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歷史書寫
老番
11 月 19,2017
【老番講古】臺北圓山的癩哥巢
臺北圓山貝塚史前遺址上,原來主人存活的漫長時段,大致與中國仰韶、龍山文化,以及殷商王朝,列於相同編年欄之中,也就是大約在兩三、千年前時間軸上。我手中一本日本吉川弘文館1981年出版的《標準世界史地図》,就這樣處理,只是「圓山」居然被標記成:「丸山」(見圖)。 「丸」與「圓」(日本漢字為「円」),都可念作maru,都是圓形之意。不過,「丸山」兩字,...
全球脈動
劉彥甫
11 月 17,2017
走過十月革命百年──俄羅斯強權的凋零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列寧掀起十月革命的滔天巨浪,導致社會主義蔓延至世界的角落薪傳至今。曾為掌舵者的俄羅斯,歷經衛國戰爭、美蘇冷戰及蘇聯解體後步步艱辛。今年恰逢十月革命一百週年,善於宣傳的「新沙皇」普丁,不僅態度消極與批判十月革命,還必須面對無法償還中國債務的未來。普丁即使持續提煉原油、原物料出口、拋售國企股份,亦無法遏止俄羅斯與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nominal) per capita...
司法人權
邱顯智
11 月 15,2017
【書摘】《我袂放你一個人》:等了十四年的母親節 鄭性澤案(下)
書名: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 作者:邱顯智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27日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摘】《我袂放你一個人》:等了十四年的母親節 鄭性澤案(上) 羅律師的事務所實習期滿後,我決定來到台中自己執業。主要是當時爸爸腦部需要開刀,因此只好提早從嘉農退休,進住嘉義長庚醫院治療。想到自己到德國後已經六、七年不在家,跟太太商量,在台中自己開業,...
全球脈動
陳威廷
11 月 15,201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可迴避的挑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今年10月13日,經過六輪投票後,確定提名法國前文化及通訊部長奧黛麗・阿祖萊(Audrey Azoulay)為下屆秘書長(Director-General)。阿祖萊是以30票比28票的兩票之差,擊敗卡達呼聲很高的競爭對手,UNESCO已在11月10日投票正式通過這項秘書長任命案。 與此同時,美國和以色列相繼宣布退出UNESCO,各界一度繪聲繪影,...
歷史書寫
張肇烜
11 月 14,2017
【人心人術】北歐來的埔里阿嬤⋯紀歐惠一生獻台灣
「每個人來到台灣,都有他的使命。」埔里基督教醫院有一位「院長阿嬤」紀歐惠醫生,她遠從北歐挪威而來,夫妻倆將一生都獻給台灣⋯⋯ 山城埔里有一對外國臉孔的夫妻紀歐惠、徐賓諾,他們遠從挪威而來,在台灣一待就是一輩子。 紀歐惠醫生的先生徐賓諾是一位護理師,他在很年輕時就從挪威來到台灣,比紀歐惠還要早到台灣十年。那年是1952年,原本在監獄醫院工作的徐賓諾和兩位宣教士同行,...
歷史書寫
彭孟濤
11 月 13,2017
後紅色高棉時代 轉型正義路漫漫
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為柬埔寨養子執導的《弒父:柬埔寨女孩的回憶》(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九月在Netflix首播,並將代表柬國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改編自黃良(Loung Ung)同名回憶錄的電影,以當時還是孩童的作者視角出發,呈現1975至1979年間「紅色高棉」下那段逐漸被世人遺忘的沉痛歷史。 1975年,...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1 月 09,2017
【日本想想】航空自衛隊的柔性宣傳法:入間航空祭、藍色衝擊的浪漫「暖」實力
兩架藍白機身的飛機,從空中的同一個交點出發,噴出的白煙像是萌出新芽的兩瓣葉片,繼續往下看,白煙從各自的弧度到結成交點,在天空中竟劃出一顆巨大的愛心,接著,自遠方衝刺的另一架藍色飛機,拖著綿長的白煙,彷彿丘比特的箭俐落地穿過愛心中央,亦像是穿進了觀眾激動的心房,現場快門聲、驚呼聲、鼓掌聲此起彼落,這是「入間航空祭2017」中最受歡迎的重頭戲——「藍色衝擊」的飛行表演。 「藍色衝擊」(...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1 月 07,2017
【春風化雨】AI時代的教育新思維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孩子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夠迎向不確定的未來世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AI時代來臨,並不代表機器將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人類不需再浪費時間做無聊、重複性的事,「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的事,就是好的開始。」倘若我們無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發現天賦,進而往想走的地方去,孩子恐怕很難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過去的教育是把人教成機器,...
電影戲劇
王映心、陳俊光
10 月 30,2017
海角的佛像若響── 談「大佛普拉斯」的絕望與希望(下)
偷窺的真相、與轉型正義 就像紅木桌底下的暗黑空間,肚財菜埔從行車記錄器得知的彩色人生,雖然多數圖文不符,卻是平常只能想像的世界。難得圖文一致的就是可怕的兇殺案;然而,看到真相的他們不敢公開揭露,卻像看到鬼一樣(註一)、到處找宮廟祭改,但宮廟不是重覆八股教條(像學校一樣)、就是將之拒於門外(像官署一樣)。 另一個透過監視器看到真相的就是葉女士。在短片中,葉女士看到了官商勾結;...
司法人權
彭孟濤
10 月 30,2017
真相尚未完全大白的孫立人案
近日,一起產權訴訟判決,意外讓當年孫立人案檢舉人身分曝光,也使這個塵封多年的孫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 一八九九年安徽出生、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以對日抗戰期間,率新三十八師遠征緬甸,解仁安羌英軍之圍,並與美軍合擊收復緬北,揚威中外。對日抗戰時期,曾在東北指揮新一軍作戰,後來,戰績彪炳的他,奉命赴台訓練新軍,並任陸軍總司令,兼掌台灣防衛總司令。但在事業臻於頂峰之際,...
‹
…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