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照顧──最少花費創造最佳健康

友善列印版本

一位84歲阿嬤,坐輪椅,由幾個家屬陪同來看我的門診,身上有鼻胃管、導尿管、腸造口,雙手還穿著網狀套,怕她亂扯亂抓,主訴是住進安養中心幾天,日夜顛倒,躁動不安,干擾難顧,但兩個月前,阿嬤幾乎是獨居,子女住旁邊,阿嬤食衣住行自己打理,也可以做點回收,身體除了很重聽,體能還不錯,沒有慢性病,記性與定向感也沒有大礙。

重點來了,兩個月前肚子痛了幾天,送到附近的區域醫院,一量血壓偏低,就將阿嬤送進加護病房,雖然阿嬤根本能走能跳,也還能吃飯,三天以後,阿嬤開始「看到鬼」,發生譫妄,也就是急性混亂狀態,吃喝拉撒無法自理,於是給阿嬤安裝上了鼻胃管、導尿管。

七天以後,還是查不出個所以然,家屬趕緊轉院到隔壁城市的醫學中心,檢查以後,結果是大腸癌二期,開刀,術後住加護病房,又轉普通病房,折騰了兩、三個禮拜,鼻胃管、導尿管還在,另外加上了個腸造口,因為割除一段大腸後,剩餘兩段相接不易,先做個臨時造口來排便。

此時阿嬤已身體虛弱得無法行走,而且一樣「看到鬼」,還是日夜顛倒、激躁不安,會診精神科,打了鎮靜藥物,效果有限,就這樣帶著幾根管子與虛弱身心出院,在家由待業的孫子照顧,兩個禮拜後胃出血,又得送到附近的小型醫院住院,又一、兩個禮拜後出院,還是躁動不安,而且不太認得家人,經常喊著要做回收,家屬只好將她送到安養中心,但安養中心也沒辦法,說是白天都在昏睡,晚上喊叫躁動,干擾到別人。

我一看帶來的藥物,白天給了劑量不小的鎮靜藥物,晚上睡前卻沒藥,難怪日夜顛倒,阿嬤在診間已經沒有譫妄,坐輪椅一直端詳著自己套著網狀袋的雙手,好像覺得,怎麼手會變成這樣?

我湊近阿嬤耳朵大喊:「阿嬤,汝幾歲?」阿嬤勉強聽懂,說她好像80了,也認得陪同前來的兒子,其餘就因為重聽很難溝通了,但阿嬤有笑容,從候診到問診的一、兩個小時也情緒平穩,一點都不躁動,我把鎮靜藥物挪到晚上,也建議家屬,阿嬤的鼻胃管與導尿管,看怎麼樣可以早點拔除,那個網狀手套就不用帶,她會好過一些,躁動情況應能減少。

看了這樣病例,想起了麥可波特在圓山的演講,「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照顧」,價值的意思是醫療成果/醫療成本,這才應該是醫療追求的目標,也就是用最少的花費,創造最好的病患健康,這也是醫療給付應該修正的方向,按照醫療表現來給付,醫療成果越好,給付越高,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論件計酬,醫生做多少就給多少。

比如上文的阿嬤,兩個月前能走能跳,開了大腸癌,卻變成失智失能,醫療成果根本是負的,你的給付就要大打折扣,而不是照樣給你加護病房費、醫療檢查費什麼的。但台灣的健保給付,就是做多給多,不管你做得如何,一直到三年前開始實施DRG,也就是疾病關聯群組的給付制度,也就是一個疾病診斷,給包套的住院費用,不管你怎麼診療,從住院到出院就是固定費用,你如果花費越少,就賺得越多。

基本上麥可波特認為DRG就是趨近以價值為基礎的給付方式,但這還不夠,還要計入醫療成果,比如你開刀的存活率、病人功能、生活品質等,真正做到以價值,也就是醫療成果/醫療成本,來衡量醫療產出,這樣才能抑制持續擴張的醫療花費,並且提升醫療品質,此外醫療成本的計算,也不應只以科別或醫院為基礎,而是每一個病人的醫療花費必須讓醫生知道。

由此衍伸的論點是,價值高的醫生與醫院,應該給予更多醫療任務。比如阿嬤的大腸癌,應該給那些真正能開好刀、做好術前評估與術後照顧的單位來承接,而不是所有醫院都可以開大腸癌。此外,醫療體系的分工,不應以專科來分,內科外科精神科什麼的,而應以診斷來分,比如設立大腸癌整合照顧中心等等,裡頭有各科人手,如此一來,這些高價值的單位可以累積夠多的手術與照顧經驗,照顧品質會更好。

再下一步,應該讓這些單位承接更廣大的醫療區域,而不是再由鄰近的低價值單位負責。相對應的需求,就是要善用資訊科技平台,將各個照顧單位整合起來。

比如上文的阿嬤,一開始如果就送到大腸癌整合照顧中心,外科醫生會先照會老年科醫生,來評估住院中發生譫妄的風險,儘量減少進住加護病房,也會在術後儘快設法拿除身上的管子,讓阿嬤早日恢復體能,可以進食、活動,以免躺太久,腸腫瘤割除了,腿卻沒力氣走路。這樣的照顧方式,讓阿嬤在兩個月後更加健康,過得更快樂,而且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檢查與住院,將會得到優異的醫療給付。

反觀傳統醫療方式,阿嬤在醫院之間轉來轉去、科別之間照會來照會去,乒乓球一般摳來摳去的結果,就是阿嬤手術成功,卻失去健康,這樣的單位將得不到什麼醫療給付,還可能禁止你繼續照顧大腸癌病患。

作者