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語言癌
教育文化
李威寰
6 月 11,2015
真正的「語言癌」,在國中會考的考卷上
今年的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是「捨不得」,有考生描寫遺失手機的心情轉折,被主事者作為範文,引來一些批評,例如朱宥勳〈為什麼作文裡都是阿公阿嬤?〉筆者試著站在一個國文教師的立場,討論包括「手機」在內的幾篇範文,它們能夠被引為範文的理由在哪裡? 就筆者從教育部網站看到的三篇範文(http://ppt.cc/PGQmN),其中一篇即為〈手機〉,一篇描述「捨不得他人捨不得」的心情(以下簡稱〈...
文化研究
尤耀格
12 月 23,2014
是語言癌,還是一統語法的快感?
近期《聯合報》做了個「語言癌」的專題報導,後續引發一系列關於溝通語法「正確」與否的討論,該篇報導簡而言之在於以「進行一個XX的動作」做為語言癌的具體病徵,分別就日常生活耳熟能詳的事證,如阿基師的記者會、中央部會首長的政令宣達,或是電視媒體連線報導時不知所云之現象進行「剖析」,並宣稱將提供治療解方,使語言乾淨與健康。 「語言癌」不是太新的題目,...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2 月 22,2014
「語言癌」是一個誤診的動作
《聯合報》製作了「語言癌」新聞專題後,我原本以為這個概念只是有趣好玩而已,沒想到後續竟引起不小的迴響,甚至引起官員的注目,《聯合報》追蹤報導指出,教育部長吳思華讀到專題後相當重視,就在教育部輿情會報中,指示研擬因應措施,活化學校語文教學。 事情演變至此,我不禁正襟危坐(覺得很瞎)--心裡想:「難道『語言純淨論』(linguistic purism)要復甦了?」(註:指「...
文化研究
許又方
12 月 22,2014
說說「語言癌」:語言最嚴重病灶不在「冗贅」
「語言癌」最近在網路上頗引發鄉民的熱議,許多「專家」也紛紛跳出來嚴詞批判這種既冗贅又欠精準的表達方式,認為應該從學校教育來徹底根除此一問題,讓我們的下一代講話更「簡潔」、「正確」。但是,「簡潔」與「正確」的表達是否就表示語言全無病灶? 「語言癌」是怎麼發生的?有人認為這與大腦的思考不夠周延、靈活有關,而導致這種腦袋「鈍化」的原因,則在於欠缺「嚴肅閱讀經驗」。換言之,閱讀隨隨便便,...
文化研究
張紹中
12 月 21,2014
一些人的語言癌,另一些人的腦癌
聯合報最近炒了一系列語言癌的報導,大概就是說現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語言癌」這種病症,其語言用法「不正確」,所以國文很需要「搶救」,過幾天教育部居然還搶著出來「開藥方」,不愧是老牌大媒體聯合報,老中青三代文青的最愛。 不過要證成某些語言規則「正確」與「不正確」的想法,到目前為止似乎都是失敗的,一般來說,語言的形式可以依照其數學性質分成四種,規則越嚴謹的越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