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寸心
10 月 16,2014
【時事想想】民主作為一種態度:以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德福為例
台灣的選舉向來受到國內外矚目,任何人基於熱血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參與選戰、協助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之動機,卻往往刻意忽略輔選的身份角色是否恰當。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違規,都和態度有關。 前陣子一位長期關心東南亞民主發展的朋友來台,和我聊到觀選這件事。他提到,由於他的觀察重點在於選舉過程是否合乎民主程序,所有觀選人員都必須嚴守份際,對候選人不得有任何偏袒,也不得介入選務。但是,...
孫賢亮
10 月 15,2014
遮打運動側記:散步在旺角彌敦道上
催淚彈,對陣雨傘。香港這一場被外媒稱之為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的佔領運動,也佔領了全球各大媒體的版面。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白宮、英首相卡梅倫、歐盟等等都對香港表達了關注與支持,馬英九也在雙十時對北京喊話,呼籲給香港民主。 近兩期時代雜誌封面,香港雨傘革命與黃之鋒。 「雨傘革命」在出口轉內銷後,有了更地道的版本——「遮打運動」。粵語中的「遮」...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0 月 14,2014
【能源思考題】(三十九)當能源儲存也達到電網平價
這個系列一路走來,帶領著我們環繞地球,看遍各國的發展,也在能源產業繞了一圈,從節能、新能源、生質能源、能源儲存、需求反應,一路談到傳統能源石油,看似把能源領域談得差不多了,但其實能源產業日新月異,包羅萬象,還沒談到的,隨手一舉,例如地熱、潮汐、波浪等發電方式,還有許多談過的領域,都一直產生新的技術與趨勢,也都還沒一一詳細介紹,但這些新知永遠追蹤不完,這個任務,就交給市面上其他的產業媒體,...
書評書介
吳介民
10 月 13,2014
【書評書介】尋岸:一位記事者的蹤跡
書名:無岸的旅途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 第一次遇到李志德,在一間汗臭撲鼻的瑜伽教室,壯碩身材,安靜的氣質包裹著熱情神采,我們只短短客套幾句。不久後,各種機緣讓我們成為好友,共同關心兩岸變化,經常在事件現場不期而遇,共同見證一些本書描寫的歷史場景。 某個深夜在酒吧,阿德講述他出入新聞現場的驚險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可惜沒記筆記...
社會安全
劉介修
10 月 13,2014
【政策想想】日本在宅醫療參訪(一):老人不方便,醫生到你家
老人不方便就醫,台灣想的是:誰帶老人上醫院?日本想的是:老人不方便,醫生到你家。 愈來愈多的老人,因為行動能力的限制,或者居住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區,獨居或子女上班不在家,增加了他們就醫返診的困難度。家有高齡長者的子女,平常工作、家庭兩頭燒,當年邁父母遇到突發的健康狀況時,也往往無法即時尋求適當的諮詢,不知所措之際只能把老人往大醫院的急診送。結果是,在急診經過一番折騰,...
翟永麗
10 月 11,2014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嘉義市圳頭里里長
我居住在圳頭里十年了,當初會選擇在這裡長居,是因為好山好水,環境清幽離市中心又不遠,是退休後很好的養老養生環境。 我喜歡走路,因為走路讓我能夠思考,無論是國家大事或家庭小事,乃至個人私事,我都可以藉著有目的的健身走路、或無目的的清閒散步來釐清思路,腳下走著、腦子想著、眼睛觀察著、雙手擺動著,許多凌亂的、蕪雜的、渾沌的事件,往往在走路中逐漸明朗、條列清楚。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路向南
10 月 10,2014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忠德里里長
一、南萬華的在地風情 臺北市萬華區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分區,年輕人聚集的西門町在北萬華,艋舺龍山寺與華西街夜市在中萬華,而我們居住的忠德里則屬於南萬華,各有不同的歷史脈絡與在地生活圈,值得細細述說。 南萬華地區,大約是西藏路以南、新店溪環繞之範圍,古地名「加蚋仔」,最初是凱達格蘭族雷裡社的活動範圍,清代有漢人到此開墾,逐漸形成「加蚋仔庄」,日治時期建置「艋舺-枋寮道」,...
10 月 03,2014
孫一信
現為民進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陳節如辦公室主任,OURS理事,曾任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稅改聯盟召集人。陳節如委員於任內推動制定住宅法,積極爭取社會住宅,並修正不動產實價登錄三法。
詹卉翎
10 月 02,2014
【得獎作品】假如我是龍學里里長
那時,開往學校的公車像一根老練的手指,總是緩緩從如切片乳酪的這片荒蕪地區的邊緣滑過,我彷彿可以看見它嚐後皺了皺眉頭,判斷:「尚未成熟」。 這是三峽的一部分,當時三峽最喧囂熱鬧的地段位在三峽老街一帶,而坐落在「北大荒」的龍學里,彼時仍是尚未成熟的扇形土地,但它卻醞釀了我最精華的求學階段,在一片蔓草的角落,矗立一座學苑讓我恣意吸吮知識,日日,我敬畏風雨的鬼哭神號;醉心落日的漫天紫靄,直到今日,...
中國問題
笛子魔童
9月 29,2014
【時事想想】龍吼:香港將迎來未知新時代
香港這三天的大變,抓住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大家實在難以想到,本來一個平凡的週末,香港突然變成了觸目的主角。 無疑,在很多臺灣人眼中,香港人的印象就是市徻、勢利、實際、冷喉,言必及錢的一群人。這樣的印象是否偏見,暫且不論,但是不能否認,香港人自己或多或少也承認這樣的印象,視之為自己的民族性,某些時候還會以此自豪,你可以看到某些港片裡,就是有些對白,直接把努力賺錢當成道德的一部份...
‹
…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