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曾明財
12 月 26,2015
【眷村想想】 我們這一班
1965年9月,我就讀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六年級畢業,我們這一班都沒有分班,更是篤行國小數十年以來,第一個升到五年級「實驗」男女合班成功模範,同學相處融洽,情同手足。 一年甲班新生高達84位同學,1號蘇新峰、2號蔡瑞壁、3號駱明俊、4號蔡肇桂、5號饒志昌,一直到84號的女生宋名惠,都可倒背如流,我則是18號。 開學日,全班同學都在座位上乖乖坐著,唯有一名男生李啟仲衝出教室大聲哭喊,...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 月 01,2016
【台灣與世界】 西班牙海鮮飯與台南紅蟳米糕
我熱愛料理地中海式美食,東起黎巴嫩肉類燒烤到希臘沙拉、往西來到義大利麵、法國美饌、葡萄牙燉飯和北非小米「庫斯庫斯」(couscous)料理都愛不釋手,但最鍾愛和拿手的是西班牙海鮮飯(paella)。原因無他,就因為它是富涵歷史底蘊、要用情感烹調的平民「手路菜」。 十多年前的西班牙自助旅行,我用三週的時間從中北部的馬德里(Madrid)周邊城市,一路玩到南部的安達魯西亞(...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博濤
1 月 03,2016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打獵視為一種生業模式
不管是站在保育動物、維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哪一方,這次的布農獵人事件,已經開啟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生態知識與西方自然科學、法律等多面向的討論契機。但目前討論仍然限縮於「打獵」這個單一的行為,並未觸及狩獵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不論支持或反對這起事件,許多人過於單一化的討論打獵這一個行為;但狩獵絕對不單單只是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業系統」,也是原住民與祖靈、超自然、自然的對話與溝通...
蔡英文
1 月 16,2016
蔡英文總統當選人勝選感言
各位現場的朋友,各位電視機前面的好朋友,網路上收看直播的年輕朋友,我們全體的台灣人民,大家好,大家晚安。 我們的競選搭檔陳建仁院士,競選總部主任委員陳菊市長,還有我們所有的競選總部的同仁,各位辛苦了。我們今天很高興,我們幾位前副總統和前主席,一起來參加這歷史的時刻。 我說過,我拚了命,也要把各位的淚水轉化成笑容。各位,我們都做到了。 所以,...
曾明財
1 月 23,2016
【眷村想想】 告別眷村 搬回眷村
1967年左右,村內盛傳,軍方已決定將光大新村眷戶遷往台中「大坑」,鄰居們也都有心理準備。暑假期間,剛學會寫信的我,還寄了一封離別信給同班同學常照倫。沒想到遷村計畫困難重重,後來不了了之。 經過多年,老爸53歲那年,終於有機會搬離眷村,在郊區買了房子,更是老媽多年夢寐以求的透天厝。 1982年夏天,我大學畢業回台中等當兵,那也是台中縣大里鄉、太平鄉毫無都市計畫,建商大量濫建、...
政黨政治
林楷翔
1 月 29,2016
進退兩難的蒙藏委員會何去何從?
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蒙藏委員會大概是個陌生的單位。如果對它有點印象的話,大概也只是停留在《壹週刊》踢爆的高薪蒙藏委員翹班新聞。這個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成立的神秘單位,其實在「行政院組織改造」計畫中早已被規劃為待裁撤,其業務將與陸委會進行整併,但礙於諸多原因,至今遲遲未果。然而,這個等著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部門仍是具有員額65人、年預算1.2億的行政機關。究竟何時得裁撤無人知曉,面對未知的明天,...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威臣
4 月 18,2016
從熊本大地震看東京的地震防災經驗
4月14日晚間九點半,位於日本九州的熊本縣境內,發生了芮氏規模6.5的強烈地震,由於震央的益城町震度高達七級,因此立即造成了熊本縣境內多處災情,震央附近的自治體也有許多建築物倒坍或變成危樓。然而就在28小時之後,一場地震規模更大、高達芮氏規模7.3的地震,再度襲擊熊本,結果導致原本已成危樓的建築應聲倒坍,更嚴重的是由於地震規模更大,因此造成的災害也更讓人怵目心驚了。 事實上,...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27,2016
【人心人術】 萬世流傳的台灣傳奇畫家:張萬傳
「生活中展現的藝術才是最真實的。」──張萬傳 5月28日是台灣前輩畫家張萬傳的生日,我們特別介紹張萬傳的人生故事,一起來緬懷這位台灣值得紀念的人物。 張萬傳(1909年5月28日-2003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治時期的淡水,父親張永清任職於淡水海關,母親張王安則是家庭主婦。張萬傳的取名很有意思,因為父親期盼已久終於在33歲得子,在那個年代算是「晚年得子」,因此特別為他取名「...
書評書介
郭婷玉
7 月 04,2016
滿洲,近代東亞動盪歷史中的異鄉人(上)
書籍資料 上坂冬子著,黃耀進譯,《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臺北:八旗文化,2015)。 宮脇淳子著、岡田英弘監修,郭婷玉譯,《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臺北:八旗文化,2015)。 山室信一著,林琪禎、沈玉慧、黃耀進、徐浤馨譯,《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臺北:八旗文化,2016)。 「什麼是滿洲?什麼是滿洲國...
音樂藝術
張肇烜
7 月 13,2016
【人心人術】用一輩子畫下台東最溫暖的陽光:丁學洙
「我生在在大陸,但在感情上是屬於台東的。」 ──丁學洙 強烈颱風重創台東,此時此刻人不分東西,都在同一邊,全台灣一起幫忙台東,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協助台東人重建家園,重現台東最有生命力的陽光! 台東,有一位前輩畫家,叫做丁學洙,他有無以言喻的台東在地情懷!用生命畫下台東最溫暖的陽光! 丁學洙(1913-2002)出生在中國安徽,家中堪稱當地望族,他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