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mlkj
10 月 25,2014
法律應該與時俱進-從日本開放午夜跳舞禁令看台灣Live House
你知道其實現在日本的夜店過午夜就不能跳舞了嗎? 這項法律源自戰後所設置的「風俗營業法(後稱風營法)」,律令制訂的時間點是1948年。如此老舊的法律,當然內容上會有些不合時宜。一般人看到日本/風俗,自然會想到風月場所;但其實風營法所規制的範圍相當廣,包含夜店、柏青哥店、舞廳、電動遊樂場等。 而1948年所制訂的這部風營法,把「客人在店內跳舞」的飲食場所、舞廳都放在管理的範圍內,...
楊索
10 月 22,2014
九把刀傷了自己?
如果名人偷腥史是一座罪惡之門,那九把刀正崁入拱頂的位置。這道門由許多名人的臉鑲成:彎彎、王世堅、成龍、柯林頓、苦苓、林清玄以及許多人。 九把刀和上述的人不同之處在,他未婚。如果他在婚姻狀態被抓姦,依據刑法第245條第一項規定,「通姦罪為告訴乃論」,第239條的罪刑為一年。在通姦除罪化的時代潮流下,通姦有無刑責,也引起社會辯論與大法官會議反覆解釋。 但九把刀即使未婚,...
洛書
10 月 22,2014
朝著國家的弱點進擊:非暴力抗爭的內涵與必要
第一次在課本外聽到「非暴力抗爭」這個詞,是2011年前後仍在學運社團擔任幹部的時期。但當時對於非暴力抗爭的認識卻一直停留在手段層次,主要閱讀的是Gene Sharp所整理出來的198種方法,不太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非暴力」,多半只是參考並套用其方法。 另外,在社會運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討論目的與手段的問題,若是無法釐清非暴力抗爭的內涵時,就沒有辦法去評估具體而言哪些行動叫做「...
新一
10 月 22,2014
【打狗吹水】「清算」馬邦伯:「除蟻工程」的想像
今年八月,香港「有線電視」製作了一部中英聯合聲明三十週年的專輯,節目中有位不願曝光的受訪老中共黨員,以「白蟻政策」來形容中國對香港的滲透手法。所謂的「白蟻政策」意指中共派出大量如同白蟻的人員,鑽進香港這棵大樹的各個層面以為齧蝕。外表觀之,大樹依舊是穩重堂皇,但內裡早已被白蟻一點一滴蛀空蝕透。 同樣的,馬邦伯治台這些年,中國因素就像白蟻一般,大剌剌地挺進台灣,滲進社會各層面;因此,...
李心文
10 月 22,2014
柏拉圖會如何描述今天的香港
柏拉圖有一個「洞穴之喻」(The Allegory of the Cave),是這麼說的: 有一群人,從出生之後,就被拘束起來,綁在某一個洞穴裡面的土牆上。有另一群人,在他們的後方,燃燒火焰,然後在火焰與受縛者之間,操縱一些玩偶、物品。這些東西的影子投射在被拘束的人們眼前的牆上,也就成為他們人生之中唯一能看到的東西。這些受拘束的人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個洞穴,也沒有看過外面世界裡的太陽、藍天、...
書評書介
廖志峰
10 月 20,2014
【書評書介】不曾想過這樣的巴黎
為什麼會出版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這本書?怎麼發掘出這個作家?這是在蒙迪安諾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朋友普遍的疑惑。 我本不熟悉這個作家,2006年與任教北京大學法文系的王東亮老師合作出版《情人》之後,有一次與王老師,以及介紹我認識王老師的蔡淑玲教授餐敘,餐敘中王老師除了提出對《情人》再版的修正意見外,也提到當時在法國剛出版不久,得到許多好評的《...
史努比
10 月 20,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宗教的界限與傲慢──同性戀議題和頂新事件省思
高中歷史老師曾經說,世界歷史上打最久的戰爭,通常都是宗教戰爭,因為宗教信仰與互斥很難找到理由,即使有,也很難講理。大家都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於是,就這麼跨世代的一直打下去,無窮無盡。 近年來台灣朝向對同性戀更加友善、同性婚姻合法化,乃至野心更大的多元家庭修法過程中,引發衛道人士激烈反對。這其中,有很大部份的力量來自宗教,特別是某些基督教會。反對歸反對,畢竟基督教義對於「家庭」和「...
蔡亦竹
10 月 18,2014
【時事想想】正直和善良,leaving on a jet plane
最近台灣最紅的,莫過於食油風暴了。而你最常聽到的,也莫過於「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或是「社會病了」。 其實會說這樣的人,是你病了。社會不是一個無機體,不是你打開線上遊戲裏的NPC。社會,是由你和我、還有所有的台灣人所組成的。所以既然出現了病態,那就不要一副好像跟你無關地「社會病了」,病的明明是組成社會的你跟我。 而台灣也沒有「變成這樣」。台灣,過去一直都是這樣。...
邱垂亮
10 月 17,2014
文明衝突的太陽花和雨傘
中國人壞事做盡,還滿口仁義道德;西方洋人也壞事做盡,但人家不會滿口仁義道德。這是東西文化、儒教和基督教文明,不同的地方。 理由很簡單。儒教認為人性本善,基督教認為人生出來就帶著原罪,人性本惡。 都是秦始皇 漢唐以來2000年中國儒教治國,成為國教。但那只是皇帝洗腦人民當呆胞的意識型態,非常有效的軟實力。其實,秦始皇的法家、嚴刑峻法,也是東方專制(Oriental...
寸心
10 月 16,2014
【時事想想】民主作為一種態度:以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黃德福為例
台灣的選舉向來受到國內外矚目,任何人基於熱血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參與選戰、協助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之動機,卻往往刻意忽略輔選的身份角色是否恰當。而這些大大小小的違規,都和態度有關。 前陣子一位長期關心東南亞民主發展的朋友來台,和我聊到觀選這件事。他提到,由於他的觀察重點在於選舉過程是否合乎民主程序,所有觀選人員都必須嚴守份際,對候選人不得有任何偏袒,也不得介入選務。但是,...
‹
…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