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想想】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才怪

友善列印版本

蘇貞昌與馬英九兩位即將為了服務貿易協議而辯論的對手,幾年前曾為了一句話「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是誰先說的而爭執不休。其實這話確實是蘇貞昌先說的,早在2006年他就在閣揆任內說過這句話,據以為教育方針;而後到的馬英九,則是在總統任內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巴上,來彰顯他對教育議題的重視。

但身為高等教育圈的一份子,這幾年下來,我其實感覺不到太多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重視。(其他的教育圈我不熟悉,但我也蠻少聽到有哪個圈的人對教育現狀很滿意)比如我所擔任的兼任教師這個高等教育中最低等「賤民」職務的鐘點費,無論誰執政,總之已經十數年沒有調整了。

很多人以為在大學教書很風光,但隨著近幾年媒體很愛披露的「流浪教師」系列不斷被重複報導,大學兼任教師很不堪的薪資終於曝光。其實,兼任教師是校園裡最弱勢的一群,他們薪資低、用過即丟,還可以利用轉任專職為餌,為學校進行一些無償勞動,而且因為忙著自願被學校剝削,很多兼任教師其實無暇參與高教工會。

前幾年調漲公教薪資,大學教授的薪水也跟著調漲,但兼任教師地鐘點費依然那麼少,卡在575元的關卡上動彈不得,還得面臨國家「補充保費」突如其來的掠奪。不僅如此,因為學校經費的拮据,每年只有教書的四個月有薪水,寒暑假請回家吃爸媽;而跨區教學的交通補助,也只剩下國立大學還有編列。對這些學校而言,兼任教師如狗,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給你課是恩賜、給你奇怪時間的課是磨練,

在一個號稱要培養人才的體系中,以如此的低薪,也只有期待有些老師比較有佛心,不然專業人士為什麼要吃這種嗟來食?而學校又可得何能可以在官網上誑稱從事高等教育是要培養人才?每一年高等教育的經費,學校拿去蓋宿舍、舖柏油、蓋大廈,有些單位錢多到花不完,每年更新電腦設備。但難道從來沒有人想過,應該從人才培育做起,改善兼任教師薪資?不僅如此,很多學校專任教師退休不補,改聘兩到三位兼任教師,因為便宜。以這種cost down的惡質文化來辦理教育,教育怎麼會讓人期待?這不就是「窮教育、苦孩子」的表彰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也並非沒人提出過陳情。但教育部的反應卻是推給這個政府最愛的「市場機制」。他們說,兼任教師的薪資可以由各校彈性調整,也可以透過其他有償工作為補貼,並且認為清純的校園裡絕對不會有「勞動非典化」的情形出現。這些官員豈會不知道,各校的鐘點薪資,其實也是教育部自己訂定的?如這就和基本工資一樣,政府不調整,難道能指望市場自己調整?官員本位主義或者不知民間疾苦可以想像,但那些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到底知不知道,或者關不關心當前高等教育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還是他們只在乎到底「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是誰先講的?

其實對民眾來說,這些口號是誰先講的一點也不重要。口號之所以流傳下來,是因為1987年中國有名的攝影師解海龍在河北某個貧困的農村牆上,拍到這樣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傳標語,後來被用在扶助偏鄉教育的「希望工程」宣傳上,引來無數各有目的的捐款。2002年,中國有名的報紙「南方週末」揭發「希望工程」貪瀆弊案,遭到有關單位強力關切,名作家韓寒因此撰文訕謔中國的慈甚機構其實是「沒希望工程」。於是我們只得認清,儘管兩國三黨都拿這句話來宣傳過,但「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這話,正如中文圈的大多標語,都是缺什麼就特別要講什麼(比如禮義廉恥或者為人民服務之類),拿來說說的好聽話而已,不能當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