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李蔚
3 月 20,2014
【時事想想】佔領立法院 人民向馬政府宣戰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什麼最後竟然會演成「佔領立法院」?是什麼樣的壓力,逼得抗議者必須以「一次總解決」的思路發起這場驚心動魄的行動? (圖:李惠仁) 做為一個第一線記者,我從頭到尾看服貿協議從無到有。換句話說,就是一路旁觀這個壓力鍋從開始充氣到全面爆發,有時甚至身處其中。 但儘管如此,當張慶忠宣布服貿協議「...
廖千瑤
3 月 19,2014
【時事想想】兵臨城下河臨汛 臉書猶貼小確幸
來自四面八方,烈士們正在前進,企圖以血肉之軀挽回台灣的最後命運。就在各位登入線上遊戲打打電動、漫無目的地看著充斥媒體的怪力亂神、八卦與小確幸的時候,一群不畏流言攻擊的勇士們,正努力突破國家暴力的層層關卡,企圖替我們收回身為人民的最後尊嚴。 (圖:【服貿協議粗暴闖關 群賢樓前守護民主之夜 】臉書) ...
林琮盛
3 月 19,2014
【中東想想】誰的和平?誰的歷史定位?
去年起,「馬習會」掀起兩岸政治接觸的想像漣漪。馬總統期待,能在國際場合上,以「中華民國總統」名義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中國卻澆了馬總統一盆冷水:中共拒絕兩岸問題「國際化」;對中共而言,「中華民國總統」仍宛如「佛地魔」,是誰都不敢公開提的咒語。 兩岸政治越靠越近,兩岸高層卻不能忽略台灣社會對未來兩岸政治走向的焦慮感。當焦慮感日益激化,將可能讓「兩岸和平」...
想想論壇
3 月 19,2014
【圖文想想】史無前例!抗議服貿強行過關 示威者闖進國會議場
(圖:李惠仁:史無前例,立法院議場被學生包圍佔領。) (圖:捍衛苗栗青年聯盟臉書:抗議的學生與民眾霸佔立法院議場主席台,決定癱瘓立法院。) (圖:【服貿協議粗暴闖關 群賢樓前守護民主之夜 】臉書,陳為廷:我們是國民,不是暴民!) (圖:陳育賢。...
黃世宜
3 月 18,2014
鼓勵 · 無價:球王手錶的故事
網球名將納達爾(Rafael Nadal)的錶,一支估價在台幣五百萬到六百萬左右。這位西班牙球王所戴的錶來自瑞士,正是出自我們這一州的牌子:Richard Mille。 2010年6法網冠軍Nada戴著手錶(圖片來源:thewatchquote網站) 剛剛聽說,原來Richard Mille這一款系列名錶,是出自瑞士好友大衛(化名)之手。身為首席鐘錶匠,...
李拓梓
3 月 18,2014
【週二想想】「零戰」、生命的價值與「正常國家」
百田尚樹的小說《永遠のゼロ》應該是去年一年,我所讀到最精采,最讓人難忘的翻譯小說。故事內容高潮迭起,譯者王蘊潔譯筆流暢,每個篇章讀完都欲罷不能,隨時想知道接下來又怎麼了。原著小說在日本長銷大賣,去年還拍成電影,目前仍在院線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據說是作者好友)也躬逢其盛,映後說了很感動之類的話語,卻引來攻擊,讓這部電影/小說一下子突然變成了右翼軍國主義復甦的代言人。...
林濁水
3 月 14,2014
【華山論劍】碰到中國走樣的是馬總統自己 華山記要(七) ECFA和王文淵的眼淚
為了服貿協議,國會戰火空前,馬總統很感冒,批民進黨說「一碰到中國什麼事都走樣」,「到時受傷害的是我們自己。」 民進黨一碰到中國什麼事都走樣?其實用來說馬總統自己更貼切。 馬總統上台之初,民進黨審兩岸法案,以三通協議做例子, 還蠻客氣的。當時,民進在2008選舉大敗低氣壓下,做風溫和,...
徐子軒
3 月 14,2014
樂觀的中國人與悲觀的中國事
中國夢是甚麼? 世界知名的公關行銷集團WPP(Wire & Plastic Products)給了答案,在這份名為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the Chinese Dream的研究報告指出,無論中國、美國或英國人的夢想都很相似,不外乎健康、快樂,以及美滿的家庭生活。但是關於國家夢就有很大差異了,美國少有將自己的夢與國家夢聯繫起來(...
顏思妤
3 月 13,2014
韓國擁核進行曲:密陽的眼淚
311福島核災後,新聞報導不斷指出輻射汙染擴散的嚴重性,與日本僅一海峽之隔的南韓,頓時陷入一片恐慌,民眾對於水產等相關的食品安全產生疑慮,對日本的農產品更是敬謝不敏,全國掀起了一股反核聲浪,廢核戰歌驟然響起。 2013年3月11日福島核災兩週年紀念活動,以「Stop Nuke」為主題,於首爾市政府前廣場舉行。(作者攝影) 然而,...
陳清泉
3 月 13,2014
【時事想想】這廂留地圖,那廂拆電台
近日兩則與歷史文物保存有關的新聞又上了媒體版面,究竟地區發展碰上文物保存該如何抉擇?兩者能否魚與熊掌兼得?城市更新和保存集體回憶之間,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 圖說:央廣虎尾分台舊照。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陸軍馬祖地區支援指揮部補給油庫日前整建營區,發現一幅美國國土全幅壁畫埋在油漆裏,研判是53年前美軍顧問團所留,軍方下令保存,並加以報導宣傳。與此同時,...
‹
…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