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王泓亮
12 月 12,2019
【男人想想】融入式父職的難題:只是爸爸不夠加油嗎?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
12 月 12,2019
王拓《吶喊》選摘:黨外的聲音
前輩小說家王拓生前留下最後的自傳式長篇小說遺作,《吶喊》集中書寫《夏潮》雜誌創刊、鄉土文學論戰、中壢事件、橋頭事件,及其自身投入基隆市國大代表選舉的歷程,帶領讀者重回七、八○年代風起雲湧的台灣當代歷史現場。 他的一生,無論是文學書寫或政治參與,其實理念如一,從未更易,一如他的小說,都與八斗子、「金水嬸」有關,他的政治參與都與弱勢者、環境保護、人權維護有關。他的書寫,...
文化研究
咻子
12 月 11,2019
【日本想想】東京秋日的經典風景:關於「銀杏」的4個秘密
每到秋季,東京就會染上一片紅中帶黃的溫暖氣息,除了旅人熱愛追逐的艷紅楓葉,鵝黃的銀杏也盛滿了東京各個街角,只要抬頭就是風景。你知道銀杏有什麼秘密,東京又為什麼有那麼多銀杏嗎?以下就一一介紹關於銀杏的4個秘密。 秘密一、活化石「銀杏」,可活3,000年? 銀杏不只漂亮,更是一份堅韌而悠長的存在。銀杏是一種落葉喬木,隸屬裸子植物銀杏門,它也是這項分類的唯一物種,其他的「夥伴」...
全球脈動
吳尚書
12 月 11,2019
【南洋想想】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不只東南亞的安全架構
每當提及區域安全,北約與歐盟因其高度制度化的組織往往被視為模範,但是這兩個組織並未涵蓋西方國家以外的強權,如俄中印等。相形之下,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以下簡稱東協)的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SEAN Defence Ministers’ Meeting Plus, 以下簡稱東協防長大會)儘管在台灣的知名度較低,...
音樂藝術
Join
12 月 10,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從英倫硬式搖滾到80年代抒情金曲不朽的Hearts——「紅心」合唱團
1970年於西雅圖成軍的搖滾團體「紅心合唱團」(Heart),經常被誤稱為二重唱,事實上這個由安・威爾森(Ann Wilson)和南西・威爾森(Nancy Wilson)兩姊妹為中心而組成的樂團,仍包含許多其他負責各種樂器的團員,雖然團員更迭,但仍是一個面貌豐富多變的樂團;當然,創作的中心點,還是威爾森兩姊妹,她們深受60年代英國搖滾樂的影響,安有著高亢的嗓音,...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2 月 09,2019
【日晷之南】他們認得這場政治修辭
預言與虛妄的較量 日本作家織田作之助(1903-1947),在1945年11月《新生日本》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名為〈終戰前後〉的隨筆,在這篇隨筆中,他列舉了幾件重大的社會事件,強烈批判日本政府當局毫無作為,導致社會失序和混亂的狀態。 首先,他尖銳的筆鋒指向了宗教性的預言。因為這種帶有神祕色彩、極易造成民心動盪的先見之明,竟然比主政者早於預知歷史的必然結果。而且諷刺的是,...
書評書介
蔡烈光
12 月 08,2019
《陳年往事話朱家》: 朱點人被槍決之後
「我嫁給朱點人的長子, 渡過漫長艱苦的日子……」 朱點人從沒想過,他的後代,由於他的遇難,都成了美國人。 朱點人,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知名作家,於一九五一年被國民黨政府槍決,此後家人遂墮入被國家機器監控,被親友指點、疏離的困境,直到遠走美國,才漸漸找回自己的人生。 作者身為朱點人的長媳,陪著朱家走過這段外人無法感同身受的甘苦歲月,在移居美國三十七年之後,她開始在臉書發表這段過往...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2 月 08,2019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二):吳中將、馬立委
中將媚共、附共,有沒有事?立法委員媚共、通共,有沒有事?碰到蔣介石,不但有事,而且是抓出去槍斃或判無期徒刑。那個中將姓吳,那個立法委員姓馬。 先說遭槍決的吳姓中將。這個案子對於缺乏「國家、責任、榮譽」信念的軍人,應該具有警醒作用,現今台灣雖然已經撤銷「戡亂」,但是,中共仍以「戡亂」對待台灣,堂堂將領過去如何訓誡部屬、要求台灣人民,而今竟能以所謂的「交流」掩飾對敵的卑躬屈膝求降,...
社會安全
林暐豪
12 月 05,2019
【勵馨想想】誰需要「性平教育」?
因父母忙於工作,淑娟(化名)從小就由南部的阿嬤、舅舅撫養。不知從何時起,同住的國中表哥就不時摸黑搖醒她,強迫她一起玩「兩人遊戲」,並恐嚇若不配合就再也不理她了。就這樣,淑娟小小年紀被表哥多次性侵得逞,直到父母工作穩定,把淑娟接回家才終止。 回想幼年可怕的經歷,淑娟表示,過程中她雖感到痛苦、恐懼、焦慮,但因她完全不懂表哥對她做的是什麼事,...
書評書介
瑞克.謝克曼(Rick Shenkman)
12 月 05,2019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瞭解自己在什麼狀況下會被本能牽制只是眼前的挑戰之一,我們還要學習抵抗拉力,幸運的是,在強而有力的本能面前,我們也不是那麼無助。科學研究顯示,我們的每種本能都是演化來應付特定狀況的,它們不會全都朝同個方向拉,而是各走各的路。人類沒有被設計成完美一致的生物,這些本能不會天衣無縫地合作,我們的腦中充斥著彼此矛盾的衝動。我們以為自己完整一致,其實不然;掌控大局的微小人並不存在。 想想九一一事件。...
‹
…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