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書評書介
陳翠蓮
3 月 09,2017
【書摘】《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請兵/欺瞞兩線並進(下)
書名: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作者:陳翠蓮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7/02/24 蔣介石派赴臺灣的軍隊數量編制,與柯遠芬〈事變十日記〉所稱請求步兵一團、追加憲兵一營,顯示蔣介石對陳儀所請必應的信任態度。事件過程中,陳儀親信、招商局總經理徐學禹一直與他保持密切聯繫。他向陳儀通風報信,...
書評書介
陳翠蓮
3 月 08,2017
【書摘】《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請兵/欺瞞兩線並進(上)
書名: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作者:陳翠蓮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7/02/24 第六章 國府當局的考量與對策 三、請兵/欺瞞兩線並進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島內只有五千餘兵力,警備總部本部直接可資調度運用兵員僅七百餘名。事件當時在臺的中央社記者張任飛指出,二二八發生是陳儀絕未想到的,「這次事變中,他先主張殺人,部下因為兵力不夠,...
電影戲劇
陳怡秀
3 月 08,2017
【日本想想】《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日本電影的性別教育嘗試
以跨性別者為主角的日本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原欲在台北捷運刊登廣告,卻因為廣告詞上出現了「多元成家」與「這樣教小孩」等字樣,被要求修正,讓電影在台灣還未上映就引起熱議。性別認同議題對許多單位來說,仍被歸類在「敏感」領域中,但相對於北捷的謹慎過頭的處理,日本國內面對這部電影的對應方式,卻自由而開放得多。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的故事,描述一名總被母親放置不管的少女小友,...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黃猷欽
3 月 08,2017
我和我的偉人塑像:一段教科書不會記載但私以為更有意義的記憶書寫
2017年是我個人研究臺灣偉人塑像廿周年紀念。 就像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那些值得紀念的日子,生日、戀愛或結婚紀念日、入新厝、迎接或送走自己心愛的人事物的那天,能夠深刻體驗到這種悸動的,大概只有自己和身邊親密的家人與朋友;歷史教科書是不會將這些「私人」的事情記錄下來,而總是些帝王將相、大事件與重要發明等在獨佔著我們對過去的認知。 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
歷史書寫
晏山農
3 月 07,2017
【山農說書】二二八的迷霧與新徑(下)
二二八事件或太遠,看看近三年前的三一八運動就是鮮明的範例。三一八衝進立法院係歷史的偶然,但偶然有其必然性,斯時所有反國民黨、反既有建制的運動團體、成員與青年學生,不分左中右溫和激越率皆投入這股洪流。雖然透過主流媒體的傳輸,反黑箱程序的服貿案成為運動主軸,更而聚焦在議場中央的幾個明星人物;但這場運動實則為多核心、多議題、多場景的公社實驗,它的性質必然會隨著台灣政經面貌的改組而有新詮,...
歷史書寫
曾建元
3 月 07,2017
俄羅斯十月革命100年:那些在歷史中喟嘆的偉大政治承諾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今年是俄羅斯十月革命100年。 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十月革命爆發,推翻了二月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共和政府,由列寧(Vladimir Lenin)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 Party),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接著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在歐洲、亞洲各地以及美國、日本,皆爆發了罷工或人民抗爭事件。...
歷史書寫
阿圖賽
3 月 07,2017
【縮影人間】外省老兵廖中山與二二八遺族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在1947年3月6日與3月7日是關鍵的轉捩點,蔣介石派兵陸續抵台,許多台籍菁英在關鍵的這兩日開始陸續失蹤。二二八這個大時代的悲劇故事,由於缺乏真相與元兇,故事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破碎的家庭記憶所拼湊起來。林界,一個外界不甚熟識的名字,從1947年開始迄今,他與他的家人,其實一直訴說著一個台灣人與外省人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發生之際,時任《台灣新生報》...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巫堃泰
3 月 05,2017
【二二八70週年】228事件警惕:港人需在專政之前堅持史實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有句名言,「誰能控制過去,就能控制將來;而誰能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中共政權在篡改史實,用以進行洗腦教育之權術,可謂爐火純青。從二戰「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美化文化大革命權鬥手段到否認八九天安門屠城,中共都透過扭曲史實,加上其文宣、教育及執法機器,從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中烙上美化共產黨專政行為的史觀。 在228事件70周年前夕,...
歷史書寫
晏山農
3 月 05,2017
【山農說書】二二八的迷霧與新徑(上)
歷史是段無垠的鐵道之旅,但每逢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的N十年乃至百年紀念,就是停歇暫憩的大站月台,爾後再思考何去何從的大哉問。於是屆滿七十周年的二二八事件,除了追思會、音樂會、史蹟巡禮、研討會、書籍出版、藝文展示……等例行活動,是否還有新義初創,眾人都引頸企盼或狐疑之中。 話說陳永興、鄭南榕、李勝雄等人於1987年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透過演講、遊行打破島嶼長期的緘默;...
歷史書寫
劉彥甫
3 月 01,2017
【二二八70週年】自由時代周刊中的屠殺論述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邁入第70周年,以及二二八和平促進會成立的卅周年。首次在臺灣成立以公佈真相平反冤屈,並訂立二二八為和平日的和平促進會奔走者鄭南榕,不僅在其創辦的自由時代周刊中,長期關注國際間的屠殺與人權議題,更是將二二八事件中的政府施暴,定調為屠殺的先行者。回顧自由時代周刊中的屠殺論述,無非是要提醒讀者屠殺不僅與人民距離很近,而且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持續發生。遺憾地是,著有《現代性與大屠殺》的鮑曼...
‹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