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江昺崙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江昺崙
2 月 28,2022
【台文想想】府城的愛戀與哀愁——文學家葉石濤的故事
台文想想專欄,之後會逐一介紹每個縣市值得推薦的台灣文學家。我們這次從台南出現,未來希望可以環島一圈,帶大家認識各地的文學,結合地方人文特色,提供給大家閱讀旅行時的參考。 「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這是台南出生的文學家葉石濤先生的名言,出自於他的文章〈台南的古街名〉。或許台南人已經對這句話朗朗上口,成為一種驕傲的在地生活宣言。...
文化研究
江昺崙
9月 16,2018
【半線想想】序言:半線,見與不見
這是「半線想想」開幕的第一篇序言,「半線」是以前彰化市的地名,所以有時候會用「半線」來代稱彰化。 在想想論壇開一個「半線想想」的專欄,其實讓我猶豫了非常久。對我而言,彰化是文化的沃土,是很多在地的老師前輩們,竭盡心力地書寫了大量的文史作品,耕耘出豐富細膩的文化風景。我此時再插嘴寫幾篇文章,好像也只是來刷存在感與攪局而已。 但後來想想,就是這樣的攪局,好像也會有一點意義...
歷史書寫
江昺崙
10 月 31,2018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在彰化做社區營造的時候,有時候會聽到地方鄉親說:「我們這裡就是鄉下地方,沒什麼特色,發展不起來。」 因為長期城鄉發展不均,加上一些媒體傳播的歧視言論(例如「某某地區又老又窮」等等),所以地方鄉親都有一種原生的自卑感,認為城市就是比鄉下「高級」。但這就是地方創生第一步要去進行的——找出地方原創的、有趣的人事物產及天然環境,變造成可以交換的產品,...
文化研究
江昺崙
11 月 19,2018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中)
往前閱讀:【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二林還有另外一個國家級寶藏,就是以書寫「農民與農村」著名的作家——洪醒夫。 大部分的人聽到洪醒夫的名字,可能會想起學校課本裡面選錄的〈懷念那聲鑼〉或〈散戲〉等文章。不過,洪醒夫並不是一個只走懷舊風格的作家,國文課本選擇的文章總是比較溫和平實,看不太出來洪醒夫本人思想的成份。 洪醒夫是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筆耕者,...
歷史書寫
江昺崙
4 月 17,2017
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
要評價八田與一,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的關係。 要理解嘉南大圳,應該要先理解興建大圳的背景:日本在1918年爆發「米騷動」,就是因為當時日軍出兵西伯利亞對抗蘇共及商人囤積糧食等等事件,導致糧價居高不下,百姓沒有飯吃,引發了大規模的流血抗爭。這場事件日本政府共逮捕了25000多人,有8000多人遭到有罪判刑。 這場暴動震驚了日本政府,為了讓稻穀供應穩定,...
歷史書寫
江昺崙
9月 21,2019
台灣一定會獨立:歐吉桑留給台灣人的理念與意志
台灣一定會獨立。 史明生於1918年,卒於2019年9月20日。他來不及和我們一起看到,台灣人出頭天的那一刻。 但我們會團結、努力,讓這一天趕快到來。 我們印象中,溫暖的歐吉桑 因為參與史明歐吉桑口述史撰寫的關係,我曾經每隔一段時間,就到新莊跟他聊天。最難忘的,就是在他們家吃便飯的時候,歐吉桑難得會輕鬆跟我們天南地北聊天。 有一天,...
社會安全
江昺崙
10 月 17,2018
【半線想想】逐漸浮現的地方危機
彰化的城鄉差距危機 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近年來坊間也出現許多相關書籍。特別是面臨嚴重少子化與城鄉差距的鄰國日本,對於即將面臨的「地方消滅」現象特別戒慎恐懼,因此在2015年就將地方創生訂為國家方針,傾全力要弭平地方與都會圈的發展差距。 但在台灣要怎麼實行呢?特別是位於大台中都會圈周圍的彰化縣,先前提過本縣人口為六都之外第一大縣,...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江昺崙
8 月 02,2019
「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為何致敬「台灣民眾黨」及蔣渭水不適切?
最近台北市長柯文哲計畫組織「台灣民眾黨」,令人聯想到台灣先賢蔣渭水在1927年組成的同名政黨。但蔣渭水是台灣歷史上非常偉大的社會運動家,曾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催生台灣工友總聯盟等社運組織。 只有醫生這個職業與蔣渭水相似的柯文哲,想要與先賢齊名,令人聯想到當時台灣人一句嗆辜顯榮的話: 「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顏智就是甘地(台語譯法),...
歷史書寫
江昺崙
9月 19,2019
【半線想想】謝聰敏先生簡傳與臺灣人的民主之路
謝聰敏先生簡傳 英雄出少年 謝聰敏先生,生於1934年,彰化縣二林人。二林位於彰化的西南角,是風頭水尾之地,民風純樸但剽悍,出了很多著名的社會運動家。謝聰敏小時候就住在二林仁和宮對面,農民組合會在仁和宮開會,所以他從小就聽長輩講「二林蔗農事件」的故事,還有抗日的仕紳謝春木的事蹟。 就讀彰化中學的時候,為了「義氣相挺」,幫同學作弊,結果被迫轉學。後來插班到台中一中,...
環境經濟
江昺崙
6 月 20,2013
台北一日,雞飛城市 紀錄613「反禁宰活禽」運動
2013年6月13號,農委會辦公大樓前聚集了數千名北上抗議的群眾,大多是養土雞的雞農以及販賣土雞的商販。他們上街的理由是農委會在5月17日推動「禁宰活禽」政策,導致許多小型雞農及市場攤商,因為電宰廠不足,台灣民眾習慣到市場或土雞城購買「溫體雞」,而轉運到屠宰廠的雞肉不再新鮮,導致近一個月來傳統市場的土雞銷量大減,甚至眾多雞農及攤販影響生計。 群禽激憤 在面臨了失業的危機下,雞農們「...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