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醫學中心
文化研究
劉介修
6 月 18,2014
急診室爆炸不是新聞
一位失智老人晚上不睡覺,懷疑妻子和隔壁老王暗通款曲,氣憤地在家中大發雷霆,搞得全家不得安寧。家屬連忙打了119叫救護車,壓著老人到市區裡頭的醫院急診。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到急診室了,上回那家人太多,等了太久,卻也檢查不出什麼原因,所以這次決定換家看看。 今晚這家醫院急診室,仍像菜市場。病人們或臥床等候住院,或捧著肚子為了讓腹痛舒服一些。老人到了急診室,吵雜的環境讓他更顯焦躁,怒氣難消、...
社會安全
黃柏翰
五月 28,2014
重新思考醫療的本質
近來有許多文章以「醫療是公共財,不應商品化。」為立論基調,質疑「服務貿易協議」和「自由經濟示範區」若納入醫療產業,將對醫療本質和人民健康的戕害。本文無意針對服貿協議和自經區多做評論,只希望能重新思考我們對於醫療體系的共同想像。 醫療早已走向商品化 暫且撇開自費市場不論,對台灣民眾而言醫療並不像是需要購買的「商品」:只要定期繳納健保費,即能以低廉的價格享有高品質的醫療,...
黃致翰
五月 18,2014
自經區國際醫療:官員與財團對人民的負面思惟,才會困死台灣
近日拜讀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醫療專區可以救健保嗎?負面思維困死台灣」一文,對於內容有些贊同,有些不贊同。 首先,王副院長稱「就心理學而言,說『不』,代表自己有別於一般民眾,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意識」,雖然本人從未在心理學教科書中看過這種理論,但最近政府官員與財團老闆對台灣人民與學者「反核四、反國光石化、反博弈、反都更、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意見,普遍抱持「負面思維」,...
葉俊廷
4 月 15,2014
太陽花盛開時,我在北京
為了抗議黑箱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啟動了台灣近代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從最開始的攻入、外場公民自發的組織,台灣的人民不斷寫下民主化歷程的新頁,我也和夥伴們不斷努力著,主持也好、協助糾察也好,希望為這場運動盡一份心。 但是,佔領立法院到了第二個星期,碰到半年前就計畫好的行程──赴北京大學醫學部參加兩岸醫學生論壇──在龐大的罪惡感和對夥伴的不捨下,我暫時離開了運動,並暗下決心...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 月 08,2014
【週三想想】能源思考題(七):怎麼叫做穩定?
台灣人對「穩定」有種幾近於不理性的執著,回想高中時代,父母總是說,要拼盡全力,晚上不睡覺,考上第一志願,以後就能過「穩定」的生活,第一志願在我們三類組來說,指的就是醫學系,說是「穩定」的生活,因為認為醫師有確定的收入來源,父母們覺得這樣就是「穩定」的生活。 但是,生活不是只有收入,當我們辛苦念完醫學系,才發現,經常值班到半夜,勞累過度讓醫師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十年,醫師第一線接觸病人,...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