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洪浦釗
8 月 23,2015
扭轉法統:李登輝的中華民國觀
中華民國(ROC)成立於1912年,於1949年後兩岸隔海分治狀況確立。兩蔣時期堅持ROC繼承清帝國而來,在這個法統之下只有「一個中國」,ROC就是中國,中國就是ROC,延續清帝國版圖。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已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員,兩蔣時期仍舊以「叛亂團體」視之。 兩蔣強調ROC是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對中國大陸擁有主權及統治權,在失去聯合國代表權後,...
主權兩岸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17,2015
拉美防中,蔡英文該作的三件事
我最近在一篇發表於英文版想想論壇的投書中(中文想想論壇譯稿:「中國對台策略的崩壞」)提到,蔡英文在明年1月總統大選的勝利在望,幾乎必定會引發中國的大動作回應,而且不會只是挖角台灣的邦交國,或是在官方媒體上大肆叫罵這麼簡單而已。我寫到,由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衝動性格,假如下一次大選(2020年)民主進步黨再次獲勝,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絕不能完全排除。...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余杰
8 月 16,2015
習近平要跟台灣合寫什麽樣的歷史?
台灣黑箱課綱爭議引發「中學生版的太陽花運動」,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隔岸觀棋,向國民黨支招,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海峽兩岸共寫史書」。 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針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回顧和思考」進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主持學習時表示,要整合全國學術機構和研究隊伍,協調各地部門和機構的力量,扶持民間研究,推出高水準的權威專著和通俗讀物。而且,要推動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張國城
8 月 09,2015
重點不是新版台胞證,是「這麼需要去中國」
7月1日,中方宣布將逐步換發「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改為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的卡片形式,論者認為這是將台灣「內國化」,筆者倒認為雖不能無視,但也無須過度緊張。 任何國家都有權力決定該給任何其他國家國民任何形式的簽證待遇和入境文件形式,譬如美國和加拿大雖是兩個不同國家,十多年前筆者首次訪美,在機上就聽到廣播要入境旅客填I-94卡,只有美國公民、綠卡持有人和加拿大公民免填,...
主權兩岸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8 月 06,2015
建立台灣人的統一戰線:讓世界在乎台灣的五個策略
任何在台灣住得夠久的人應該都能了解台灣和中國社會的根本差異。那些出生在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年輕人,沒有生活在非民主社會的經驗。當然,他們的自我認同會受經歷過戒嚴時期和冷戰的父母、祖父母影響,但無論如何,他們親身的經驗只有開放的民主。 至於同一世代的中國年輕人,經驗極為不同。他們成長在專制體制之下。中國共產黨不希望他們認識歷史,或者應該說,...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04,2015
中國對台策略的崩壞
2010年4月,我參與了一場由港資的大型澳洲銀行所贊助的活動。在一整天的會議中,大家討論台灣與中國逐漸緊密經濟關係所創造的商機。而我主講的是在這過程中牽涉到的政治層面,特別是與台灣相關的部分。我試著提醒在座的銀行業者、避險基金經理人和股票分析師,即使許多台灣人對於與中國作生意很感興趣,但只有很小部份的人對台灣和中國的政治深化有意願。我引用行政院陸委會與學術單位共同進行的最新調查告訴他們,...
司法人權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許家睿
7 月 20,2015
人權與法治作為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兩岸關係歷經陳水扁總統早期的「四不一沒有」,晚期的「一邊一國」、「制憲」;以及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到後來的「經貿整合」與「和平協議」⋯⋯等方針。其在國家層次上的戰略與政策面,一直不脫主權、軍事、認同與經貿議題之外。在馬英九主權上「擱置爭議」已成事實,且兩岸在軍事與經濟實力開始向中國方面傾斜之際,台灣當局該如何思索兩岸關係新的突破點? 今年7月,...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7 月 20,2015
美國「東進西撤」與中國「西進東守」對台灣的機遇與挑戰(上)
隨著美國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以及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與「亞投行AIIB」,美中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戰略競爭格局日益明顯。整體聯繫起來看,呈現美國「東進西退」,以及中國「西進東守」的趨勢。 美國:東進西撤,加速重返亞洲 伊朗協議的結果會使伊朗為首的伊斯蘭什葉派勢力在中東坐大,「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中東兩河流域什葉派新月形聯盟會逐漸成形。...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蔡宏政
7 月 16,2015
陸客觀光經濟啟示錄:掛牌經濟的政治工程?
陸客觀光經濟牽涉到兩個相互糾結的問題:第一、陸客來台是否帶給台灣經濟效益?;第二,陸客觀光是否會對台灣造成以商圍政的衝擊?就台灣的立場而言,當然是希望獲取經濟利益而沒有以商圍政的衝擊;就中國的立場而言,自然是希望用最低的經濟價格,產生最大的政治槓桿。不幸的是,這些年來是快速地朝中方希望的方向發展。 陸客輸入可以分成三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以前,陸客來台人數是零,...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吳傳立
7 月 15,2015
國家、中國與「一中如何表」
到底,什麼是「中國」?「一中」應該如何表?幾十年前取了日本名字的台灣人是不是「皇民走狗」?主張台獨是不是「腦袋壞掉!竟然不知道戰爭的可怕」?堅持台獨的人是不是應該「有種不要用新台幣」?想要台灣被統一的人是不是應該「滾回中國去」? 要釐清這些問題,我們總得要回歸定義、參考歷史,從釐清「國家」的定義與意義。 獨立與戰爭 什麼是國家?一般而言,在政治學的定義中,國家有四個要素...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