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新一
2 月 27,2014
【打狗吹水】高雄市府預算大砍的背後:小刀出鞘?
兩個禮拜前,高雄市泛藍議員,只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沒有經過理性的實質討論程序,便大砍市府2014年的57億歲入,以及2.8億的活動經費。議員看緊市府預算本是該盡職責義務,但此次泛藍議員的非理性統刪動作,卻讓人高度懷疑,此舉是否是金小刀選舉歸位後的第一刀。 圖說:高雄市議會國民黨議員,狂刪市府57億歲入,以及2.8億活動經費,很不尋常(取自東森新聞)。...
蔡威逸(Wii)
2 月 27,2014
寫在227 我e阿母生日之前夕
2月27日是《勿忘台灣・落花夢》的作者:張秀哲先生的忌日。 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是在公館的五南書局地下室,隨手翻到了一本書,封面的男人意氣風發地叼著一根菸;那是張秀哲先生,或應該說是二二八事件之前的張秀哲先生。 張秀哲先生家境優渥,父親是礦業大亨:張聰明,膝下僅張先生一子,故極盡培育之能事,...
晏山農
2 月 26,2014
球場的宰制與反抗從未有結局
魏德聖果真魔魅無窮,由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電影《KANO》,還未上映前立即招致某色彩鮮明的蛻化型報紙,以密集但粗糙的手法將它烙上「皇民」印記;另外,也有原住民忙不更迭地疾呼「關注嘉農,為何忽略更早成軍的花蓮『能高團』呢」? 撇開史觀、史論的後製議題,《KANO》可謂未演先轟動,二月二十二日午後,劇組人員和各方人士於嘉義市街頭的遊行造勢,吸引了數萬民眾共襄盛舉,顯示眾人除了對電影寄予厚望外,...
拱祥生
2 月 26,2014
合理國道收費的漫漫長路
當遠通國道收費「ETC」缺失一籮筐現象呈現在國人眼前,筆者覺得台灣的合理國道收費之路更漫長了,但不怕缺失多,最怕不專業的聲音壓過理性的思考,當初推動本案的立委諸公與政府官員,不就是「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的實踐者嗎?拋開爭議,筆者願從國道收費的原意與國際接軌兩大主軸進行論述,以期「國道基金」及「國道電子收費」早日步入正軌! 交通部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的「國道基金」,本著「...
曾建元
2 月 26,2014
二二八人物小傳 曾璧中(1912-)
曾璧中,一名弘慈,1912年生,廣東省蕉嶺縣新鋪鎮人,廣東省立第一中學、廈門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初任教於廣東省東山中學、興寧第一中學,而後歷任倉海職業學校教導主任,蕉嶺中學訓育主任、蕉嶺中學校長、興寧第二中學校長、軍政部桂林辦事處副官室主任。1945年來臺出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政令宣導組組長,主編有《政令講解週刊》,另兼任臺灣省行政幹部訓練團教官,課堂上則有學生抨擊政府。...
林琮盛
2 月 26,2014
【中東想想】在巴勒斯坦蔓延的宗教保守現象
抵達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第一天,我前往伯利恆大學拜訪了一位巴勒斯坦的知名政治運動者,也是該校的教授──馬辛。 和預期一樣,一群受高等教育、五官明顯細緻、頭戴各種顏色頭巾的穆斯林女孩在校園三三兩兩地聚集著。 圖片來源:作者攝 對外人而言,美麗阿拉伯女孩蓋著頭巾,本來就是典型的服飾。但Mazin卻說:「30年前,...
郭松穎
2 月 25,2014
【時事想想】出身
昨天,有個人說:「他無法選擇出身」。還說,若要他換一個爸爸才能選,他做不到。 他說這話的時候,我想起了她。14年前的她。 2000年,為救援「蘇建和案」,台權會、司改會、人本三個團體在濟南教會發起了「走向黎明」繞行活動。那段期間,每周六、日傍晚都會安排活動,...
李中志
2 月 25,2014
【時事想想】以九趴新事證再審特別費案
時事連結: 特別費案 藍委面嗆馬:好命才沒被判刑 馬總統命好,我們有個看氣氛的司法系統,特別費一案時聲望正高,否則可能早就鋃鐺入獄了。這麼大條的指控不是反馬成性的人講的,是馬總統的黨籍立委講的。這恐怕是繼當年許水德宣稱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以來,最匪夷所思的另一次不打自招。雖然人民普遍的觀感就是如此,但由高官重臣公開陳述這種國民黨的「私法」本質,還是十分令人傻眼。...
張之豪
2 月 25,2014
【雞籠勃露斯】1947年,三月八日,基隆
《1947年,三月八日,基隆》 二二八大屠殺(228 Massacre)這個在臺灣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事件,在最初有兩個場景很重要。 第一個是1947年二月二十七日在臺北大稻埕的私菸查緝,聚眾抗議。 第二個是十天後,三月八日,中國軍人抵達臺灣開始厲行屠殺的開始,地點是基隆。 臺北是全臺沸騰的開始。基隆,則是黨國力量抵臺血腥鎮壓的開始。...
陳彥霖
2 月 25,2014
「馬習會」:中國民族主義的自信與自卑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前往南京,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正式會面,在台灣引起不少討論,中國拒發簽證給部分台灣記者的爭議,也隨著「王張會」的展開而銷聲匿跡,台灣民眾健忘,媒體報導也在有意無意的影響控制,雲淡風輕,王主委似乎也順從「天意」低調回應,在謁陵時提出中華民國,雖然引起台灣部分人士的掌聲,在與中共官員會面時,就變成「好多不能提」。 另一方面,中共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更加曖昧,...
‹
…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