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陳清泉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陳清泉
2 月 28,2013
高雄舊火車站的傷痕記憶
高雄舊火車站承載著高雄人的集體記憶,拆除建物等同刪除歷史記憶體內的檔案資料,茲事體大,拆不得也。 高雄市長陳菊答覆民進黨籍議員洪平朗、陳明澤就拆除高雄舊火車站質詢時表示:「高雄舊火車站是歷史建築,應予以保留」。洪、陳兩位議員拆除舊火車站的主張,源自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後,因鐵道南北分隔的博愛路與中山路將以平面貫穿,高雄舊火車站若搬回原址,將影響高雄市的南北交通。...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陳清泉
7 月 06,2013
十二年國教能「解放兒童」嗎?
當社會為實施十二年國教吵嚷不休之際,重讀加拿大非政府組織「解放兒童(Free the Children)」創辦人魁格.柯柏格(Craig Kielburger)所著《解放兒童》一書,從年僅十二歲的魁格對兒童人權的關懷,以及加拿大教育體系和公民社會提供的發展空間,能帶給台灣多少反思和啟示? 一九九五年四月,魁格在報紙上讀到一則巴基斯坦童工,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月薪不到一美元。...
陳清泉
11 月 28,2013
「凱爾特之虎」的甦醒
「凱爾特之虎」甦醒了。一度是歐洲富裕國家之一的愛爾蘭,在歐債危機爆發後,經濟一蹶不振,最後被迫接受國際紓困。總理肯尼(Enda Kenny)宣布,愛爾蘭將退出國際紓困計畫,邁向經濟主權與獨立之路。 1980年代的愛爾蘭,平均經濟成長率為2.4%,國民所得僅7,400美元,失業率則高達14%以上,1988年被〈經濟學人〉稱為「歐洲乞丐」。但是愛爾蘭明確定位要成為「歐洲之窗」,...
全球脈動
陳清泉
11 月 25,2012
美中互別苗頭 ,台灣何去何從?
2012年東亞國家領袖峰會(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EAS)落幕,通過《金邊發展宣言》宣示將於2015年建立東協共同體,意味著東協諸國循歐洲共同體的模式,在金融、能源、教育、災害管理、公共衛生、互聯互通等六大領域促進各國的合作,建構具「亞洲價值」的經濟共同體。 與此同時,為減少亞太地區對西方國家過度依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計畫也展開與中國、印度協商。...
主權兩岸
陳清泉
12 月 10,2012
兩岸和平的地理學
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會議上,重申推動和平統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和「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這絕不是和平的糖衣,而是毒藥。 馬英九政府始終認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可強化經濟合作、拉近兩岸距離、建立互信機制,先經後政,則和平指日可待。問題是,臺灣片面期待的和平,...
環境經濟
陳清泉
1 月 19,2013
水沙連的美麗與哀愁
又見BOT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剝奪與不當開發,這次受害者是美麗的水沙連。 水沙連位處集集大山以東,丹大山以西,大甲溪以南,濁水溪以北,清領時期被歸為「化外生番之地」,為治外封閉地區。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水沙連劃歸諸羅縣轄。有關水沙連的地理名詞和位置文獻,首見諸羅知縣季麒光在《台灣雜記》所載。廣義的水沙行政區域涵蓋南投縣埔里鎮、竹山鎮、集集鎮、仁愛鄉、...
環境經濟
陳清泉
3 月 08,2013
我反核故我在
台灣,位處東亞地緣政治扼亞細亞咽喉之地的島嶼,一個在十七世紀初葉「胡椒和靈魂」的年代,被葡萄牙船隊發現,驚呼「福爾摩沙Ilha Formosa」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美麗之島」,正暴露在潛在核安危機之中。 時值日本福島核災二周年之際,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看著帶給日本民眾和全人類恐懼與危害的地震、海嘯、核災災變令人怵目驚心影像,內心焦慮不安的情緒依舊迴盪著,久久不能釋懷。這是一個關鍵年代,...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陳清泉
4 月 04,2013
平壤廢約對台灣的啟示
東北亞地緣政治板塊,因著北韓片面宣布《朝鮮停戰協定》失效而鬆動,朝鮮半島緊張情勢進入「準戰爭」階段。 朴謹惠就職後的兩韓政策仍舊依賴美國提供核子保護傘,而北韓以片面宣布取消和平協議,反擊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案,朝鮮半島隨即籠罩在戰爭之霧中,第二次韓戰的風暴如影隨形。 習近平即將於三月中旬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為回應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政策,同時穩住軍方勢力,鞏固領導人地位,...
司法人權
陳清泉
五月 04,2013
人權悲歌:拒馬、手銬與竹竿
曾經進過警察機關的民眾,對「人權、紀律、形象、服務」八個大字一定不陌生,說是警察機關的宣告也對,說是對人民公僕的提醒也罷。從苗栗「反風車」抗議事件,以及台北五一勞工「春鬥」的現場觀之,這八個字卻是一種諷刺。暮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這不過是一句口號(slogan)。 依據憲法授權制訂的警察法,明確指出警察任務旨在「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
陳清泉
五月 17,2013
【時事想想】公民自覺的反貪腐運動
南益世、中朝卿、北素如三「貪」連線,直接腐蝕馬政府著力甚深的「肅貪」,也崩解人民對行政團隊的「清廉」信賴。以三0九「反核」遊行為開端,拉開台灣公民社會運動的序幕。二0一三年是公民自覺年,也是公民的「反貪腐」運動年。 如果「反核」是公民自覺的社會運動,目標在建立攸關台灣未來存續的「非核家園」;「反貪腐」則是以公民抵抗權作為趨動力,徹底揭開政治人物道德假面的政治運動。...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