訪問節目,主持人就曾很不禮貌當面質疑他對中華民國的忠誠度,質疑他的國家觀點。美國的記者也這樣,才會有「This man」的說法。...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新一
4 月 12,2013
【時事想想】鐵娘子踢到中國鐵板
外號「鐵娘子」 (Iron Lady) 的柴契爾夫人日前逝世。她在擔任英國首相期間 (1979-1990) 以鐵腕手段叱吒英國政壇,上台後便在財政上緊縮開支、經濟上民營化、社會政策則大幅削減社福支出…等,並招徠英國強大的工會與工人的嚴重反彈。然而,強悍的柴契爾,依舊拋出那句經典的名言:「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 — TINA)。...
全球脈動
楊虔豪
8 月 08,2013
【首爾想想】南韓年輕人看統一
一天,一位曾在電視台主跑外交的韓國記者友人在臉書上寫說: 「讀小二的女兒今天拿到了課本。打開看了看,原來他們開始學習有關北韓的東西了。 北韓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有: 1)少年團幹部由老師任命 2)要出遊的話,須持有證明書 3)在指定的地方工作 4)身分不同,住的房子也不同 這是有什麼趣味啊?本質的內容完全被排除掉。 感覺只有很表面的東西不是嗎?...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