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國問題熱門
中國問題
徐兆安
8 月 08,2014
一個月後回望香港七一遊行
一個月前,香港人爭取普選的運動在台灣媒體獲得大量曝光,各界人士,尤其是社運與學運中人,無不爭相表現對香港的聲援。我在當時(大約是7月4日)寫了一篇「潑冷水」的文章,警告運動沸沸揚揚,但公民展現能量與爭取到實質政治成果,往往是兩回事。投到台灣兩家「比較正常對待民主聲音」的紙本媒體,不意外地都被投籃。事隔一月,爭取普選運動的代表們居然把主導權丟回人大決議(八月底),名義上蓄勢待發,...
中國問題
陳清泉
10 月 28,2013
中國「機動5號」奪島演練
繼「使命行動2013B」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自10月18日起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機動5號」聯合軍演;國防部2013年國防報告書則預測以中國目前武力擴張的速度,2020年後恐武力犯台。馬英九總統多次宣稱「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好」,但對照中國擴軍與演訓的目標直指台灣,北京卻從未停歇對台武力鬥爭的腳步。 中國對台「以武促統」的戰略思維與軍事整備,並未隨著兩岸關係改善的步調做調整...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韋誠
10 月 09,2013
「憲法一中」與美國的「一中政策」及「臺灣關係法」
近來民進黨為檢討民進黨對中政策舉行「華山會議」,在9月28日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先生擔任會議主席,當天會議以謝長廷先生所提出的「憲法一中」做為議會的主題,謝長廷先生試圖以所謂的「憲法一中」做為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的核心,與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別苗頭。但是「憲法一中」是可行的對中政策嗎?當民進黨對外焦點全都集中於中國,卻忽略了當今全球霸權,也就是美國。...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Chenglap
8 月 31,2013
中國大陸物價對香港的影響
偶然我會聽到朋友一個說法,那就是「儲多少錢才足夠退休」。 他們會把自己維持現在生活水準的支出計下來,然後向著未來幾十年投射。舉個例子,可能是希望自己在賺到一千五百萬臺幣,然後再每個月使用三萬臺幣。而覺得,只要在某個時間點賺到這個數字,就可以一輩子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這樣的「計劃」,完全建基在一個假設上,那就是把經濟和錢,看成一種頗為靜態,價值不會大變的東西。...
中國問題
殺破狼
6 月 25,2013
以愛國爭民主,堪比浮沙築碉堡
香港的六四晚會成為大中華派及本土派交鋒的最新戰場,是意料中事。因為六四既是愛國民主派重中之重的政治符號,亦是兩派在政治立場和論述上的根本分歧。沒有六四,就沒有出走的司徒華、李柱銘,沒有反共的學聯,更沒有今時今日的民主派,至於本土派既堅持中港區間、香港優先,更遑論支援所謂中國民運了。兩派矛盾本來就尖銳,今年支聯會更打出「愛國愛民,香港精神」的旗號,恐怕若非事有湊巧,就是有意為之了。...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6,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四)
中國需要怎樣的農村金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6年以來以市場化為導向農村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改革。一個個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商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退出後將觸角伸向農村。它們好像一條條抽血的管道,將農村本已薄弱的金融資源抽離農村的機體,投向利潤率更高的城市工商業部門。 從中共建政以來農村經濟與金融演變的大視角來看,農村金融先後經歷了國家的掠奪之手,以及市場的抽取之手...
中國問題
無妄齋
11 月 23,2012
中共領導的退休、繼任與老人政治
11月15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八大一中全會,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常委終告塵埃落定。縱觀結果,除卻胡溫「裸退」,名單並無出乎意外,且江系人馬的身影仍處處可見,成員的平均年齡比上屆更為年長。以上跡象,反映作風更形保守的「老人政治」,將再度掌控新任的中共管治班子。 中國人素有敬老的傳統,故每逢現役社團會長退休,即被封為「名譽會長」;待年事更長,而名譽會長已累積好幾位之際,他們又會巧立名目,...
中國問題
慕慧能
11 月 14,2012
胡錦濤對台作半套,習近平有機會作全套?
中共在十一月八日舉行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已揭開了下一代領導團隊掌權執政的序曲,在今年的兩岸關係話題裡,不少台灣的評論者紛紛探究:習近平是「知台派」、「親台派」抑或「友台派」? 筆者以為,這種討論是過於簡化的貼標籤作法,就像過去台灣學界有人喜歡針對個別的中國官員或中共高幹貼上「鷹派」、「鴿派」標籤一樣,結果對我們實際幫助不大。所以討論習近平究竟屬於「那種派別」,只有標題化的段期效果,...
中國問題
慕慧能
11 月 08,2012
習近平肯定會比馬英九更有政績
為什麼說得這般「肯定」?筆者願意提出以下分析,拋磚引玉,和各界一起討論。 首先,中共以黨領政的體制依舊未變,黨內雖然長其存在派系,但是他們的紀律遠比國民黨嚴明,而且自江澤民以來就是集體領導,也就是決策講求內部各派系的同意與妥協。在這種決策環境下,習近平當家是出任集體領導的主持人,決策必需聽取其他六位集體領導團隊的意見,決策既定,就是集體的意見,比起國民黨更能一致對外。...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建榮
9月 28,2012
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下)
如前文所述,中國不昔鉅資投入網路監控,目的就是打壓任何有可能讓人民發表異議聲音的網路空間。就以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臉書(FACEBOOK)為例,你很難想像,當我們每天在臉書上瀏覽朋友動態時,中國的網友無法登上臉書,只能透過自由門繞境進入臉書。通常中國網友使用山寨版臉書但採「實名制」的「人人網」,實名制度也正代表著中國對網路的嚴格監控。 或許,台灣人對於中國封鎖其國內網路言論應該不會感到意外...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