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電影戲劇
電影戲劇
,
主權兩岸
林若曇
11 月 21,2018
彰顯民主價值的金馬獎 是台灣人的榮耀
去年在以諷刺台灣早期的黨國政治與官商勾結為主軸的《血觀音》拿下多項金馬獎後,楊雅喆導演在舞台上大喊「沒有人是局外人」;多年前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更是揭開了台灣環境遭到不當開發的事實,這些作品都是堂而皇之的政治議題,最真實、最醜陋也最撼動人心的電影作品。 2018年的金馬獎,不只是新世代導演傅榆以記錄太陽花學運與多項台灣議題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入圍並得獎,...
電影戲劇
張肇烜
11 月 20,2018
【人心人術】金馬獎啟示:台灣是自由的!
「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導演傅榆在金馬獎的一席話,觸動了中國敏感神經,卻也讓台灣人有感台灣是自由的⋯⋯ 「自由」、「民主」,在台灣如同呼吸一般自然,我們都視為理所當然。 金馬獎的頒獎典禮現場,卻讓許許多多的台灣人意識到,「自由」,原來不是這麼簡單。 導演傅榆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本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1 月 19,2018
【金馬獎你沒注意到的事】兩岸電影開放程度不對等 問題在哪裡?
這一兩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當中,台灣對中國電影配額問題,始終成為穿插頒獎典禮的話題之一,去年陳可辛與吳君如調侃《七月與安生》在台灣無法上映因此在知名度不高,今年則是主持人陶晶瑩對文化部長鄭麗君喊話,希望中國電影配額能夠開放。 然而,中國電影配額開放問題應該是雙方面的協議與談判,總結目前兩岸電影相關規定與實際狀態,單方面希望台灣開放配額對台灣並不公平。 中國電影配額現狀...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秋禾
10 月 21,2018
日本近代創業家傳奇——鏡頭下的真實
推動近代日本步上經濟高峰的原動力,除了勤奮努力的國民根性外,不可諱言,歸功許多才高志廣又愈挫愈勇的創業家。日本的文學和映像世界,經常以這些創業家的故事為主題。他們波瀾起伏的人生,本身就比虛構的小說更精采。 NHK每半年推出一部的晨間連續劇,經常演出各行各業的創業家人生,標榜女性主角。開設連鎖超市的【阿信】(おしん)、創辦優質生活雜誌的【當家姐姐】(とと姉ちゃん) 和製作童裝先驅的...
電影戲劇
,
社會安全
紹沖
10 月 21,2018
國防部最值得學習的公關:日劇《飛翔公關室》
2018年美東時間10月4日,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公開演說。對中國的強硬措辭,引發「新冷戰」疑慮。不過無論冷戰成形與否,美中關係要如同過往和緩應是「回不去了」。 當年冷戰期間,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陣營針鋒相對,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無不為敵,甚至有美國誘使蘇聯陷入軍備競賽拖垮自身,從而贏得勝利的說法。 而台灣作為反共的「第一島鏈」,...
電影戲劇
陳怡秀
10 月 10,2018
【日本想想】電影《一屍到底》:獻給所有創作者的狂想奇蹟
是什麼樣的電影,原本只有2家戲院上映的近乎獨家規模,轉身為全國上百間戲院上映,還賣到海外造成轟動,票房飆破21億日圓?甚至舉辦巡迴展覽,周邊商品賣到斷貨,還被人高價轉售網拍?日本電影《一屍到底》無疑是近年電影界的最「怪」奇蹟!自故事選材、呈現方式與宣傳手法,就和這部電影的際遇一樣,高潮迭起,令人直呼有趣呢。 從中文片名《一屍到底》便可判斷,這是一部跟殭屍有點關係的電影,從日文片名「...
電影戲劇
趙崇任
9月 27,2018
《老娘要革命》:家務不是女人的職責所在
這部瑞士電影在一開始便明說了,故事發生在充滿改革、解放、抗爭的1970代,而這個時代的改革不僅跨越國家、跨越種族,也跨越性別。《老娘要革命》要說的便是一個發生在瑞士小鎮上女性爭取性別平權的故事。 委屈的女性 女主角諾拉是一名符合當時社會期待的鄉村婦女,每天的生活圍繞在照顧丈夫、小孩及料理家務,而她在當時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並不感到委屈,畢竟其他女性也是過著同樣的生活。然而,...
電影戲劇
紹沖
9月 26,2018
當《未生》遇見《鬼怪》:淺談台灣影視產業發展思路
《未生》與《鬼怪》是兩部我非常推薦的韓劇,看過韓劇屈指可數且根本不追劇的我,竟然會如此喜愛,足見「韓流」的魅力驚人。 《未生》為2014年脫胎自網路漫畫的有線電視台韓劇,固然仍是偶像劇般俊男美女的組合,但本劇完全沒有感情線,與過去那種傳統韓劇中男女主角生離死別、愛恨交織的劇情不同,聚焦在韓國職場上「辦公室」內的互動。描繪由一位學經歷特殊的主角因緣際會進入韓國大企業,擔任為期2年的契約工,...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尼特
9月 18,2018
不只要說完整,還要說好一個故事:從海島演劇《回憶的華爾滋》談歷史改編
張常美被捕的那一刻,一片枯黃的樹葉靜靜飄落在舞台前。 海島演劇於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演出《回憶的華爾滋》,改編自張常美、丁窈窕及施水環的受難經過,呈現白色恐怖時期女性受難者的樣態。戲劇開頭,四對白衣舞者優雅地跳著華爾滋,背景是悠揚且歡愉的英文老歌。舞蹈甫歇,其中兩個舞者——施水環與丁窈窕——開始討論臺北郵局的新工作,即將離開家鄉的兩人依依不捨地說:希望以後能再一起跳舞。 故事線一轉,...
電影戲劇
畢慕瑜
8 月 27,2018
未來怎麼來?「未來的未來」的時間、道德與家
(本文內容可能涉及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日本導演細田守的新作《未來的未來》近日在台上映。如果從傳統電影的角度觀之,其實他並不特別吸引人,甚至有點無聊。仔細把劇情整理出來的話,會發現全部的故事「就只是」從主角小訊新出生的妹妹回家之後,父母的關愛都集中在妹妹「未來(ミライ)」的身上。小訊在幾次的「想像之旅」中遇到擬人化的家中寵物狗小悠、已經長成國中生的「未來」、小女孩年紀的母親、...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