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謝宇程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謝宇程
2 月 02,2016
【學與業壯遊】 「業師」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接下來該看重「業生」了
在這幾年,高等教育、技職教育開始重視「業師」。業師是指不見得有博士學位,不以寫學術論文為職業、在業界有實務經驗與技能的大專教師。許多人發現,業師比起一般教授,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見識與成長,更了解自己如何為事業職涯做準備。 對於誰該是「老師」,台灣的大學體系已經在反思。但關於誰該是「學生」,還沒什麼想法上的轉變。 然而目前為止在台灣,一般大學招生的對象,...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24,2015
【學與業壯遊】《從零到一》創新先覺談教育:特異者昌,標準者亡
新專欄介紹: 專欄作家謝宇程,學習背景包括自然科學、商管、政策,最後決定深入研究教育。教育決定了個人生活的樣貌,也決定了國家、社會、產業的整體樣貌。但什麼該決定教育的樣貌?在這個變動的世界中,教育該面向未來,該面向個人生涯,該面向科技、產業、社會變遷。教育不必是關在四面牆中為了學歷填塞,教育該是一場學與業的壯遊。 一位全世界最成功的創投,會問面試者什麼問題?他的畢業學校、科系、...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31,2015
【學與業壯遊】程式小天才的誕生過程
「我們去某頂尖大學的資訊工程碩博班分享,台下學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這些學生都沒上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 ,這個當時才剛升上國二的小男生修課通過認證,而且是特優。」 在當天的談話之中,我想我一定也常常作出不可置信、深受震驚的表情。 程式小天才,兩年前只是普通電玩小孩 廖爸的表情很平淡,沒有特別高興、欣喜,或是驕傲─和聊各種生活瑣事一樣的表情。也許他習慣了,也許他打從心底覺得,...
文化研究
謝宇程
4 月 21,2015
【學與業壯遊】 人類生活在往自由方向衝刺,教育呢?
深夜在便利商店買一碗關東煮當消夜,散步的時候透過手機聆聽音樂,縮在被窩裡從網路商城下單…對現代都會年輕人而言,這一切再也熟悉不過。我們似乎已經無法想像,日子曾經並不是這樣。時代的轉變總是如此:在變化之前,沒人想像得到,說出來都像神話;等到變化真實發生了,人人卻視它為理所當然。相似的事,很可能將發生在:教育。 那些發生在飲食、音樂、購物上的改變,都將在二十一世紀發生在教育事業上。...
謝宇程
五月 12,2015
【學與業壯遊】 教育需要愈來愈多專業人士,但他們不當「老師」
系列前文: 人類生活在往自由方向衝刺,教育呢? 除了上課用電腦,科技會將教育如何改頭換面? 教育事業的嶄新面貌,再不正視可能太遲!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老師」,未來在教育事業中,將大量減少。 別誤會我的意思──教育事業仍然需要大量活生生的人,投入貢獻他們的智慧、巧思、愛心;在可預見的未來,電腦與網路再怎麼進步,也不可能全盤接管教育事業。我的意思是,...
教育文化
謝宇程
五月 19,2015
【學與業壯遊】 教改潰敗二十年,從未深究檢討大考中心
每當社會對教育失望,看見教改灰頭土臉,許多人的直覺反應是大喊:教育部長下台!教育部長換了一個再一個,變好了嗎?沒有。怎麼就沒人想到,教育部長是誰,也許不是關鍵,至少不是唯一的關鍵──除了歷任教育部長之外,還有什麼是台灣教育體系進步最大的阻礙? 舉手提名:台灣教育的沉淪,它有責任 在此提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它長期擔任大學入學考試出題單位,現在仍主辦指考/學測/英聽。 當然,...
謝宇程
五月 26,2015
【學與業壯遊】 中學離「選課制」還可悲地遙遠
現在中學的教育模式,雖然有許多人正在努力改變(不見得是改善),但一個最重要的關卡:「選課制」,卻沒被視為優先要項。如果我們還以為選課制專屬於大學(甚至連大學對選課都有一大堆惱人的規定),那麼中學的教學離及格就還非常遙遠。 其實,台灣的課綱在理念上,是有選修這個設計。但是幾乎所有的學校,在實務上為求方便,都大規模壓縮選修的空間,把選修簡化成為高一升高二時選的類組。於是,...
音樂藝術
謝宇程
7 月 07,2015
【學與思壯遊】 年輕高手國際大賽得獎之後,台灣音樂人才還缺什麼?
曾宇謙在柴可夫斯基大賽奪得銀獎,金賞從缺,也就是實質上的第一名。即使參賽者都是年輕人,20歲的曾宇謙是其中非常年輕的。捷報傳來,國內同聲慶賀。 我是多年愛樂者,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聽著古典音樂,我將整場比賽從頭到尾聽完,曾宇謙的表現確實最洗鍊、豐富、純熟。現場的聽眾都耳尖得很,曾宇謙演奏完,得到極熱烈的掌聲,他也是少數下台之後再次上台謝幕的參賽者之一。在這一刻,大家都知道他會得到好成績,...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14,2015
【學與思壯遊】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台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21,2015
【學與業壯遊】 為什麼大學培養的優秀人才爭搶逃離台灣,而非振衰起弊? ──《大學的藝術》之一
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