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國防外交
吳明杰
8 月 27,2015
【國防想想】 跳脫募兵漩渦 月薪20K「徵願役」或可解套
月薪35,000,國軍仍募不足四年期的志願役士兵。若將義務役月薪從6,000提高到20,000、但役期改回兩年,有無可能提高役男當兵的意願?在保留「志願役」的同時,若能讓俗稱「不願役」的徵兵制轉為「徵願役」(真願意),是否多少可以彌補原本免當兵的失落期望? 換句話說,若要回歸徵募並行制,政府除該為政策跳票道歉,最終恐怕只有花錢,才能改正這項錯誤政策和彌補對役男的承諾,不可能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書評書介
朱宥勳
8 月 27,2015
李登輝的同代人──九位小說家筆下的亞細亞孤兒(上)
認識殖民創傷 李登輝在日本的一篇專訪,使得日治時期台灣人身份認同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整整延燒了一週。能這樣延燒,意味著日本殖民帶來的創傷仍有餘痛未解。由於中華民國在台灣的70年間,並未對台灣人的殖民傷痕投注足夠的注意,反而一意壓制、忽視。然而,傷口並不會因為被掩蓋而自動消失,只會在暗處繼續化膿,遭遇壓力就漫漶而出。無論是對李登輝這番言論的狂熱反對還是狂熱支持,...
國防外交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28,2015
台灣、中國與美國總統大選
距離美國選民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還有14個月。目前看來,選戰大多聚焦在移民政策、所得分配等國內議題上。偶有對外交政策的攻防,則多半是共和黨譴責歐巴馬總統(Barack Obama)為了和美國的敵人(尤其是伊朗)達成可疑的協議,不惜漠視美國傳統盟友的傾向。完全沒有人提到過台灣,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和許多共和黨內的競爭對手全都痛斥民主黨政府在外交及其他議題上過分顧忌中國。...
主權兩岸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8 月 28,2015
【時事想想】募兵飛彈拋一旁,爽赴中國閱兵,對嗎?
台灣國防部在本週三宣布,由於募兵入伍人數成長緩慢,因此明年仍無法實施全募兵制(註1),馬英九政府的這項重大政見仍然未能落實。想要說服夠多的青年男女捨棄平民生活的安逸入伍從軍,始終都會是一大挑戰,而在2013年7月陸軍義務役士官洪仲丘遭受不當管教致死(註2),以及今年稍早的「阿帕契門」醜聞案(註3)之後,挑戰只會更加艱鉅。最起碼,政府不應該在台灣如今面臨的國安威脅本質問題上,...
曾明財
8 月 29,2015
【眷村想想】 蔣總統壽桃
「張燈結綵喜洋洋,歡樂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回想童年經常唱的政治歌謠,偶而會懷念慶祝蔣總統華誕遊行活動,現在孩子都沒這種經驗了。 過去「光輝的10月」,最高興的是月曆一片紅,放假日多好幾天。10月10日國慶日、25日台灣光復節、31日總統華誕,都有慶祝活動,包括遊行、表演節目、放煙火等。...
陳德愉
8 月 29,2015
【內地想想】 老農夫找徒弟
一把青菜可以賣幾元?在菜市場裡,一把青菜通常賣20元;可是,中寮的老農夫歐輝雄種的青菜一把可以賣45元,足足比市價貴上一倍有餘。更重要的是,他的青菜價格貴不說,想買,還買不到。 我從埔里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中寮的深山裡,想要一嘗這位有名的「自然農法」農夫的菜,跟歐大哥套了半天交情,逛完整個農場,才開口要買菜,歐輝雄看看他存菜的冰箱,很抱歉地對我說:「拍謝,都賣完了ㄟ。」...
國防外交
洪榮一
8 月 31,2015
【政策想想】 勿落入馬政府「徵兵vs.募兵」的政治陷阱
「國防、外交、兩岸」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但是「國防」這個政策主張卻往往又是我們總統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最感陌生、而選民最感疏離的議題。為了避免在野時資訊不足的窘境,不少總統候選人往往挾洋自重的求助於國外專家的意見與規劃。 如果國外的政策經驗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檢討而全盤移植台灣時,往往會對具有鈍重性與慣性的國防政策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例如,馬英九在野時聽從麻省理工學院舒維都教授的建議,...
史努比
8 月 31,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中華台北,長日將盡
去年11月,為了聲援占中50天的香港民主運動,台灣年輕球迷在東亞盃足球資格賽出戰香港時,在場邊撐起黃傘、舉起「我要真普選」布條。儘管引發「爭議」,這個事件卻為台灣運動迷在運動場合對「他國」情勢作出政治性關注、聲援和宣示,樹立了難得的例子。(參見「捍衛中華民國,從球場開始吧 」) 這兩天,球迷在瓊斯盃球場觀眾席拉出「別再說中華台北了,台灣就是台灣」布條,現任富邦籃球隊總教練、...
媒體觀察
賀陳旦
9月 01,2015
省思新媒體的產業策略:「黨政軍退出媒體」對民進黨的時代意義
一個月前,遠傳宣稱以債權方式,而非投資入股方式,取得中嘉經營權。手法新、手筆大,輿論譁然。天下人都知道,這個創新的財務架構是為了迴避「黨政軍退出媒體」(簡稱「三退」)的法條,只有主事的通訊傳播委員會裝作不知道這筆台灣最大有線電視網易主的交易。 事實上從十二年前此法條載入廣電三法以來,每兩三年,就發生大公司往媒體發展碰到「三退」障礙的事件。通傳會(NCC)也都一貫以愛莫能助的態度,...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晏山農
9月 02,2015
穿透戰後七十的喧囂 ──關於日本內在的凝思
這個八月是二戰終結七十年漣漪激盪的時節。一方面,日本安倍內閣通過安保法制(新安保法)引發國內外議論(內部騷動更甚於國際質疑);另一方面,廣島、長崎都先後舉行了原爆七十年的紀念活動,首相安倍晉三重申「堅持非核三原則」(對核子武器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當然,玉音放送的八月十五終戰日,從來就不是句點,那是接力問答,安倍有關終戰七十周年的談話有提及道歉但是否誠意?後續如何?其後,安倍的中國行暫緩,...
‹
…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