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丁允恭
6 月 18,2013
【週二想想】第一次花光五萬元就上手
你說,又有無良的老闆講出無良的話了,叫大家月薪五萬以下不要儲蓄,拿去交朋友,不夠的錢跟爸媽要。這令你感到憤慨。 然而作為一個出社會打拼了幾年、髮線已經開始逐漸提高的上班族,你怎麼會去期待老闆們有良呢?不過這話並不是針對老闆們而已,廣泛來說,這是個人吃人的世界,浮游在其中的善意,本就已經像是溪裡殘存的保育類魚種一樣稀少,又面臨投機主義者們的打撈,瀕臨絕種。...
主權兩岸
林濁水
6 月 18,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港台文化本土運動與政治本土運動
和台灣完全相反,香港的民主運動在1989年開始時,雖民眾對香港前途的擔憂是關鍵因素,但香港民運人士把民主運動的正當性完全建立在愛中國之上。當今香港民主派人士,不少人是受到1967年港共在文化大革命影響下發動「反英抗暴」運動的啟蒙,1970年代的中華民族主義保釣運動、中文運動也是參與者。 孔誥烽教授說,在1989年受到天安門震撼之前,這些民主派與當時中共駐港機構香港新華社皆保持一定聯係與溝通...
環境經濟
新一
6 月 20,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台灣「比賤下流化」的推手:馬邦伯
讓我們從兩張圖看起。 第一張圖是從日本地鐵理髮,那種求快、簡便與平價模式模仿而來的「JIT (Just in Time,『即時』)」快速剪髮。差不多,五年多前此種標榜『便捷、美麗、平價』的快速理髮連鎖店先在家樂福等量販店中現身,後來連街頭也隨處可見此種「百元理髮」連鎖店。 第二張圖「阿芬理髮」,是傳統家庭理髮,引人注目的是,理髮的地點已從室內移到騎樓,...
李瑞中
6 月 20,2013
放棄社會主義思維 保障學生勞動權益
台大校方與台大工會對於學生領取助學金是否屬於勞務對價仍有爭執,雙方僵持不下。學校老師不斷強調台大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學生不是也不應自以為是(低階且具貶抑意味的)勞工。但工會強調的勞動權的保障,特別是工時的保障,其實與培養人才並無牴觸。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雙方並未直接交鋒的部份也許才是爭議之所在。 如果學生聽到老師私下的抱怨,就不會太意外為什麼某些老師對於保障學生的勞動權益這麼「感冒...
環境經濟
江昺崙
6 月 20,2013
台北一日,雞飛城市 紀錄613「反禁宰活禽」運動
2013年6月13號,農委會辦公大樓前聚集了數千名北上抗議的群眾,大多是養土雞的雞農以及販賣土雞的商販。他們上街的理由是農委會在5月17日推動「禁宰活禽」政策,導致許多小型雞農及市場攤商,因為電宰廠不足,台灣民眾習慣到市場或土雞城購買「溫體雞」,而轉運到屠宰廠的雞肉不再新鮮,導致近一個月來傳統市場的土雞銷量大減,甚至眾多雞農及攤販影響生計。 群禽激憤 在面臨了失業的危機下,雞農們「...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6 月 21,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特色vs.民族風味
1970年代,台灣風雨飄搖,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台日斷交、蔣介石去世、台美斷交,中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掀起另一波堪稱文化上的八年『抗日』運動,宛如基本國策」。 官營的中影公司政府推出《英烈千秋》(1974)、《梅花》(1976)、《八百壯士》(1976)、《筧橋英烈傳》(1977)、《望春風》(1977)、《香火》(1979)等等在中國本土和日本治下台灣的抗日行動政宣「愛國」...
雪中紅
6 月 21,2013
【時事想想】陳妍希一曲道盡淺碟的執政思維
雖然我不討厭陳妍希,甚至我也覺得在《那些年》裡的她,相當清新脫俗,但這個歌唱的表現實在很糟。 陳妍希這個一曲道盡馬英九執政荒腔走板的表演。 這事也跟今天將簽署近六十項的臺灣中國兩國的服務貿易協議有一點關係。 先講陳妍希的歌唱表演的問題。她在從文化部取得350萬補助她的創作專輯之後,就引起不少的質疑,當文化部說她的專輯有多少比例是她原創,而這構成她應被國家傾力補助時,...
政黨政治
陳清泉
6 月 22,2013
宮廷文化迷思下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正式鳴槍起跑,一場沒有輸家的選舉大戲,將在今年夏天上演,最佳男主角獎將落在參選即當選的馬英九身上,黨內即使有競爭者,也很難吸引黨員進場看戲。 自二00九年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後,無論是「以黨領政」、「以黨輔政」,或是「以黨亂政」,並沒有扮演好緩衝器和推進器的角色。政策失當的結果,民怨積累,「完全執政」的國民黨,使馬英九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南嘉生
6 月 22,2013
【時事想想】依附在被唾棄的中華民國影像下的囈語─ 評陳芳明的〈民進黨的國家論述〉
6月14日,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在聯合報發表〈民進黨的國家論述〉,文中對現況的論述,不僅與現實差距頗大,連立論結構也讓人懷疑他曾經是台獨海外政論家與民進黨文宣部主任。 陳芳明以去年趙少康先生發言「北京與民進黨的立場完全一樣,都否認中華民國存在。這種說法,可謂一針見血。」做為起始,開始陳述民進黨決定參與選舉就是承認中華民國體制,而且還選上總統,但這樣的政黨竟然否定中華民國,...
李拓梓
6 月 23,2013
【週日想想】馬英九的天堂唱詩班
出版業大老郝明義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前夕,連續寫了兩篇文章要求政府暫緩簽署協議,引起一陣短促的波瀾。郝明義在第二篇文章中寫到,馬英九看完他的文章,隨即囑咐秘書長楊進添和政務委員薛琦和他解釋,薛琦也如約致電說明云云。 雖然我不是什麼重要的咖,不過我也常寫文章罵政府,只是總統府連個工友都沒打電話給我過,只能再次確認這個社會裡,有些人講話比較大聲、有些人講話比較小聲。...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