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10 月 28,2014
何韻亭
作者就讀於台大外文系,相信社會學是思考方式、新聞與出版是途徑、文學是產物。
教育文化
賴天恆
10 月 27,2014
指考非採計國文不可的三個爛理由
新聞報導因應大學指考採計科目由現行最多6科減為最多5科,國內有十所大學醫學系停止採計指考國文成績。對於部份的人來說,反應大概就是「so?」;但是對於一些「重視國文」的人來說,這是罪大惡極的決定。 這些人想必是會提出一些很好的理由支持他們的主張,但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提出了一些爛理由。為了讓討論輕鬆一些,一件該做的事情就是先把一些常見的爛理由挑出來。這樣討論就可以關注於那些值得探討的理由...
政黨政治
史努比
10 月 27,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不該支持胡志強和朱立倫的形而上因素
身為一個和新北市和台中市都頗有淵源的人,儘管知道全國目光焦點都主動或被迫集中在台北市長選舉,卻一直很希望大家千萬別忘了這兩個地方。平心而論,台北市無論是誰當選,你都知道它就差不多會是那個模樣,至於新北和台中,如果繼續由朱立倫和胡志強連任,那可就很不一樣了。 理由很簡單,但也有點複雜,因為新北和台中所缺的,並不是政見,也不是諸如公路、文化中心這些眼睛看得見的公共建設,...
沈昆賢
10 月 27,2014
邁向一個比較性的遊行(Toward a Comparative Pride)
10月25號是2014年第12屆台灣同志遊行。剛從美國加州灣區回來的我,無法不將這次的遊行與舊金山每年六月底舉辦的同志大遊行(Pride),號稱全世界數一數二古老的同志遊行(在石牆暴動之後的隔年即舉辦),做個比較。事實上,主辦單位的文宣亦將彩虹旗的精神呼應到舊金山遊行,彷彿它是一個本質上的參考點(referent)一般。然而,這兩場遊行真的是一脈相承嗎?同志大遊行之間的發展又是雷同的嗎...
拱祥生
10 月 26,2014
【時事想想】法令應以處罰行為論取代因果關係論─以日月光案為例
很難想像,「看見台灣」電影對於台灣環境永續發展的影響,竟只是在娛樂效果與票房上。 從一開始的「清境」議題,民眾只看見雷聲大的行政宣示,卻完全看不到中央到地方政府對於清境違法事件有任何有效積極的作為。再到日前「日月光」污染案輕判,更突顯台灣對於涉及專業議題的司法案,已到了必須從司法、行政到立法全面檢討改進的時刻,否則一件件不專業的審判結果,只會讓破壞台灣國力永續發展的案件一再上演...
文化研究
Snayian
10 月 25,2014
【時事想想】「台灣光復節」談「你光復了沒?」
這個問句搭配剛剛過去的「台灣光復節」似乎很應景,但一定也有人摸不著頭緒,到底是要光復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許我們要先理解「光復」這個名詞的意義。從字面上來解釋「光復」兩個字,指的是「把失去的再收回來」,而台灣光復節便是為了紀念、慶祝失去的台灣被收回來。 等等!台灣一直都在這,島上也一直有人居住生活著,那到底是被誰失去?又是被誰收回? 根據維基百科,...
史努比
10 月 20,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宗教的界限與傲慢──同性戀議題和頂新事件省思
高中歷史老師曾經說,世界歷史上打最久的戰爭,通常都是宗教戰爭,因為宗教信仰與互斥很難找到理由,即使有,也很難講理。大家都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於是,就這麼跨世代的一直打下去,無窮無盡。 近年來台灣朝向對同性戀更加友善、同性婚姻合法化,乃至野心更大的多元家庭修法過程中,引發衛道人士激烈反對。這其中,有很大部份的力量來自宗教,特別是某些基督教會。反對歸反對,畢竟基督教義對於「家庭」和「...
歷史書寫
薛化元
10 月 18,2014
我所認識的張炎憲教授與台灣史研究
張炎憲兄是我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學長,他研究所畢業後,赴東京大學留學,在1983年3月以「1920年代台灣的抗日民族運動」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我和他初次見面,則是他取得學位返國後,拜訪鄭欽仁教授時,不期而遇的。那時只知道他是一位關心台灣前途的學長。以後在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歷史學會、二二八基金會有了更多的共事、互動而熟悉。 我認識的炎憲兄對台灣史研究的態度,...
佐瑪
10 月 16,2014
警察打人哪!論抗爭中的警察執法與暴力
香港遮打革命繼台灣的太陽花,再次讓台灣公民回想起與倒施逆行的政府抗爭的記憶。在把持著國家機器的既得利益者與廣大群眾的鬥爭之中,警察往往是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位處於人民所對抗的國家機器的前端,又身為公民的一份子,他們扮演的角色甚至決定了抗爭行動的規模。但我們常在報導上看見警察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如港警對無辜路人噴灑胡椒噴霧、台灣警察對和平抗議的學生「拍肩」,明顯超越法律的界線。如此荒唐舉動,...
寸心
10 月 16,2014
【時事想想】民主作為一種態度:以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德福為例
台灣的選舉向來受到國內外矚目,任何人基於熱血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參與選戰、協助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之動機,卻往往刻意忽略輔選的身份角色是否恰當。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違規,都和態度有關。 前陣子一位長期關心東南亞民主發展的朋友來台,和我聊到觀選這件事。他提到,由於他的觀察重點在於選舉過程是否合乎民主程序,所有觀選人員都必須嚴守份際,對候選人不得有任何偏袒,也不得介入選務。但是,...
‹
…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