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書評書介
吳晟
4 月 01,2020
《北農風雲》:風暴的起緣
二○一八年二月底三月初,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農)總經理,吾女吳音寧,陷入政治鬥爭的風暴當中,成為各方媒體競相追逐的對象。直到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董事會決議,即刻解職。解職後,新聞稍稍平息,不再熱炒,但仍餘波盪漾。 風暴發生後,我開始學會滑手機,不時搜尋音寧的相關訊息報導。音寧每趟回家休息,看到我在滑手機,都會很大聲阻止我:去走路、去運動啦!不必看、不必理會啦!...
文化研究
顏鈺杰
4 月 02,2020
牧笛悠揚——「清明節掃墓,媽媽不用回娘家祭祖嗎?」
每年清明節的家族聚會活動,鮮少見面的遠房親戚都會在這天前來祭弔先人,虔誠的心情寄望在那幽綠的山頭,勾勒出一則緬懷祖先的故事。春季乍到,墓土上覆著的是春發的嫩綠青草,微雨,清明灞上牧笛悠揚,催行人斷腸,又淚如雨下。 只是,或多或少我們都有些憂慮: 「媽媽不用回娘家祭祖嗎?」 原生家庭的局外人 在傳統漢人的親族制度中,男性出生即負擔著傳宗接代、傳遞香火的重任;...
Nam Quốc Văn
4 月 02,2020
【越南想想】為何越南人不再過清明節?
「清明」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過去曾用農曆的亞洲許多國家,譬如中國、越南、韓國、日本與台灣都曾有清明習俗。然而,因各國的風俗民情與歷史發展有異,最後也演變出不同的清明節民俗內容。譬如,越南人已逐漸淡化清明節日,改於過年前夕到祖先墓前掃墓。 當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把清明節列為國定假日並與掃墓祭祖掛勾,實為近代大中國思想下政治操作的結果。唐代時期尚無清明節,而是以寒食節的方式流傳。...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05,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下)
往前閱讀:【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與傅斯年有關台籍學生與華僑、外省學生的差別待遇爭議,除了宿舍與校舍的問題之外,華僑、外省學生入學比率偏高,有一個實際數據可以看出其中的高度偏頗: 根據台大學籍資料的統計,從1946年至1949年間,台大各學院入學學生總人數是2,196人,省籍人數與比例為:台籍學生人數1,275人,佔58.1%;...
歷史書寫
邱振瑞
4 月 06,2020
【日晷之南】兩個思想轉向者的自白
對處於時代困頓中的熱血青年而言,當他們遇到看似神聖的無政府主義的漫天白絮,就注定要被這個思想詭謎攪得驚醒不安。 幸德秋水與堺利彥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明治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掀起第一次民主運動高潮,在日本近代政治史上留下民主的精神痕跡。順著這個邏輯,大正時期(1912-1926)的德謨克拉西(Democracy)運動,可謂是民主政治運動第二次高潮。這兩次運動有個特質,...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08,2020
【日本想想】緊急事態宣言公布!用「東京脫出」4個熱門關鍵字分析日本現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4月7日晚間宣佈,為了避免疫情持續擴大,自4月8日0時起實施「緊急事態宣言」,適用地區為首都圈的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和神奈川縣,關西重鎮大阪府與比鄰的兵庫縣,以及九州地區的福岡縣等7座都府縣,預計實行一個月至5月6日為止。「緊急事態宣言」怎麼看?以下用4個網路社群上的熱門關鍵字,帶大家了解日本現況。 #關鍵字①:「都市封鎖」 安倍晉三於記者會中強調,...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4 月 08,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再翻台灣電影史第一章(上)
台灣電影史的起點,和下列幾件事情息息相關: 一是1894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美國紐約公開了自己發明的放映系統Kinetoscope,但是,這個系統只供一個人觀看。 二是1895年4月17日,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滿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三是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舉行電影放映,這次的放映有收費有觀眾,也被視為世界電影史的歷史起點。...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4 月 08,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再翻台灣電影史第一章(下)
往前閱讀:【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再翻台灣電影史第一章(上) 讀台灣電影最早放映的五種說法 為何會有這麼多差異?這些差異或因當事人的記憶有誤,或因電影放映定義等 問題等所致。無論如何,這些第一次電影放映的討論,最終仍應參照當時最重要的《台灣日日新報》(底下簡稱台日)。值得一提的是,台北藝術大學李道明教授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的「台灣電影史研究史料研究庫」,將《台日》...
歷史書寫
李政亮
4 月 15,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高松豐次郎的台灣時光:他為何來台灣?
1895年的甲午戰爭,戰勝的日本一舉成為新興帝國。 面對第一個殖民地台灣,日本開始有論者比較老牌帝國英國與法國統治殖民地的政策。從視覺政治的角度來說,這兩個老牌帝國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摸索出一套展示的政治。1851年英國首次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就是代表,按日本學者吉見俊哉的經典作品《博覽會的政治學》(1992)所述,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的萬國博覽會既是帝國文物的展示,也是大眾消費文化的盛典。...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15,2020
【日本想想】疫情、公關危機兩頭燒!安倍晉三和星野源「跳舞」不成,還搭錯順風車!
「在家裡跳舞吧/一個人跳舞吧/讓一成不變的心跳怦然鼓動」 「在家裡歌唱吧/在悲傷的彼端/用所有的歌/將我們的手緊緊相繫」 溫暖的歌詞,輕快的旋律,歌手星野源創作的這首曲子,療癒了許多人不安與沮喪的心情,但卻讓安倍晉三搭錯順風車,不但沒跟年輕人站在一起,還引發被罵翻的炎上風波! 日本持續與疫情奮鬥,4月7日政府公布緊急事態宣言,實行範圍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
‹
…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