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林怡廷熱門文章
林怡廷
10 月 06,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一)
編按: 馬來西亞學生領袖Adam Adli在近日因為觸犯煽動法令被正式判決12個月刑期,反對黨領袖安華也因為3年前的一場演說而面對觸犯煽動法令的控訴。去年505大選「變天」口號喊得徹響的馬來西亞,正面臨希望破滅後的低潮。 我們該如何理解此刻的馬來西亞?安華的時代是否已經過去?反對陣營民聯是否會從此分裂而讓馬國民主化工程難以為繼?做為下一屆東協(ASEAN)主席的馬來西亞,...
林怡廷
9月 27,2013
九月政爭與烈火莫熄(上)
「勇敢的當裂解政治板塊,成就民主永續的安華吧。」 九月政爭攪亂台灣政局一池春水,9月10日晚上我和許多人一樣,守在電視及電腦前,等待王金平從馬來西亞回來的第一場記者會。我的臉書上出現這則動態,是位長年跑政治線的記者朋友發文。 這是個有意思的對照,將王金平比喻成馬來西亞的反對陣營領袖安華,期待王可以像過去的李登輝和宋楚瑜,再一次裂解國民黨,為台灣穩定的藍綠政治結構帶來新的想像,...
林怡廷
9月 28,2013
九月政爭與烈火莫熄(下)
成就烈火莫熄世代 「這幾十年來馬來西亞社會和政治的變化,和安華的個人起伏緊緊相扣。」在吉隆坡貧窮的富都區(Pudu),以一棟破舊老飯店為基地的民主行動黨總部,國會議員劉鎮東分析安華之於馬來西亞改革的角色。他在澳洲留學時主修政治,研究伊斯蘭黨,作為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的重要策略幕僚,也是反對陣營的論述大將。 他認為烈火莫熄影響整個世代,就像一種印記,現在馬國無論是在社運、...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12,2013
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一)
5月馬來西亞大選完不久,一個長髮少年因煽動顛覆政府言論被捕,「釋放阿當阿迪Free Adam Adli」的圖像在臉書上廣為流傳。在進入我這個外國人的視野之前,阿當阿迪就是近年馬來西亞的學運領袖,青年世代的新Icon。 阿當阿迪Adam Adli席地而坐,深藍色地毯、茶褐色坐墊的組合有種伊斯蘭風情。他靠著牆,調整好舒服的坐姿,這片白牆除了任他倚靠,不時還權充別的用途,...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13,2013
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二)
受Bersih啟蒙的世代 阿當阿迪和他的朋友們一樣,在2011年的Bersih2.0已是大學生,終能從旁觀者成為運動的介入者。 他們組織了大約一百個學生全力投入工作,在2011年709集會中,阿當阿迪負責物資運送,他開輛車清早就出發,一度被警察包圍。他運送的食鹽水,讓後來遭遇警方催淚彈驅逐的人們得以清洗眼睛。 一波接一波的Bersih運動,成功凝聚了不同族群,...
林怡廷
10 月 14,2013
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三)
然而,從社運到政治的轉換對哈里斯壯來說並不困難,族群才是永恆的挑戰。 五年前哈里斯壯在一場討論性別與族群議題的論壇上,認識當時華人學生組織「學運DEMA」的秘書王澤欽,而後成為室友。長期耕耘運動的組織經驗讓他們都意識到,馬來西亞的族群融合多麼不易,即便在進步的運動圈都是縮影。哈里斯壯和王澤欽所處的組織,在創立之初皆強調多元族群,但時間一久,還是無可避免的各自分流。 「...
林怡廷
10 月 15,2013
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四)
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對政治改革的幻滅所帶來的冷漠,糾葛不休的藍綠統獨意識形態,讓政治成為台灣野草莓世代的「潘朵拉盒子」。但政治改革依舊是馬來西亞Bersih世代最迫切的議程,這些青年帶著警惕投身於此,即便政治也像一個黑洞,稍不留意就會被吞沒。 這群受到Bersih運動洗禮的青年世代,也被一種新的政治想像啟蒙。 「現在的馬來西亞政治並非國陣和民聯的對抗,而是舊政治和新政治的轉折...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7,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二)
司機不知道我有機會幫他把支持的話帶上。我正要去國會拜訪安華的女兒,吉隆坡班底谷區的國會議員努魯伊莎(Nurul Izzah)。人們總津津樂道這位33歲當紅的政治明星,有機會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位女首相。 在這之前,我拜訪了許多政界、社運界以及媒體圈的朋友,他們都告訴我,要理解馬來西亞近代民主運動史,這15年來公民社會的劇烈變化,有三個關鍵字:安華、烈火莫熄、...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8,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三)
努魯伊莎在民聯黨團辦公室等待我們,與其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反對黨的休息室,這裡兼具交誼、辦公、會議的功能。 議員們坐在沙發上休息或交談,會議室的大圓桌上,幕僚們捧著電腦各自工作。他們像是遊牧民族,帶著電腦隨時準備移動,「習慣了,」安華所屬的人民公正黨辦公室主任王維興無奈的笑說。 我幾乎第一時間就被努魯伊莎迷住。眼前這位剛連任吉隆坡班底谷區的國會議員,年輕、美麗、纖細、...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林怡廷
10 月 09,2014
馬來西亞大選過後(四)
革命沒有發生?或者是說,革命早已發生,革命一直發生。政黨輪替可能不過是這場民主大秀需要的燦爛煙火。 回首15年的軌跡,烈火莫熄這場馬來西亞的「九月政爭」,意外開啟了民主化的契機,打開公民社會的想像,人們拋去恐懼上街表達意見,影響力延燒了整整十年,直到2008年大選,歷史任務才算告終。 而後由Berish淨選運動接手,在2012年428達到高峰時有25萬人上街,...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