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專欄作家
江昺崙
薑餅人。曾經在溪州鄉公所服務,台大台灣文學所博士班,沒有畢業。志願是推廣台灣文學與文化。
所有文章
環境經濟
2018-12-19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下)
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百年小鎮的故事(中) 無聲無息的命案 夏天的傍晚,在台北街頭,路燈剛剛點亮,兩個壯漢低頭走在人行道上,神色匆忙。 馬路兩旁站了幾名維安人員,用犀利的眼神掃過每位行人。維安人員注意到那兩名壯漢的舉動不尋常,正用對講機通知其他人,就看到壯漢拿出小桶油漆,潑向總統府前的廣場。 油漆的顏色是鮮紅的,現場仿若發生過命案一般。...
時事想想
,
政黨政治
2018-11-26
【2018九合一選舉】「接地氣」是很空洞的語彙
1124地方選舉結束,保守派大反撲。 不僅有紮實政見的政治人物慘敗,如高雄陳其邁、花蓮劉曉玫等等,甚至連進步派的婚姻平權也徹底慘敗。有些媒體以結果論來分析,說反同方或者韓國瑜是「接地氣」,他們用大量庶民語言,打動選民的心。 所以很多同溫層玻璃心碎之下,開始檢討失敗原因,很多人說:「我們沒有接地氣,離民眾不夠近、與社會對話不夠深」。但其實「接地氣」根本是媒體挪用的空洞詞彙,...
2018-11-19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中)
往前閱讀:【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二林還有另外一個國家級寶藏,就是以書寫「農民與農村」著名的作家——洪醒夫。 大部分的人聽到洪醒夫的名字,可能會想起學校課本裡面選錄的〈懷念那聲鑼〉或〈散戲〉等文章。不過,洪醒夫並不是一個只走懷舊風格的作家,國文課本選擇的文章總是比較溫和平實,看不太出來洪醒夫本人思想的成份。 洪醒夫是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筆耕者,...
2018-10-31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在彰化做社區營造的時候,有時候會聽到地方鄉親說:「我們這裡就是鄉下地方,沒什麼特色,發展不起來。」 因為長期城鄉發展不均,加上一些媒體傳播的歧視言論(例如「某某地區又老又窮」等等),所以地方鄉親都有一種原生的自卑感,認為城市就是比鄉下「高級」。但這就是地方創生第一步要去進行的——找出地方原創的、有趣的人事物產及天然環境,變造成可以交換的產品,...
社會安全
2018-10-17
【半線想想】逐漸浮現的地方危機
彰化的城鄉差距危機 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近年來坊間也出現許多相關書籍。特別是面臨嚴重少子化與城鄉差距的鄰國日本,對於即將面臨的「地方消滅」現象特別戒慎恐懼,因此在2015年就將地方創生訂為國家方針,傾全力要弭平地方與都會圈的發展差距。 但在台灣要怎麼實行呢?特別是位於大台中都會圈周圍的彰化縣,先前提過本縣人口為六都之外第一大縣,...
2018-10-01
【半線想想】地平線上的女性心聲與新生
原本半線想想第二集要講彰化的區域地理因素,但這中間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小事,就是科學家居禮夫人要在課綱內正名為瑪麗・居禮的事情,引發了各方爭論,因此我想插播來談一集在彰化發生的,台灣第一次的女性運動。 我們知道,瑪麗・居禮是放射性物質研究的先驅,特別是發現了「鐳」元素(Ra),她分別在1903年、1911年獲得諾貝爾獎。女性要獲得諾貝爾獎,首先要接受高等教育,...
2018-09-16
【半線想想】序言:半線,見與不見
這是「半線想想」開幕的第一篇序言,「半線」是以前彰化市的地名,所以有時候會用「半線」來代稱彰化。 在想想論壇開一個「半線想想」的專欄,其實讓我猶豫了非常久。對我而言,彰化是文化的沃土,是很多在地的老師前輩們,竭盡心力地書寫了大量的文史作品,耕耘出豐富細膩的文化風景。我此時再插嘴寫幾篇文章,好像也只是來刷存在感與攪局而已。 但後來想想,就是這樣的攪局,好像也會有一點意義...
時事想想
2018-05-03
【時事想想】台大中文談五四精神?遲到了七十年!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延燒,台大挺管陣營的主張陸續出爐,時序接近五四,中國近代的五四運動也成為挺管中閔的主張。台大中文系發表聲明,以追求五四運動精神為由,主張弘揚傅斯年校長精神、堅守學術獨立、大學自治、拒絕政治力、捍衛校園自治、鞏固自由民主精神等等,表達台大中文系以五四精神支持管中閔的主張。 本文並不想探討挺管或反管的議題,而是想談台大中文系在五四運動精神的傳承議題。 事實上,...
教育文化
2017-08-28
白話文與文言文的愛恨情仇
簡單回顧一下白話文(註)與文言文的愛恨情仇。 中國在20世紀初發生了巨大的思維革命,而革命必須要有便利而具體的書寫文體,白話文就這樣登場了。 文言文在古代,則是一種書面體,也就是古人講話雖然和我們日常生活一樣嘰嘰喳喳的,但寫出來的文字就是有一定的規矩,例如「之乎者也」,以方便不同口語的人交流。 中華帝國疆域遼闊,透過一種既成的書面體來溝通,...
2017-04-17
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
要評價八田與一,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的關係。 要理解嘉南大圳,應該要先理解興建大圳的背景:日本在1918年爆發「米騷動」,就是因為當時日軍出兵西伯利亞對抗蘇共及商人囤積糧食等等事件,導致糧價居高不下,百姓沒有飯吃,引發了大規模的流血抗爭。這場事件日本政府共逮捕了25000多人,有8000多人遭到有罪判刑。 這場暴動震驚了日本政府,為了讓稻穀供應穩定,...
‹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