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書評書介
江南
1 月 18,2017
【書摘】《蔣經國傳:江南版》
書名:蔣經國傳:江南版 作者:江南(劉宜良)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7/01/13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0975 (編按:本次新版為更換封面,內容未作更動,下列文章為已故媒體人陸鏗為本書所作序言) 江南不死(代序)── 兼論蔣經國為什麼要殺江南 陸鏗 《蔣經國傳》的作者江南(...
歷史書寫
晏山農
1 月 17,2017
【山農說書】抗日綿綿無絕期──國共的仇日情結
據悉,中國媒體《新京報》證實,中國教育部教育二司確認了近日網上流傳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該文件的確由該司所發,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實。中國教育部人員表示,「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是貫徹中央相關精神,2016年10月,國務院相關領導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將習稱的「八年抗戰」延長為「十四年抗戰...
運動休閒
鄭閔聲
1 月 17,2017
「球員優先」:棒協始終學不會的一堂課
「擁有洋基隊,就像擁有蒙娜麗莎一樣。」洋基前經營者史坦布瑞納(George Steinbrenner)。 第四屆世界棒球經典賽即將在3月登場,參賽國必須在2月6日前遞交參賽的28位選手名單,但台灣代表隊徵召中華職棒與旅外選手雙雙遭遇挫折,不僅教練團傷透腦筋,就連棒協秘書長林宗成,也因日、韓兩國邀請大聯盟選手參賽時同樣碰壁,有感而發地呼籲球員未來旅外多考慮日本,降低國家隊徵召難度...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昱齊
1 月 16,2017
轉型正義?走一趟「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
新政府選前高談轉型正義,選後進度停滯,相信很多人都很不滿。位於台北市市中心,佔地廣闊的中正紀念堂,無疑是轉型正義是否及如何實踐的重要指標。新政府上台要八個月了,我們就來看看中正紀念堂有沒有什麼「轉型正義」的轉變? 那尊「全球聞名」、至今仍是臺灣對外觀光宣傳重要圖騰的蔣中正銅像就不用說了,依然好端端的坐立於廟堂之上,接受衛兵的守護,成為觀光客相機底片的殺手,是莘莘學子校外教學的最佳地點。...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 月 10,2017
【人心人術】「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台灣是天堂!吾愛台灣!
「台灣是我的生地,在我的記憶中,台灣是天堂,也是童話的國度。」──立石鐵臣 「大家會不會以為我們騙人?」《灣生回家》作者爆發造假風波之後,「灣生奶奶」家倉多惠子這席話,說得令人心酸。平心而論,「灣生」的故事,不是騙人,而是真人、真事、真實的歷史存在。 台灣前輩畫家中,就有一位「灣生畫家」,他叫做立石鐵臣。 立石鐵臣出生在台灣,台北是他的出生地,他在台北長大讀書。小學時因父親調職...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阿圖賽
1 月 10,2017
【縮影人間】小明明與歌仔戲的黃金歲月
歌仔戲界資深前輩小明明在2017年1月7日突然辭世,留給台灣社會無比的追思,也喚醒不少人的歌仔戲回憶。小明明本名巫明霞,出生於歌仔戲世家,與楊麗花、葉青、柳青歌仔戲天后等人齊名,她在4歲時就開始客串登台演書。台灣歌仔戲鼎盛時期,在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只要是歌仔戲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小明明演出的身影。 歌仔戲從戰後到1990年代初期,幾乎是台灣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歌仔戲是台灣廟會野台戲的主戲,...
書評書介
朱真一
1 月 08,2017
被遺忘的史書:1911年台灣總督府出版德文版《台灣的衛生狀況》及英文譯本
最近參加高中同學會去遊覽北海道,不少人傳染上感冒,雖然症狀輕,有些人還發點燒。回台灣在機場過關時,有人因稍發燒被請出來詢問,須留下連絡方法,衛生機構後來還去查問後續狀況。 因為曾在本刊寫過一文〈新加坡是兹卡;台灣是登革模範〉,寫台灣檢疫工作做得不錯,有人來詢問台灣的檢疫歷史,我說會去查看看。 收集台灣檢疫資料時,目前主管檢疫的台灣疾病管理署網站,網站上的「沿革及成果」...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晏山農
1 月 05,2017
【山農說書】反省之艱難──納粹‧灣生的雙連爆
從2016歲末跨入2017之初,台灣社會因為新竹光復中學的扮裝納粹事件,以及田中實加(陳宣儒)盜畫、偽飾灣生後代的鬧劇,猶如接續的強震,讓這社會再形裂解,空洞、淺碟、內耗…無所遁形。 兩件事分開談,都可侃侃而論且直探核心;但雙箭齊發,輿論也好、鄉民也罷很快就形塑出某種共識──本國歷史教育失職、失敗!但問題真的祇是歷史教育的問題嗎?沒有責任與解放胸襟的公民意識,是撐不起堅實的歷史教育...
書評書介
栖來光
1 月 04,2017
【書摘】《在台灣尋找Y字路》
書名:在台灣尋找Y字路 作者:栖來光 譯者:邱函妮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1/05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660 作者序:在台灣尋找Y字路 發明「Y字路」這個名詞的是日本代表性平面藝術家—橫尾忠則,應該是毫無異議吧!橫尾忠則的「Y字路系列」,是以故鄉的Y字路風景為主題,...
歷史書寫
李巴
1 月 03,2017
在諾曼地思考台灣納粹風波與二戰定位
身為一個台灣人,對二戰的記憶僅止於課本內容。台灣人並非未曾參與二戰,並非未曾付出過鮮血,只是,站在戰勝與戰敗國之間的界線,成為一場場戰爭後任人宰割的籌碼,我們難以定義自己在二戰中的位置──在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在大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為日本榮耀而死,因此應該屬於戰敗國; 抑或,在二戰之後落入逃亡台灣的中華民國手上,而中華民國在二戰期間具有著正統中國的地位,為戰勝國之一(雖說是被動參與),...
‹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