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12 月 30,2013
【時事想想】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 愚不可及
新聞連結: 綠媒登陸? 民進黨:操縱台灣的輿論走向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 發布共同六大倡議 「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周日在北京開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致詞時說,推動兩岸媒體新聞交流合作,可以「先易後難」,可從「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先做起,其他複雜問題可以逐步推動。 張志軍口中的「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
小英教育基金會社會力發展中心
12 月 29,2013
【2014起造:政治工作坊】 起造新政治!
如果政治已蒙上汙名, 讓我們用行動證明:政治,就是那項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工作。 在【起造:政治工作坊】,我們回顧政治變革史,也認識政治實務工作。 邀請有志社會改革的你,一同來研討政治,起造新政治! 當大埔張藥房遭怪手鏟除,我們憤怒,我們不捨同生活在島嶼上的人民被強權欺壓。當國家元首和立法院長在電視機裡相互指控,又緊緊擁抱,我們不解,不甘國家主人竟被當作看戲觀眾。...
電影戲劇
廖志峰
12 月 28,2013
【想想看電影】瘋子?還是哲學家皇帝?《秘書長萬萬歲》觀後
政治是高明的騙術,說出這句雋語的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不過,大部分的台灣人所知道的這句話,卻是出自曾捲起台灣政壇風雲的朱高正之口。當朱高正在國會廟堂之上,以強烈的肢體動作和政治話語撕開政治偽善的假面,康德這句名言成了最佳旁證。如果康德地下有知,他可能會修正這句話,因為政治在台灣充斥的是低級的黑心拷貝,一點也不高明。 與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政治是由所謂的騙術形塑,...
Ko Tsì-jîn
12 月 2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的誕生與重生
當我對現實的台灣社會感到苦悶且窒息時,每當我獨自遊晃梭巡於海岸線僅剩的沼澤荒野時,常常不由自主地循著古文獻回到諸神浮現的古台灣。 王家祥,《倒風內海》,1997 2003年初,台北故宮推出「福爾摩沙:17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杜正勝院長於展出前接受專訪,談到台灣和中國的關係表示,「當台灣主體性很清楚的時候,其發展性很強;但如果成為某個大體的一部份時,它的活力就會消失...
教育文化
王鐘銘
12 月 26,2013
【時事想想】以公益信託追求普安堂多贏方案
時事連結: 文資局急發文 新北市府:普安堂不登錄古蹟 普安堂強制拆除 保存齋教文化、藝術、歷史建築、自然環境多種有形無形資產的土城普安堂,十六日面臨強拆危機,一大早聚集許多關心文化與自然的聲援民眾,警方部署超過百人,路口、山下、山上各都拉起封鎖線。這個清晨,我們一行六個人,在紀榮達老師領隊下,從淡水來到土城聲援,一剛開始被警察擋住,後來在當地居民的引導下,從山路繞進到普安堂...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廷豪
12 月 25,2013
反WTO的印尼之旅 〈六〉 DOWN DOWN WTO!--記韓農〈上〉
在這次抗議WTO的旅程中,韓農的行動可是一個亮點。 不只是各國來的團體中人數最多〈為此,主辦單位農民之路還特地準備二台專門的供韓農行動的遊覽車〉,還有各種的抗議道具,如大型的布條、戰鼓、衣服、口號、歌曲等一應俱全,可說是花非常多的心力和時間在準備,更感覺的出來具有豐富的抗爭經驗。 不過,我們要知道,人們之所以會用許多的精力來抗議,不是因為「吃飽撐著沒事幹」,...
張智程
12 月 25,2013
【京都想想】日月無光?工人何以在公害事件中噤聲?——日本水俁病公害鬥爭中的工會
作為公害原因發生企業的勞動者,我們對於自己至今為止的沉默感到羞恥,因此今後我們將與市民們共同攜手向水俁病戰鬥 ...
楊長鎮
12 月 25,2013
【時事想想】大年初一 父親的歌聲
父親在世時,有一年,他不惜重貲裝了小耳朵,為了要收櫻花二號,聽吉永小百合,和他青春歲月中的老日本歌。也許是那些歌聲喚醒他年少的記憶。 那年大年初一天剛亮,我從父親的歌聲中醒起,緩緩悠長的日語歌從後院傳來。父親晨起總是在後院用冷水梳洗,寒流來也不例外,他就在晨光中對著遠山吟詠。那一輩受日本教育的男人平日是嚴父的形象,很少唱歌的。我問了那是甚麼歌?他說是祈禱和平。...
林濁水
12 月 24,2013
【華山論劍】北市選情扣人心弦 民進黨天人交戰
雖然投票是明年底的事,但台北市的選情早已扣人心弦,而民進黨則陷入天人交戰之中。 早年台灣的藍綠分佈和今天完全相反,「黨外黨」是都市的黨,北部的黨,而國民黨則是南部的黨,鄉村的黨。在那様的大背景之下,台北市長三度由黨外人士當選。 最後一位黨外市長是高玉樹,1964年以52%的過半選票當選。此後近半個世紀,民進黨雖然也曾當選過一次市長,但選票只有43.67%,...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廷豪
12 月 24,2013
反WTO的印尼之旅 〈五〉 抗議到底有沒有效?
「抗議到底有沒有效?」 每每看到一個抗議事件,不論是嘲諷式的懷疑,或是建設性的反思,這個問題總是常常被問起。 是啊,參與這種反WTO的抗議行動,可都是專程從各地花大錢搭飛機前來的人們,還有費盡苦心做行政溝通協調的工作人員,目的只是為了抗議一群在大熱天裡穿著西裝坐在冷氣房中開會,並號稱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們,甚至會議的結論可能早已被「喬」好,而他們只是來完成開會的形式而已...
‹
…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