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歷史書寫
根雨屋
6 月 24,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腳踏車要繳牌照稅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腳踏車是需要繳納牌照稅、掛車牌的,但為了每年每輛才18元的稅收,不但擾民也耗費龐大的行政成本,最後在各界的要求下,自1972年起停徵腳踏車牌照稅。 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已經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交通工具,為了管理與課稅,總督府也引入「...
溫振華、戴寶村
6 月 23,2019
《典藏台灣史》:移墾社會的庶民文學
台灣的文學除有上層文人所作的詩詞歌賦外,尙有傳唱於民間的歌謠,內容包含傳說故事、歌謠、諺語。 口傳歷史故事以「淸末台灣四大奇案」枉死鬼魂報冤最為膾炙人口。《林投姐》的故事是發生在道光、咸豐年間台南鹽水到嘉義布袋一帶的民間故事,故事主軸均是架構在女主角被騙財騙色後上吊於林投樹林,死後冤魂不散而得其名。《陳守娘顯聖》是道光年間台灣縣經廳口(今日台南市北門路一帶)...
歷史書寫
馬非白
6 月 23,2019
【被遺忘的歷史】突破報禁的地下報紙《潮流》和奇女子陳婉真
中國國民黨蔣家政權假造余登發匪諜案之後,先鎮後暴炮製美麗島事件之前,台灣的政治氣氛既緊繃又詭譎。在輿論方面,雖然將一年前停止的雜誌登記作有限度開放,但是,蔣政權對於新聞言論控制依舊絲毫都沒有放鬆。 當時有一份高舉突破「報禁」大纛的地下報紙《潮流》,聲稱要「向公然違憲三十年的『報禁』政策和歪曲的輿論報導表示強烈抗議」,有如平地一聲雷般地冒出來,不但惹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社會安全
莊侃穎
6 月 20,2019
【女人想想】當未成年的女兒發生合意性行為...
母親雖然對女兒生氣,也曾動手打孩子,但在社工與家長共同努力,改善溝通方式後,漸漸能夠跳脫情緒,分析孩子的需求,希望能從物質的滿足,讓女兒了解家人對她的關愛。情緒的收放不容易,但她卻耐心與冷靜地等候孩子歸來。這位母親淡淡闡述著這段經歷,令人非常動容。在她身上,能看見對孩子的愛與不放棄。 筆者目前從事「性侵害被害人後續服務」工作,服務對象包含合意性行為的「兩小無猜」案件。在服務的個案中...
歷史書寫
Will Lu
6 月 20,2019
【戰地眺望】從天空遙望戰爭:美軍航照裡的台灣戰史
1941年日軍攻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太平洋上的台灣島,自然成為盟軍眼中的目標之一。隨著戰爭越拉越久,原先勢如破竹的日軍也逐漸疲乏,在盟軍反攻的號角逼近之際,從空中收集情報的偵察機也出動了。那些空中的眼睛緊緊盯著地面上的一草一木,用相機完整記錄,再將送回營地讓專業人員分析相片中的深層符碼:究竟是機場?還是營地?或是工廠?還是一個經營中的要塞地帶?任何變化都難逃這個法眼。...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秦璋辛
6 月 19,2019
美國「知中派」已對中共幻滅
美國聯邦參議院院會在6月13日以94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的人事案,結束國務院長達近一年無人主責亞太事務的窘境。今年三月,史達偉在參院外委會提名聽證會書面聲明中曾表示,中國應停止對台施壓或脅迫,並恢復與台灣民主政府對話。 美國空軍准將退役的史達偉曾經擔任駐中國武官,精通中文,對亞太事務十分熟稔。但作為一個「...
文化研究
咻子
6 月 19,2019
【日本想想】台灣人的日常,日本人的熱潮!日本掀起「珍珠奶茶」炫風
現在說起日本最流行的飲品,大概就是「珍珠奶茶」了,手搖杯店更是林立於東京大街小巷,對於台灣人早已是看慣的生活風景、喝慣的日常飲品,日本人為何開始認真瘋珍奶?甚至還有綜藝節目製作珍奶特輯、近期更有各式各樣的珍奶相關新聞引起話題。到底這一切是怎麼發生呢? 珍珠奶茶前進日本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13年,春水堂以「珍珠奶茶發祥店」為名,打進日本市場,貢茶(Gong cha)...
書評書介
林丈二
6 月 19,2019
《文明開化來了》:身穿襯衫的書生
進入明治二○年代,插畫裡經常出現書生的房間。那是一個西學的時代,此時被稱為書生的人,若不是在明治時期出生,便是懂事後已經受到文明開化之光洗禮的世代。既然是在這種時代立志學習西學,身邊配置許多「洋物」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明治十年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學校合併成「東京大學」之前,許多胸懷大志的青年便來到東京。他們大部分都依靠同鄉前輩,或寄宿在親戚家,一邊當門房一邊努力學習。...
音樂藝術
Join
6 月 18,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展臂之日:Suzanne Vega
Suzanne Vega – Luka 蘇珊.薇格(Suzanne Vega)這個名字,對聽眾來說可以算是完全不陌生;1987年時,一首清新脫俗的"Luka"攻上告示牌排行榜第三名,並入圍三項葛萊美獎,讓這位生於加州的創作才女頓時為世人知曉;優美的旋律、簡單卻饒富深意的配器運用、充滿文學氣息與人文關懷的歌詞,都成為蘇珊.薇格的特徵。而她的作品也洋溢著都會性格,這種都會人文氣質,...
文化研究
邱振瑞
6 月 18,2019
【日晷之南】詩與權力的重要性
對每個統治政權而言,所有與國家政策和社會主流觀念牴觸的思想言論,乃至大眾出版物都被視為危險的對象,進而打壓查禁和銷毀,甚至將這些反體制人士關進牢獄,以示懲戒(殺害)來突顯自身的權威和政權的合法性。 因此,我們若把歷史視點拉回到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同樣可以看見這些無聲中的殺伐拑制,給詩人、作家和各種主義的信仰者帶來多大的壓迫。質言之,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狀況下,不僅異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