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性別教育
社會安全
莊侃穎
6 月 20,2019
【女人想想】當未成年的女兒發生合意性行為...
母親雖然對女兒生氣,也曾動手打孩子,但在社工與家長共同努力,改善溝通方式後,漸漸能夠跳脫情緒,分析孩子的需求,希望能從物質的滿足,讓女兒了解家人對她的關愛。情緒的收放不容易,但她卻耐心與冷靜地等候孩子歸來。這位母親淡淡闡述著這段經歷,令人非常動容。在她身上,能看見對孩子的愛與不放棄。 筆者目前從事「性侵害被害人後續服務」工作,服務對象包含合意性行為的「兩小無猜」案件。在服務的個案中...
文化研究
莊泰富
五月 30,2019
【男人想想】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
Bravehearts:Men in Skirts(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2003年舉辦的一個展覽,在展覽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想要挑戰人民對於男性穿裙子的觀感,展覽中展出100多件裙子,挑戰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一點也不性別刻板化的服裝史 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刻板印象,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存有的現象;相反的,在三百年前之前,大多數的人民都是穿裙的。...
周雅淳
3 月 21,2019
【女人想想】大人給的,不見得是孩子想要╱需要的
我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個場景:我在大學通識課上的十九歲同志學生,問我可以陪他聊一聊最近喜歡的人嗎?我們約了晚餐,他時而神采飛揚、時而害羞困惑地說著他喜歡的對象、初戀的期待和疑懼,就像所有曾經和我分享戀情的異性戀學生沒有兩樣。但話題暫歇,我有點感慨地問他:「你小時候,很難有這樣可以開誠布公討論的大人吧?在這一路成長、學會怎麼喜歡別人的過程中,應該覺得很辛苦吧?」...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陳力綺
11 月 23,2018
【波蘭想想】關於同志議題及婚姻平權,波蘭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
這禮拜二年級的溝通課,我們閱讀了一則關於葉永鋕事件的報導,並針對這個議題做了許多延伸討論和思考。 因為幾個月前和林滄海(Eryk Hajndrych)共同翻譯的波蘭童書《蝸牛小ㄕㄢ是男生或女生?》[1]已於上個月月底出版,讓我不禁思考,在一個天主教教徒佔多數的國家裡,童書出版及兒童教育竟是如此先進、開明。那這個國家的人民,甚至是年輕人,對同志議題及婚姻平權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
司法人權
賴彥丞
10 月 30,2018
認識自己 尊重他人:性平教育不該放棄
2018年同志大遊行人數經主辦單位預估達近十四萬人,再次創下同運集會之歷史新高,本次的重點除了期許能修改已被司法院大法官第748號解釋文宣告違憲的《民法》,納入同婚保障條文,還有捍衛因保守勢力反撲而面臨危機的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 即便大法官已釋憲確立未來同婚合法化,然部分保守團體仍不死心,持續操作相關議題並散播歧視、保守的性別觀念給大眾,並推動所謂「『愛家』三公投」——第十案「婚姻定義」:...
教育文化
杜瑛秋
五月 06,2018
【女人想想】為什麼我不能玩Hello Kitty麥克風?
從小我在農村長大,農村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不僅學業競爭壓力小,還可以結交一群興趣相同的同學。雖然我父母有傳統對女性性別角色期待與規範,教育方式是打罵教育方式,實際上家中農務與家務是不分男女,在學業及工作選擇上任由子女決定。長大後我選擇社會工作這個行業,進入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領域,多年工作經驗,深深體悟性別不平等帶來許多暴力與傷害,同時,我也告訴自己,我絕對不用各種暴力形式處理衝突家庭關係、...
教育文化
潘寬
11 月 03,2017
別怕!性平教育不是洪水猛獸
「性平教育讓性侵變多!」 「你們誰教小孩自慰的,站起來!」 「你們現在就示範肛交給我們看!」 「教同志教育人類就會絕種!」 不要懷疑,這些就是十月二十八日在師大附中召開十二年國教社會科領綱公聽會時,現場的反同團體所言。他們除了不時咆嘯、擾亂會議秩序外,還對主持人和其他發言者說出如此脫序的話,可見其對性平教育有著極深的恐懼,彷彿洪水猛獸一樣。但其實若雙方能妥善溝通,...
社會安全
謝幸吟
五月 25,2017
【女人想想】從男童集體性侵案解構性別迷思
性侵被害人發聲 兩週爆增10倍 疑似遭老師誘姦的女作家日前選擇在26歲花樣年華結束生命,以生命作為代價的揭露,給了社會極大震撼。事發後兩週之內,勵馨基金會接到多達65件性侵相關諮詢案件,比平時多了10倍,遍及北中南各地受傷的心,透過臉書、信箱或電話,為自己、為母親或為親友求助。事情或發生在兩年前、五六年前、十多年前、或超過40年,傷害他們的,有的是父親或其他親戚,有的是老師,包括國小老師、...
社會安全
曾映慈
4 月 27,2017
【女人想想】末日重生的女孩:看見非預期懷孕迷思
來到勵馨第一年,有次去學校分享,結束後一個女孩支支吾吾來問:「老師⋯⋯我一直沒有避孕,會不會懷孕?」原來孩子和青梅竹馬的學長交往,二人有性行為但都沒有正確的避孕,雖然享受愛情的甜蜜,卻每個月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月經來臨;我問女孩,能不能使用保險套避孕呢?她說:「不太敢說⋯⋯因為都是他主導的(性)」,而且擔心關係會因此改變。 「一直沒有避孕,會不會懷孕?」沒有安全的性行為,...
劉夏如
8 月 11,2015
夭折的蘆葦 ──被消音的台灣慰安婦阿嬤們(上)
「814國際慰安婦日」即將到來,這是2012年12月在台灣召開的第11回亞洲連帶會議的決議(目前各國NGO正串連爭取成為聯合國正式認定的紀念日),以紀念第一位出面告發的韓國慰安婦阿嬤金學順,她於1991年8月14日實名現身,並在同年12月與文玉珠、今田君子(假名)等人聯合向東京地裁提訴,要求日本謝罪與補償,2004年11月敗訴定讞,訴訟過程中的1997年12月逝世。 金過世時我正在日本念書...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